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職院校臨床醫學教學研究(3篇)范文

高職院校臨床醫學教學研究(3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臨床醫學教學研究(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職院校臨床醫學教學研究(3篇)

第一篇:高職院校臨床醫學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

實踐教學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其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文章通過對校外臨床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高職高專醫學院校外臨床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對策以及提升校外臨床實踐教學的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

高職高專;臨床醫學;校外;實踐教學

教育部以及其他部門聯合頒布的《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中指出:高職高專院校要根據我國的特點,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的醫學人才培訓系統,為醫療體制改革以及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高職高專是我國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培訓基地,臨床醫學人才是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特別是我國農村地區,醫療條件比較落后,為其培養高水平的實踐人才是高職高專的重要內容之一。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高職高專院校就要不斷深化改革,分析現階段臨床醫學教學中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改革措施。醫學教育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臨床實踐教學是確保醫學生能夠將理論應用與實踐的重要內容。加強高職高專院校臨床實踐教學的質量,是目前高職高專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重點。臨床實踐教學分為校內教學和校外教學兩個部分,校內教學的效果比較明顯,但是多數的院校在校外實踐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校外實踐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高職高專院校臨床醫學校外實踐教學中的問題

(一)實訓基地教學條件差

我國多數的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前身都是中等衛校。其校外實訓基地一般都是縣級醫院,學生能夠參與實訓的機會較少。雖然教學實訓基地的數量比較多,但是分布比較分散。縣級醫院的教學設施相對落后,嚴重影響校外實踐教學的效率。醫院難以安排實習學生的住宿問題、沒有專門的實踐教學教室、臨床實踐設備缺乏。縣級醫院能夠接收的學生數量有限,校外實訓基地仍然按照傳統的中專模式。隨著高職高專院校的擴招,每年需要進行校外實踐實訓的學生明顯增加。我校2013年進入校外醫學實踐基地的學生人數為462人,合作的校外醫院數量為78家,每家醫院接收的學生最少2人,最多的20人,平均每家醫院接收5.9人。由于醫院分布較為分散,對于學生的管理難度相對較高,不利于校外實踐教學的管理。學校會安排教師到校外實踐基地落實實踐教學的情況,但是師資力量明顯不足,難以應付過多的實踐基地,教師巡查的質量無法提高。由于基地較為分散,教師浪費在路上的時間較多,很多教師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對校外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審查。很多學習只是安排學生到基地進行實踐學習,根本沒有教師的監督,實踐教學的質量難以保證。

(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較差,未實現共贏

我國相繼出臺了關于醫學院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管理的相關規定,促進了高等醫學院校外臨床教學基地的發展。但是高職高專院校由于其特殊性,校外實踐基地并不是隸屬于附屬醫院,而我國對于非直屬校外基地的建設沒有明確的規定,其建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非直屬校外基地的特點決定了其難以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高職高專院校難以提供足夠的資金和設備用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醫院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也沒有多余的資金為實踐基地提供充足的設備,校外實踐基地的教學設施比較落后,數量上存在較大的缺口。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沒有直屬的附屬醫院作為支撐,校外實踐基地缺乏足夠的診療業務,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難以達到指導的作用。高職高專院校與校外實踐基地未實現共贏,校外實踐基地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很多醫院難以和高職高專院校長期合作。

(三)校外實踐教學基的管理和臨床帶教質量較差

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主要是由醫院的醫務科來負責,醫務科自身還要承擔大量的醫院業務,其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工作壓力較大。這一現狀決定了醫務科人員只能將精力用于自身的醫院業務,而無暇顧及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管理。很多學生表示,其到達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見過醫院的管理人員幾次,直到實習期結束都沒有開過一次像樣的會議,校外實踐教學的效率不言而喻。而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要有專門的根帶教老師進行指導,直接接觸患者并參與患者的管理工作,學生要熟悉各個科室的臨床操作,培養臨床技能。很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并不了解學校的教學大綱,沒有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比較隨意,同時缺乏規范的考核制度。醫師的帶教質量也未和醫師的考核掛鉤,醫師在繁重的工作下,缺乏帶教責任心,再加上帶教醫師的水平存在差距,實踐教學效率難以保證。

(四)學生自身的意識較差

高職高專學生畢業主要采取自主擇業的方式,很多學生在實習期間無法安心學習,經常請假出去找工作和面試,導致實習的時間難以保證,影響實踐教學的效率。很多學生一旦找到合適的工作,實習的重心將直接轉向專科學習,學生的整體能力無法提高。還有部分學生未選擇就業,而是準備完成專升本考試,其主要精力都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放棄的實習機會,這些都將影響實踐教學的質量。

