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理學實驗教學效果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強化訓練實驗基本技能是生理學教學成功的關鍵。要通過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構建實驗教學模塊并確定實訓項目;加深理解實驗原理,強調標本制作的注意事項,立即討論實驗結果;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增加探究設計性實驗內容,不斷優化生理學實驗教學實踐,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較好地完成學科教學目標。
[關鍵詞]
生理學;實驗教學;教學效果
生理學是醫學類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與其他基礎醫學學科和臨床醫學學科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生理學實驗以動物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學到的生理學理論知識,還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要提高實驗教學效果,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需要我們要強化訓練生理學實驗基本技能,優化生理學實驗教學實踐,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較好地完成學科教學目標。因此,為了提高生理學實驗教學效果,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文獻,提出自己的見解。
1強化訓練生理學實驗基本技能
強化訓練生理學實驗基本技能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實驗的基本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生處理實驗突發事故的能力,培養學生扎實的實驗基礎和動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生理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踐,為學好后續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1.1強化訓練基本技能的必要性生理學實驗在該學科教學中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驗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生理學學科教學目標是否能夠完成。高職高專招生數量的不斷增加,這與有限的教學資源之間形成了一對矛盾體,尤其表現為實驗器材和實驗動物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需求,阻礙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學生進行探索性試驗的時間不足,這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實驗前強化訓練生理學實驗基本技能,這樣才能提高實驗效率,加快實驗進程,提高實驗效果,提高實驗成功率,完成實驗教學目標。
1.2強化訓練基本技能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生理學實驗步驟相對較為復雜、難度相對較大、時間相對較長且要求操作較為精細,往往教師周圍圍著幾十個學生,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可能導致錯誤的實驗結果。在應用動物進行驗證實驗過程中,動物麻醉效果與實驗效果密切相關院如果麻醉較淺動物會出現痛苦掙扎或不規則的呼吸心跳之興奮狀態,增加了觀察實驗結果的難度;反之,如果麻醉較深會降低動物機體的反應程度甚或完全消失,也可使延髓心血管活動中樞或呼吸中樞受到抑制導致動物死亡,不能完成實驗。所以,及時觀察麻醉效果,指導如何處置實驗中出現的意外事故,保證獲得應有的實驗結果。
2優化生理學實驗教學
2.1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構建實驗教學模塊并確定實訓項目生理學實驗內容繁雜枯燥。為了增加實驗教學的實效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以最新的執業醫師、執業護士和其他職業技能等考試大綱為依據,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標和學時安排,將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生理學實驗教學內容可分為熟練使用常用實驗器材、動物實驗、測定人體生理功能和指標等教學模塊,同時確定實訓項目時應考慮到專業培養目標和臨床工作實際等方面的因素。如應用和保養剪刀、鑷子、手術刀、手術剪、止血鉗、手術鑷、動脈夾、氣管和血管插管、解剖臺、聽診器、心電圖機、體溫計、電子體溫測試儀、視肺量計、血壓計、力表、色盲本、視野計、音叉等實訓項目屬于熟練使用常用實驗器材教學模塊;實驗動物麻醉、靜脈注射與取血、導尿管和靜脈以及氣管插管、等手術操作訓練項目屬于動物實驗教學模塊;ABO血型鑒定,心音聽診,體溫、肺活量、心電圖、動脈血壓、生命體征、視力與視野、瞳孔對光反射、聲波傳導等項目的測量或測定實訓項目屬于測定人體生理功能和指標教學模塊。與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相比,學生更易接受優化之后的實驗課教學內容。
2.2加深理解實驗原理實驗原理是教師授課的重中之重。但在教學中,教師可能在講臺上照本宣科,雖然從頭至尾講解了實驗原理,但是可能存在學生理解不透徹之現象。這要求教師必須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明白實驗流程的基礎上,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原理。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已經講解相關實驗的基本原理。教師不需要大篇幅講解實驗背景和原理,講課不是學習過程而是復習過程,應通過串聯的形式講述實驗的理論要點。如在講述骨骼肌收縮特性時,應使學生明白,單條骨骼肌纖維對刺激的反應具有全或無的性質,不同的肌纖維具有不同的興奮度,其影響因素包括收縮力和刺激強度兩方面;骨骼肌收縮包括潛伏期、收縮期和舒張期,所以骨骼肌在受到連續刺激會出現連續單收縮,刺激間隔時間會比肌肉收縮的收縮期和舒張期時間之和要少,后一次收縮反應位于前一次的舒張期叫做不完全收縮,而后一次收縮反應位于前一次收縮期叫做完全強直收縮。肌接頭處興奮的傳遞和肌絲滑行理論等知識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充來完成。如此,教師不會重復講解相關課程內容,同時使學生及時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在課堂討論中,教師可以引入鈣離子對離體骨骼肌收縮收縮性的影響以及負荷與骨骼肌收縮關系來擴展骨骼肌收縮的相關知識。最后教師對所學課程進行總結,這可以幫助學生在結果討論中培養其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2.3強調標本制作的注意事項蟾蜍是生理學主要實驗動物。實驗需要分離得到具有生理活性的器官標本,這是后續實驗的重要物質基礎。因為蟾蜍的個體較小成為實驗的難點。所以,必須要求學生以精巧而快速的實驗操作,并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完成實驗任務。細節是決定實驗順利實施和成敗的關鍵。標本制作時,必須保持規范的操作才能為實驗打好基礎。