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急診護理流程對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74例,平均分為2組,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干預。觀察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轉診時間與分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健康知識評分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提高急救效率與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急診護理流程;急救效率;護理滿意度
腦梗死是神經(jīng)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表現(xiàn)為智力和語言障礙、突然性暈倒以及半身不遂等癥狀。急性腦梗死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及時有效的治療手段、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措施對挽救患者生命以及改善預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74例,研究急診護理流程對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作用?,F(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7例。觀察組男24例,女13例,年齡41歲~72歲,平均年齡(56.52±5.26)歲;對照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42歲~73歲,平均年齡(57.54±5.27)歲。2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2]:①所有患者均經(jīng)檢查符合急性腦梗死疾病的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屬均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3]:①患有惡性腫瘤以及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②患有癡呆癥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服務模式,在患者入院后醫(yī)生需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診斷,護理人員應在此過程中對患者的心電圖情況進行隨時檢測,給予患者吸氧,同時對患者的凝血功能進行檢查等。觀察組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急診護理小組:醫(yī)院成立急診護理流程小組,小組成員為護士長、急診護理人員以及責任護士等,??漆t(yī)生為小組的總負責人。醫(yī)院應定期組織小組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術能力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能力和護理責任意識。在小組內部,應定期召開小組討論會議,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討論,研究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計劃,小組工作人員間的分工明確,實行24h交接班制度等。②急診護理:確立急診護理流程,護理人員需嚴格根據(jù)護理流程規(guī)范進行護理?;颊呷朐汉螅o理人員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初步評估,可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讓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救治,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提高對患者的急救效率。急救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進行心電圖、血壓、尿血常規(guī)、生化、血氧飽和度以及凝血功能等常規(guī)檢查以及CT檢查。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發(fā)病初期到入院期間的基本病情進行了解和掌握,并根據(jù)檢查結果來判斷是否具有介入溶栓治療的適應證存在,若有,進行治療后將患者轉入ICU病房。
1.3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的轉診時間、分診時間、健康知識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分診時間、轉診時間和健康知識評分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分診時間、轉診時間更短,健康知識評分更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29%,高于對照組的75.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主要的發(fā)病人群為老年人,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和致殘率高的特點,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突然昏厥、語言或智力出現(xiàn)障礙,嚴重時甚至半身不遂等,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急性腦梗死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嚴重損傷腦功能,患者的腦部在長期處于缺氧的狀態(tài)下很容易導致神經(jīng)細胞大面積死亡,后果十分嚴重,需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有效的護理。常規(guī)的急診護理措施會在診斷和檢查的程序中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讓患者錯過最佳的搶救時機,易加重病情,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與之相比,急診護理流程干預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急診護理人員會嚴格遵守急診護理流程的規(guī)范,明確各自的分工,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思路清晰、有條不紊,不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耽誤搶救的情況[4]。急診護理人員會定期參加相關專業(yè)知識和專門操作技能的培訓,確保臨床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初步判斷,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提高治療效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診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流程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分診時間和轉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健康知識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急診護理流程的臨床效果更加明顯。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流程干預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縮短患者的分診時間、轉診時間,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素芹.淺析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5,21(29):104-105.
[2]王凌云.急診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介入溶栓治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62-64.
[3]閆紅.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3):174-175.
[4]朱紅霞.程序式護理在腦梗死患者急診救護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5(6):928-929.
作者:李桂蘭 單位:南安市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