(五)其他因素的影響

目前,很多患者的維權意識比較強烈,很多患者排斥學生的實踐活動。隨著醫療糾紛的不斷增加,很多帶教醫師也不敢輕易讓學生接觸搶救、創傷檢查等重要內容。很多實訓基地不斷接收高職高專學生,還接收本科學生。本科學生的理論知識相對高職高專學生更加優秀,高職高專學生實踐的機會不斷被壓縮。加上很多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的態度存在問題,實習的態度較差,再加上帶教醫師管理松懈,很多學生的實習只是流于形式,難以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二、高職高專院校校外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

(一)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高職高專院校想要提高校外實踐教學的效率,首先要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根據自身發展的需求,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優化。控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準入條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需要通過考核和評定才能入選。學校要對現有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審核,放棄與不符合要求基地的合作,以保證校外實踐教學的質量。學校要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進行規劃,盡量保證基地位置集中,這樣有助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要能充分接收學生,每個基地至少要接收20名以上的學生。

(二)高職高專院校要實現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共贏

高職高專學生有30%的學習時間是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度過的,很多實踐內容的學習和技能鍛煉也是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完成的。高職高專院校應加大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投入力度,用專項的教學設備經費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提供實踐設備,這些設備仍然屬于學校資產,基地僅僅有實踐教學使用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要合理使用這些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為實踐基地的醫師進修和學習和職稱提高提供理論支持。學校可以與實踐基地的醫生共同合作,完成科研項目。將校外實踐基地與學校有機結合,提高校外實踐基地的積極性,實現共贏的局面。

(三)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管理體系

教學管理體系主要分為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管理。高職高專教學管理體系經過多年的實踐,已形成相對規范的程序。能夠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和計劃,制定實習輪換計劃等。但是實踐教學變化性較大,教學大綱和計劃一般都是由高職高專院校制定的,實踐教學基地的人員參與較少,缺乏實際的應對方案。一旦實習醫院的科室發展不均衡,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將難以完全實施,不利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高職高專院校要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積極溝通,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根據醫院的科室情況調整教學大綱,以保證學生的實習質量。高職高專院校要加強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的管理,以保證學生能夠學到充足的實踐知識。以往的教學質量管理都是由學負責,或是實踐教學基地單獨負責,因此,要想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構建學校和基地協同考核的方式。學校要和實踐教學基地共同組成巡查小組,共同管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共同制定管理計劃和管理方法、考核標準等。等到學生實習結束前,有學校和實踐基地的帶教老師按照制定的考核標準共同考核,以提高校外實踐教學的質量。

(四)針對學生的就業和升學進行教學

學生進入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后,將面對角色的轉變,由學生轉變為醫生。學生進入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心里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高職高專院校要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使學生盡快轉變角色,適應新的環境。使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有所認識,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教師要強化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免學生面對問題時出現緊張的心理。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病歷書寫、無菌操作等實踐技能,以滿足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以提高校外實踐教學的質量。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進行專業的指導和教育。學生在實踐基地學習時,既要面對實踐工作的壓力,還要面對未來就業的壓力。很多學生把精力都放在就業方面,對于實踐學習相對忽視。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闡述時間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未來工作的重要影響,以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教師還要為學生整理就業信息,以保證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應用于實踐學習中,進而提高校外實踐教學的效率。學生在進入實踐教學基地前,學校要開和學生的執業助理醫師技能,并對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操作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進行評估,只要達到要求的學生才能進入實踐教學基地,以保證進入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學生質量,同時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以達到學校的考核標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Z].2014.

[2]李俊,李旭峰,沈春華,等.實習與就業相統一的校外教學基地建設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07,20(10):160-162.

[3]魏雙平.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的一些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2):62-64.

[4]何玲.高職高專院校生產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9,17(1):107-110.