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圖片和板書,從多角度講述蟾蜍的基本解剖結構,然后輔以示教,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制作心臟體外灌流標本時,先通過了解解剖圖知悉兩棲動物具有特別的心房心室結構,重點是了解圓錐、靜脈竇等解剖結構,之后給予示教講解蛙心套管的插入位置和角度,血管結扎的位置以及分離蛙心背側靜脈竇的位置,此時學生應與老師進行互動院教師一邊做試驗,一邊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提問,以便加深學生實驗印象,加深學生感性認識,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學生通過問題引導可以考慮實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可以更好地掌握實驗整個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4立即討論實驗結果教師要通過學生很感興趣的心音聽診、動脈血壓測定、視力測定、盲點測定、色覺測定和聲音傳播途徑等實驗課堂討論,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條理性和層次性。如人體動脈血壓的測定,人們較為熟悉水銀血壓計測量,但并不知曉測量的基本原理。因此,教師的作用就是解答疑惑,說明血壓計和聽診器間接測定血壓的實驗原理以及操作的基本要點。之后學生可以分組對不同情況下的血壓進行檢測,獲得運動前后動脈血壓數據后,課堂教學的重點應轉移到影響動脈血壓因素上。當老師問及影響因素時,學生往往以書本內容為主,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加上學生的依賴心理,課堂可能出現冷場。這需要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答案是次要的,教師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具體的做法是院總結學生們提出的所有影響因素,將其板書到黑板上;然后從運動前后的不同情況入手,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之后由學生將討論結果匯總,用簡單的流程圖畫出因果關系圖,最終完成合乎邏輯的板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5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生理學實驗多數屬于驗證性質的,通常的教學方法是院老師講解指導,之后學生操作嚴格按照實驗指導規定的固定步驟完成,對照實驗結果與課本理論知識,判斷實驗結果正確與否。這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能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不利于培養合格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其整體素質會大打折扣。所以,為了培養合格人才,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和實驗教學效果,較好地完成學科教學目標,生理學實驗教學中應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和多種教學方法有機融合到一起,在學生面前將形象直觀的實驗操作過程予以充分呈現,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本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畫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如在動物氣管插管術實驗前,首先通過視頻播放并觀看人體氣管插管術,使學生切實了解和掌握氣管插管的位置和方法,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和積極性。此時學生躍躍欲試,老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詢問學生院假設病人突然發生窒息,在醫生沒有在場的緊急情況下,是否可以采用簡易的辦法來暢通病人的呼吸道以改善其呼吸情況鑰在此問題啟發和引導下,學生帶著問題去做實驗,完成實驗后,再次詢問上述問題,學生會結合以前學到的解剖學知識和該次實驗結果回答院快速簡易消毒刀片后,切開患者第2至第3氣管軟骨之間;頸部用碘伏消毒后,找準第2至第3氣管軟骨之間的位置,插進5號一次性注射針頭即可改善病人的呼吸噎噎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樣做,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錘煉了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性發言,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或現象進行批評指正。這可以顯著提高實驗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2.6增加探究設計性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是生理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整體素質。現行教材中的實驗多屬于能起到鞏固理論知識和儲備知識作用的驗證性實驗,但采用探究設計性實驗更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所以應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增加探究設計性實驗內容。如在驗證性實驗血液凝固教學時,教師可提出人體受傷時為什么血流會停止、受傷流血時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止血、有哪些方法可以發揮延緩和阻止血液凝固的作用等問題,這可以啟發和引導學生自己設計相應實驗來探究血液凝固的影響因素,應采取何種方法來達到延緩和阻止血液凝固的目的,較好地完成實驗教學目標。再如在聽診人體心音、測量人體動脈血壓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診和測量方法和注意事項,還要啟發和引導學生探究設計人體運動前后生命體征在運動前后變化規律的實驗,使學生深刻理解生命體征監測的目的、重要性和臨床意義,激發學生探究生命奧秘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史琴,彭芳,陳天琪,等.葉生理學實驗曳教學改革的探索[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4):67-69.
[2]李淑貞.生理學實驗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4):604-606
[3]陳秀.生理學實驗與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9):64.
[4]張艷,黃宏平,王邦安,等.醫學院校基于實驗的生理學特色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3):29-30.
[5]韓麗華.生理學實驗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7)院318,封3.
[6]劉燕,曹濟民,馮逵,等.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體會[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6,26(3):327-332.
[7]李永格.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生理學實驗整合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98-100.
[8]王淑蘭.淺談如何提高生理學實驗的教學質量[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3,35(3):140-141.
[9]寶東艷,李偉紅,田原.對生理學實驗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探討[J].河南教育淵高校版冤,2015(4):52-53.
作者:張建蘋 單位: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