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護理人員履行告知義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護理人員的要求
1.1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明確告知的意義。為了增加法律意識,護理部組織護理人員學習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使大家充分認識到,護理人員只有不斷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才能充滿信心應對病人的知情同意權,尊重病人自由選擇權,積極主動地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1.2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告知的能力。要使患者和家屬知情同意,護理人員自身必須熟悉各方面的知識信息。健康教育是履行告知義務的一個主要內容[1],護士有義務告知病人有關健康保健、用藥指導、專科護理等知識,要保證告知質量,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醫學護理知識。因此,我們對護士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培訓,以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能,從而提高告知能力。
1.3加強溝通能力的學習,掌握告知的技巧。語言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注重與患者的交流是提高告知效果的基礎。在告知過程中,要保護患者的隱私,實施保護性醫療制度。例如,對一個身患絕癥的患者“實話實說”,雖然合法,但不合情。為盡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后果,力爭做到預先做好告知計劃,選擇合適的場合,留有余地,并盡可能給予希望,但絕不欺騙病人,必要時可分段告知[2]。要講究語言藝術和效果,體現關愛,構建新型的護患關系。
2具體做法
2.1病人入院時履行告知義務。(1)病區環境及設施。如盥洗房、晾曬衣服的位置,開水供應時間,床單位的管理要求,呼叫系統的使用方法等,請病人自覺愛護醫院的各種設施物品。(2)人員介紹。向病人介紹病區護士長、責任護士及同室的病友,正確引導病人選擇合適的醫生。(3)規章制度。探視制度、留陪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同時讓病人知道看病時應尊重醫護人員診治權。(4)安全勸告。告知病人妥善保管好貴重物品,防止意外傷害,嬰幼兒及特殊體質病人護理注意事項等。
2.2治療護理過程中履行告知義務。病人作為一名特殊消費者,在接受治療護理的過程中,有權力并希望知道其正在接受的治療護理名稱、目的、注意事項、副作用以及應該承擔的風險,特殊檢查治療應征得病人同意,履行簽字手續,如進行化療前主動告知患者藥物的副反應以及藥物外滲的后果;對于神志不清、昏迷、無行為能力的患者,對其家屬履行告知義務,危重病人及時向家屬告知病情,以取得家屬的配合。
2.3病人出院時履行告知義務。主要是告知病人出院以后的疾病康復知識、正確用藥方法、飲食休息要求、功能鍛煉方式、復診時間,必要時以書面形式告知病人。
3體會
3.1履行告知義務,是尊重患者權利的需要。《條例》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咨詢。由此可見,“知情同意”是法律賦予患者的權利,病人在醫院接受的主要治療護理必須在全面了解情況,經過自身判斷,自愿表示同意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3.2履行告知義務,是護士進行自我保護的需要。在醫療護理過程中,盡管院方無任何過錯,有時也會出現難于預測的醫療意外,如藥物過敏而導致患者身體傷害。在法律上醫護人員個人無法承擔這種高風險的法律責任,應該加強事先告知,讓患者明白既然要求接受醫療服務,就要接受可能受到損害的風險。患者的同意是醫療護理侵權行為的必要免責條件,是醫療護理行為合法性的前提。
3.3履行告知義務,是和諧護患關系的需要。在履行告知義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使用溫和、親切友善的語言,實現了護患雙方的溝通。既使病人掌握了相關的醫學知識、了解了有可能出現的反應和副作用,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又體現了對患者的尊重,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