作者:徐維 吳文其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

第二篇:高職臨床醫學中隱性知識的應用

摘要:

《藥理學》是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顯性知識,更要通過隱性知識讓學生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首先從隱性知識內涵入手,針對高職教育特點,分析隱性知識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其次通過教學準備、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探討隱性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

隱性知識;臨床醫學;藥理學

藥理學是一門臨床醫學的基礎課程,也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歷來是醫學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主要課程,更是醫學基礎課程的主干學科[1],藥理學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臨床醫生應具備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能力,藥物治療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藥理學在臨床醫學專業課程中的地位顯得更為突出。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校時間短(一般為三年),與五年本科生相比《藥理學》課時少,學習深度不夠,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原因(如文化功底差、自學能力較差等)和環境因素,并不能真正達到《藥理學》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就包括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

一、隱性知識的概念

隱性知識最早是由英國思想家波蘭尼于1958年在其《人的研究》一書中提出來的。他認為:“人類有兩種知識,通常所說的知識是用書面文字、圖志或數學公式來表述的,這只是知識的一種形式。還有一種知識是不能系統表述的,例如我們有關自己行為的某種知識[2]。波蘭尼稱前者為顯性知識,把后者稱為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人類非語言智力活動的結晶[3],隱性知識不僅包括難以言傳的知識,還包括有助于人們做出正確判斷和解決問題的并非難以言明卻沒有言明的知識。隱性知識具有個體性、境遇性、文化性、實踐性、對話性等特點[4]。藥理學教學活動中的隱性知識是指師生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知識經驗、技能、理解、直覺、思維、判斷等,同時也包括學生自身的良好品質。

二、利用隱性知識的重要性

1.隱性知識對高職臨床醫學學生的重要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無論是教師資源還是課程資源,都必須與學生資源結合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學習積累、思維方式、探索經歷和生活積累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都是學生隱性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的學習過程大部分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隱性知識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將隱藏在學生身上的隱性知識挖掘出來,實現其在不同主體間流動、交流和共享,讓學生在差異間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

2.高職臨床醫學專業藥理學教學特點

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倡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密切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大多高職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課程安排方面都是藥理學先于臨床醫學專業課程(如診斷學、內科學),使藥理學學習更加抽象難懂[5]。要想學好這門課程不僅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將教材中的顯性知識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藥理學的學科理念,面對患者時的用藥指導理念思維,解決臨床實際用藥問題的方法等隱性知識與能力傳遞給學生。

3.學生隱性知識的生成與獲得

德裔學者馮•科若赫認為“新知識的創造都源于個人的隱性知識,他們常難以傳達給其他人”,情景的設置有利于隱性知識的生成與獲得。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設定特定的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與思維來解決問題,獲取隱性知識。

三、隱性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在高職臨床醫學藥理學的教學中,隱性知識不僅包括常見的用藥常識經驗,還包括臨床醫學專業人員的用藥意識、臨床觀察判斷能力、用藥價值觀、人際溝通和問題處理能力等,由于隱性知識隱藏在個人內心深處,不易自動顯現,如何將個人隱性知識轉化為可以不斷使用和傳遞的顯性知識,是筆者在藥理學教學中努力研究的問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體如下:

1.教學準備

(1)課程準備

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還要吃透學生,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思想狀況、學習特點等,從而做到既備教學又備學生。藥理學教師在設計中應結合臨床實際情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臨床用藥眼界與思維,充分發揮隱性知識的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聲、像等信息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求知欲和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學生的隱性認識功能。

(2)教師準備隱性知識

雖然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但通過工作中的經驗、技能、訣竅等表現出來[6]。隱性知識在教學中的傳遞過程本質上就是“身教”。這種隱性知識包括教師的個人素質、豐富的教學與臨床經驗、職業價值取向等。教師自身具備了豐富的隱性知識,才能將其傳遞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嚴于律己,以飽滿的熱情、認真的態度、正確的職業價值去引導幫助學生,完成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有效轉化。

2.教學設計

一個高效的教學設計不僅要體現出教師的思維引領作用,更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臨床醫學藥理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采用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P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拓展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思維,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提高學生對隱性知識的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3.教學策略

波蘭尼曾指出:“隱性知識本身是一種理解力,是一種領會經驗、把握經驗、重組經驗的能力”,如何將這些隱性知識顯性化,這就必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

(1)情景模擬教學

情景式教學旨在創設與現實生活相關的問題情境,把隱性知識放在真實的情境中,便于隱性知識顯性化。在學習過程中,可設立模擬病房,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病例,對藥物進行分類,對藥物有了感性認識,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介于對不同角色的體驗,增強對病人心理言行的理解,提高職業道德。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加深了隱性知識的掌握。

(2)病例引導式教學

病例教學法是一種問題導向教學法,它有利于學生角色的轉變,增強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溝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及早投入到臨床問題中去,啟發他們思維,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尋找和利用解決問題和臨床思維的能力。例如教師從臨床上選取典型的,適合教學的案例,并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從病理發生入手,引出治療思路,從而帶入相應藥物的藥理學理論內容。

