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氣管切開術病人護理心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危重病患者生命的一種急癥手術,主要用于喉阻塞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難,使患者能夠迅速吸入氣體,解除窒息,挽救患者生命。施行氣管切開術不僅是耳鼻咽喉科的專業手術,現已廣泛用于臨床各科疾病的治療,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礙等,施行氣管切開術,以利各種治療,恢復呼吸功能。
關鍵詞: 危重病患者 搶救 氣管切開 護理措施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重危病人生命的一項急癥手術,尤其在各種原因引起的喉阻塞;昏迷或其它原因所致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難;頭頸部大手術前為保證呼吸道通暢等。臨床各科疾病的急救上有其重要作用,一旦氣管切開,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立即得到緩解或消除。然而,這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除了病因治病外,氣管切開從手術完成到順利拔除氣管套管,稍有疏忽大意,隨時有發生生命危險的可能,而術后恰當、細致、周密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適應證 1.各種原因引起的喉阻塞如急性喉炎、喉水腫、急性會厭炎、咽喉膿腫、咽白喉、喉異物、咽喉部腫瘤、頸部外傷等。 2.重度腦外傷,昏迷患者,呼吸肌麻痹等,咳嗽反射消失,致呼吸道內分泌物不能排除,而引起的呼吸困難。 3.頭頸部各種大手術前,為保持呼吸道通暢。 二、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 三、手術體位與切口 患者取平臥位,頭后仰,肩下墊枕。行頸前正中切口。 四、手術物品準備 氣管切開包,氣管切開器械,氣管套管,氧氣面罩,吸痰管。 五、手術步驟及配合 1.常規用直切口,于頸前正中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用拉鉤牽開,可見頸正中頸白線;亦可于環狀軟骨平面按皮紋作弧形切口。 2.分離兩側帶狀肌直至氣管前筋膜,注意分離時兩側不宜過寬。以免損傷重要血管。 3.分離兩側帶狀肌后,可見到甲狀腺峽部覆蓋于第1~3氣管環前壁,用拉鉤向上牽開后,筋膜略為向周圍分離,使氣管前壁充分暴露。 4.于第2~4氣管環之間,用刀尖插入氣管間筋膜,自下向上挑開2~3氣管環。注意刀尖不可插入過深,防止損傷氣管后壁,造成氣管食管瘺。 5.氣管切開后立即放入氣管擴張器或彎血管鉗將氣管撐開,把準備好的帶管芯的氣管套管沿擴張器插入氣管內,并取出管芯。 6.氣管套管通暢后,放入套管內管,將氣管套管兩側布帶繞頸打結固定,防止套管脫落。 7.仔細檢查切口,如有出血應予結扎止血,手術完畢放一塊開口紗布墊于氣管套管周圍。 六、術后處理 (一)床邊設備:應備有氧氣、吸引器、氣管切開器械、導尿管及急救藥品,氧氣用于氣管切開,以及另一付同號氣管套管。 (二)保持套管通暢:應經常吸痰,每日定時清洗內管,煮沸消毒數次。術后一周內不宜更換外管,以免因氣管前軟組織尚未形成竇道,使插管困難而造成意外。 (三)保持下呼吸道通暢:室內保持適當溫度(22°C左右)和濕度(相對濕度90%以上),可用地上潑水、蒸氣吸入,定時通過氣管套管滴入少許生理鹽水,0.05%糜蛋白酶等,以稀釋痰液,便于咳出。 (四)防止傷口感染:由于痰液污染,術后傷口易于感染,故至少每日換藥一次。如已發生感染,可酌情給以抗生素。 (五)防止外管脫出:要經常注意套管是否在氣管內,若套管脫出,又未及時發現,可引起窒息。套管太短,固定帶子過松,氣管切口過低,頸部腫脹或開口紗布過厚等。均可導致外管脫出。 (六)拔管:俟喉阻塞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全身情況好轉后,即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先堵管1~2晝夜,如病人在活動、睡眠時無呼吸困難,可在上午時間拔管。創口一般不必縫合,只須用蝶形膠布拉攏創緣,數天可自行愈合。長期帶管者,由于切開部位上皮長入瘺孔內與氣管粘膜愈合,形成瘺道,故應行瘺孔修補術。 七、手術護理要點 1.手術中注意始終保持頭位于正中及后仰位。 2.注意呼吸情況,鼻插管吸氧,保持呼吸平穩,利于手術進行。 3.兩側拉鉤牽引力相等,避免偏向一側,使氣管保持于正中位。 4.隨時用吸引器吸除血液,保持手術野清晰。 5.注意長期呼吸道阻塞的患者,當氣管切開后可發生呼吸驟停。原因是呼吸道長期阻塞,二氧化碳積蓄及缺氧,此時呼吸道的調節主要靠頸動脈的化學感受器接受缺氧血的刺激,氣管切開后血氧含量增加,頸動脈的刺激消除,但二氧化碳對呼吸中樞的抑制尚未解除,因而發生呼吸驟停,甚至影響心搏。此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緊急搶救。 參考文獻 [1]劉曉霞.22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的護理措施和體會[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7,25(1):97-98. [2]李燕.重癥腦外傷術后氣管切開護理體會[J].青海醫學雜志,2000,30(10):33. [3]姜亞琴.重癥顱腦外傷氣管切開的護理[J].實用全科醫學,2003,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