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目的: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超聲彈性成像的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方法: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的頸部淋巴結病變患者130例,然后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65例)和觀察組(65例),對對照組患者使用B超進行診斷,對觀察組患者使用超聲彈性成像進行診斷,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結果:結果: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出良性頸部淋巴結43個,惡性頸部淋巴結24個,正確診斷率為80.72%;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出良性頸部淋巴結51個,惡性頸部淋巴結27個,正確診斷率為95.12%。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正確診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的正確診斷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論:結論: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有十分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正確率,為進一步加強患者的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上,因此可以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頸部淋巴結;診斷;超聲彈性成像;應用價值
一般情況下來說,頸部淋巴結在人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夠對人體的頭部的淋巴液進行良好的收集,同時還能夠對人體的胸導管的淋巴液進行收集,因此當人體頸部淋巴結出現疾病的時候,將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對于頸部淋巴結疾病患者來說,必須要及時進行正確診斷,這是加強治療的關鍵措施[1]。本文為了進一步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超聲彈性成像的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收集我院的頸部淋巴結病變患者13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使用B超和超聲彈性成像進行診斷,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的頸部淋巴結病變患者130例,我們對這130例患者全部進行了相關的病理學檢查,最終證實這130例患者共有165個淋巴結。對照組患者65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5例,女性患者為30例,年齡在16歲至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60±5.13)歲。該組患者共有淋巴結83個,其中良性病變52個,惡性病變31個。觀察組患者65例,其中男性患者為36例,女性患者為29例,年齡在17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32±4.97)歲。該組患者共有淋巴結82個,其中良性病變53個,惡性病變29個。兩組患者之間的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B超檢查,首先讓患者保持仰臥的體位,然后使用枕頭將患者的頸后位置進行適度的墊高,這樣可以使得患者的頸部位置充分暴露出來。其次,借助于B超設備對患者的淋巴結的具體位置、實際大小和回聲情況以及邊界情況等進行掃描和觀察。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首先選取合適的超聲診斷儀器預計與之相適應的線陣探頭對患者進程檢查,檢察人員要使用線陣探頭在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勻速的振動,然后等待診斷儀器上的彈性標志變成綠色而且比較穩定的時候,就可以獲取患者的病灶部位的超聲彈性圖像。
1.3評價指標
對于對照組的患者來說,如果發現患者頸部淋巴結的直徑在8毫米以下,并且邊界不模糊,其回聲正常,那么得分是1分;相反的話得分是2分。最后患者的得分在6至7分,那么淋巴結為良性的;患者的得分在8至12分,那么淋巴結為惡性的,對于觀察者的患者來說,主要是通過檢查結果的顏色來進行區分,如果患者額病灶區域以綠色為主,得分為1分;如果患者額病灶區域以綠色為主,但呈現藍綠相間,得分為2分;如果患者額病灶區域以藍色為主,但呈現藍綠相間,得分為3分;如果患者額病灶區域以藍色為主,得分為4分。如果患者的得分在1至2分,那么淋巴結為良性的;如果患者的得分在3至4分,那么淋巴結為惡性的。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χ2對相關的技術資料進行檢驗,同時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出良性頸部淋巴結43個,惡性頸部淋巴結24個,正確診斷率為80.72%,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出良性頸部淋巴結51個,惡性頸部淋巴結27個,正確診斷率為95.12%,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正確診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的正確診斷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超聲彈性成像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檢查診斷手段應用到很多疾病的檢查診斷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2]。從其本質上來看,超聲彈性成像可以對患者的病灶部位的形變進行有效記錄,然后進一步獲取病灶部位及其周圍組織的硬度差別,從而可以有效判斷出病灶的性質和惡化情況[3]。另外,超聲彈性成像還能夠根據病灶的具體的軟硬狀況,顯示出不同顏色的數據,幫助我們對病灶進行形象的認知[4]。綜上所述,本文為了進一步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超聲彈性成像的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和探,收集我院的頸部淋巴結病變患者13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使用B超和超聲彈性成像進行診斷,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最終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出良性頸部淋巴結43個,惡性頸部淋巴結24個,正確診斷率為80.72%,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出良性頸部淋巴結51個,惡性頸部淋巴結27個,正確診斷率為95.12%,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正確診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采用B超檢查的正確診斷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有十分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正確率,為進一步加強患者的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上,因此可以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詠梅,房世保,寧春平,馬喆,劉韶平.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對頸部淋巴結疾病的診斷與鑒別[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3,10:769-771+780.
[2]陳潔,吳衛華,王雷,劉奇志,楊玲,郭麗娜.超聲彈性應變率比值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12:2090-2093.
[3]劉麗娟,徐曉紅,楊永光,戴海霞,劉爾球,程銳.聲脈沖輻射力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的價值[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5,04:332-334.
[4]劉奇志,吳衛華,王雷,陳潔,宮霞,謝曉奕.常規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2016,01:74-76.
作者:王瓊;王巍;鄭海寧 單位: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超聲診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