(3)趣味、比較教學法

通過趣味、比較學習法,教師可運用出人意料的語言、動作、表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智慧,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接受新知識,藥理學知識枯燥難學,老師可采用歌訣法、數字法、口訣法、諧音聯法等。如天然青霉素作用特點可歸納為一低二高三不,解釋為“低毒、高效、過敏反應發生率高,不耐酸、不耐酶、不廣譜”。通過橫向比較或縱向比較,提高對藥物的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能力。

(4)醫學服務教學

在藥理學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滲透醫德教學,引導學生如何尊重病人,尊重生命,或者在課堂上結合專業知識講授一些勵志故事,如我國在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胰島素,或屠呦呦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等,激發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教育,提高醫德素養,業務技術素質[7]。

(5)多層有效評價機制

考試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部分,在藥理學的教學評價中,采用多層次、有效的評價機制,綜合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作業、考試成績等綜合評分,并將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也納入考核范圍,采取多種考核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隱性知識的分享,對自身隱性知識進行反思,不斷進行知識創新[8]。通過“激勵”和“考核”,從正反兩個方面促進隱性知識的轉化。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要重視隱性知識的利用,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將隱藏在師生頭腦中的隱性知識充分挖掘出來,實現隱性知識的分享與交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和技術能力,培養一批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程克光、廖夏菲、劉官艷等.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10(5):91-93

[3]盧潔瑩.緘默知識對高職實踐生教學改革的意義[J].職教論壇:2004(12)

[4]韓春蘭.學生隱性知識課程資源的生成與獲得[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113

[5]周平正.曹瑩.臨床專業藥理學教學的幾點看法[J].科技教育:2016(2):100-102

[6]彭蓮好.隱性知識的定義、特征、分類[J].咸寧醫學院院報。2005,25(10):97-99

[7]楊俊霞.邱江梅.羅映等.人文素質教育融入藥理學教學的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11):1333

[8]王紅明.王利群.隱性護理知識的教學探討[J].護理進修雜志.2009.(11):6551

作者:趙健 單位:山東現代學院

第三篇:高職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

摘要:

近年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各個專業教育教學上的改革,為高校實現慕課教學提供了的機會。但針對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下的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還有待完善,目前已有的臨床醫學專業的慕課課程多為本科課程,導致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習資源匱乏,難以實現長期有效學習,本教育教學改革正好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

慕課;臨床醫學;應用

一、慕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國外,慕課教學產生了良好的成效。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啟了“開放課件項目”,從此拉開了國際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序幕;2004年,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將教學資料制作成視頻,放到YouTube網站上,他的教學視頻受到了廣泛的喜愛,隨后,薩爾曼•可汗創建了Khan研究所,推行全球視頻公開課,極大的推動了信息化教學的迅速發展;2011年,來自于世界各地的160000人注冊了斯坦福大學開出的一門《人工智能導論》課程,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后期開始,無論是亞洲、歐洲、澳大利亞還是拉丁美洲,各國眾多高校,紛紛開始推出具備各自國家與高校特色的“慕課”公司與課程,教學效果超出了人們的預想。在我國,慕課教學同樣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面對新的教學模式,我國教育界也開始了對它的探索與實踐,并在實踐中結合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找到慕課教學與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結合點,真正實現了慕課教學模式在我國盡快推廣應用。根據Coursera數據顯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冊的中國用戶共有13萬人,位居全球第九。慕課進入我國之后,各大高校紛紛出臺各類學習平臺,清華大學組建了“學堂在線”、深圳大學推動了“優課”聯盟、上海交通大學構建了“好大學在線”等,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雖然沒有建設自己的慕課平臺,但都制作了有關的慕課課程。另外,慕課教學在臨床醫學專業中也有較好的應用,精品視頻公開課為慕課教學提供了充分的視頻資源,據統計,醫學精品課程總數達5326門,龐大的醫學精品課程資源為慕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廣泛的資源。

二、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應用的必要性

伴隨醫學模式的改變,社會對臨床醫生的要求越來越高,新的學科、新的技術進一步拓寬了醫學科學的發展空間,給醫學教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醫學科學發展的超前性與醫學教育的滯后性直接的矛盾越來越突出[1],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需要。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將前兩年的臨床前期課程分為10個模塊,其中8個模塊是綜合模塊,包括人體(解剖、組織、放射線)、細胞化學與生物學等,并以塊狀結構為順序教學,即完成某一綜合模塊的教學,再進入下一模塊,而傳統的學期結構課程是以學科為順序教學[2]。學習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佳。綜上所述,為培養合格的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民需求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應用的具體實施框架

