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生兒消化道畸形術后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消化道畸形為新生兒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種類多,表現各異。期診斷,合理治療、護理是改善預后、降低新生兒病死率的關健。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措施,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我院自1998年1月一1999年12月間手術治療新生兒消化道畸形96例,現將手術前后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l臨床資料
本組96例消化道畸形中男50例,女46例,年齡1天一28天,平均7.8天;治愈87例,未愈(死亡或放棄治療)9例,治愈率為90.63%。
2護理體會
新生兒消化道畸形不同于其他疾病的臨床表現和病理、生理特征,而且新生兒有自己的生理解剖特點。因此,除常規給予禁食、吸氧、每小時測心率、呼吸以外,應在圍手術期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護理:
2.1注意保暖,預防硬腫癥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低體重兒,體溫極易受環境溫度影響,加之疾病容易出現低休溫和硬腫癥。因此要注意保暖,最好置患兒于暖箱中,箱溫28℃一30℃,相對濕度60%左右。一旦出現硬腫癥,應注意記錄硬腫范圍,經保暖和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以及改善微循環等措施,若硬腫范圍不減小而加重,則預后不良。
2.2液體療法的護理本組新生兒術前術后均需禁食,由于嘔吐、胃腸減壓的原因消化液大量丟失,容易合并脫水、電解質紊亂,因此,液體療法是一重要環節。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準確計算輸液量,防止輸液過量。一般要根據休重和失衡程度,而且要考慮年齡和胎齡,并掌握臨床癥狀、體征來計算水電失衡程度確定輸液組成;②注意輸液速度,防止輸液過快。全日液體量應維持輸液24小時,一般以9而八g幣為宜。合并肺炎、心衰時,速度為6ml八g小。輸液過多和過快,可以導致肺水腫和心衰;③注意觀察輸液效果,根據皮膚、粘膜干燥程度、前自是否凹陷、尿量等判斷脫水的糾正情況,及時做血生化檢查,了解水電解質比率亂的改善程度。④準確記錄出人量,尤其是尿量和胃腸液丟失量。尿量是反應腎功能、休克和脫水程度的指標,尿量由少到多,顯示病情改善,持續少尿或無尿,則預后不良。胃腸液的丟失,是造成脫水和電解質失衡的主要原因,應給予等量補充。
2.3胃腸減壓的護理盡管畸形部位不同,其癥狀各異,但嘔吐、腹脹、便秘是新生兒消化道畸形癥狀,而且腹脹是新生兒腹部手術后最常見的術后并發癥。故胃腸減壓在圍手術期非常重要。在護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選擇粗細合適的胃管;②插管過程中應觀察患兒呼吸,確認胃管在胃內后才可固定;③負壓吸引器壓力不可過大,防止胃粘膜吸附阻塞管口,采用30ml空針間斷抽吸,胃管接引流袋或負壓器半開放狀態,可以減少胃粘膜損傷。
2.4肛管排氣,溫鹽水低壓抽吸灌腸,是減輕腹脹、便秘的有效方法選擇肛管直徑以6~為宜,硬度要適中,肛管頭端涂以石臘油緩緩插人肛門,伴有氣體和糞便排出時,可用溫生理鹽水抽灌腸。若插管過程阻力較大,或術前懷疑腸扭轉、腸狹窄時應慎用,以防并發腸穿孔。
2.5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和預防新生兒胃腸道手術后并發癥的出現與否關系著患兒的預后。本組%例手術中,術后出現創口出血5例(5.21%);吻合口痰7例(7.29%);刀口破裂10例(10.42%)。因此,預防和早期發現術后并發癥是術后護理的關鍵。術后除密切觀察患兒呼吸、心率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術后敷料包扎過厚,出血或滲出不易發現,若術后發現患兒面色蒼白,煩燥不安,心率增快,則可能有創口出血繼發性休克,若術后3一4天患兒體溫突然升高,精神欠佳或哭鬧不安,切口有滲出應懷疑切口裂開,應及時打開敷料查看切口,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