本次教育教學改革主要為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以循環系統為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應用,核心理念就是發展并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正式開課之前,講授《解剖》、《生理》、《病理》、《診斷》、《藥理》、《內科》、《外科》的各任課教師將其中的循環系統知識錄制成慕課視頻,并將學習視頻和相關材料傳至網絡公共學習平臺,供同學們課下自行學習,課堂時間則主要用來深化概念、解決問題。此模式將寶貴的學習資源最大化,改革并發展了教師們的傳統授課方式,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真實的互動環節。本研究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同學,并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促使每個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自行學習;另外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學習地點和學習時間,使學習過程能夠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中進行,還可以根據自身對所學知識的接受程度來重復學習教學課件內容并隨時調節學習節奏。本研究為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變革,同時對傳統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流程進行創新,引導同學們向興趣化學習、主動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發展,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四、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應用的可行性

1.本教改小組教師涉及多個專業、教授多門課程,滿足慕課制作及課程講授的師資需求。

2.本次教改所制作的慕課視頻為從循環系統的解剖位置到生理機能到病理改變到輔助檢查到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案,從基礎到臨床,滿足同學們的認知學習規律。

3.同學們在學習后期臨床課時如果對于基礎課掌握不夠扎實,可以將基礎課老師發的教學視頻及學習資料下載復習,便于課程學習的連貫性,滿足同學們各階段的學習需求。

4.本教育教學改革是在山東現代學院進行試點實施,學校建設網絡多媒體教室216個,教學科研用計算機1721臺,實現所有教室多媒體化,館藏圖書166萬冊,建有完善的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滿足同學們慕課學習需求。

5.本次教改試行時在各班挑選參加學習的同學,利用同學們的第二課堂時間實施實踐教學,滿足教學改革試行時間、學生需求。

五、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應用的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通過搜索查閱與慕課教學模式相關的書籍、期刊數據庫以及網上的文獻資料,明確慕課教學模式的概念,了解慕課教學模式的特征、優勢和劣勢,構建適應于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慕課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2、案列分析法

分析國內外大學實施慕課教學的案例,并分析其如何實施、如何取得成功,以及在哪些方面存在瓶頸,分析、總結出其實施的經驗與不足。

3、個案研究法

通過對個別課堂所實施的慕課教學的具體實踐進行分析,總結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以此映射出慕課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具體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等。

六、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應用的創新之處

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探索有著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特點。首先,改革與完善了傳統的教學流程。該模式將新授知識的學習放在課前,課前將《解剖》、《生理》、《病理》、《診斷》、《藥理》、《內科》、《外科》中循環系統知識錄制成慕課視頻,讓同學們課前自行學習,課堂上主要以教師深化概念、答疑解惑為主,幫助同學們針對性的掌握課前自學知識;其次,探索與變革了傳統的學習順序。傳統的臨床醫學教學,同學們第一學年學習解剖、生理等正常人體基本特征的基礎課程,學習過程缺乏目的性和成就感,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佳的問題。到學習內科、外科等臨床科目時,約有90%以上的同學存在著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疾病發展缺乏連貫性的問題。而本課題所采用的慕課教學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可以在教學模式上變革傳統教學的“三段式”,讓同學們開始入學就根據慕課視頻以系統疾病為導向學習,從該系統的解剖位置、生理機能到病理改變、輔助檢查、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案,讓同學們可以帶有濃厚的興趣和成就感連貫的學習一個系統疾病。

七、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應用的成果

本研究采取實踐教學的方式進行,將知識、理論和方法模擬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將傳統意義上的研究對象分為幾組進行基于慕課教學模式下的實踐性教學,并將研究的結果直接運用于對教學方法和行為的改變上,強調研究的行動功能。本次研究過程中制作的慕課視頻除可供在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習外,也可供校外臨床醫學專業在校生、畢業生學習與鞏固。

參考文獻:

[1]盧捷湘高等醫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

[2]賀加,陳俊國,郭立美國醫學院校課程評價現狀及趨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1(3):56-58

作者:王海燕 溫波 單位:山東現代學院 山東施爾明眼科醫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亚洲九十七页 | 丁香婷婷网 | 欧美无遮挡 | 成人久久久久 | 聚会的目的4韩语中文字 |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 |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www | 五月婷婷丁香久久 | 中文字幕三级久久久久久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一色桃子在线精品播放 | 两性视频网站 | 2018亚洲男人天堂 |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二区三区久本道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第一页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在线美女免费观看网站h |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 欧美日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久久国|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玖玖 | 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 自拍视频网址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 尤物看片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 | xxx 日本韩国 | 波多野结在线 | 男人的天堂日本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