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口腔科醫院感染控制現狀調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基層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控制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方法對2018年2月—2019年1月全市30家基層醫院口腔科的醫院感染控制現狀及消毒滅菌質量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后,制度出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措施。結果所調查的口腔科診療區域和器械清洗、消毒區域都能按要求分開,布局合理,但均未對綜合治療機水路進行消毒,部分醫生著裝不規范,進行細菌性檢測共采樣392份,平均合格率為78.32%,其中拔牙鉗、2%戊二醛消毒液、擴大針檢測合格,手機、水源水、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噴槍出口水、手機出口水細菌檢測合格率分別為83.33%、80.00%、80.00%、78.89%、76.67%、51.42%、43.75%。結論加強基層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及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提高手衛生依從性,規范開展消毒滅菌監測,能有效提高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就診安全。
口腔科由于診療患者多、器械使用頻率高、有創操作多等原因,一直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之一[1]。并且口腔科診療器械在診療中極易受到患者唾液、血液等體液的污染,發生醫源性交叉感染的風險比其他科室要高,是醫院感染防控的重難點部門。因此加強口腔科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做好口腔器械的消毒工作并保證診療安全是口腔診療的重要任務,也是杜絕口腔門診發生交叉感染的重要環節[2]。近年來,口腔診療中的醫院感染問題已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為了解本市口腔科感染控制現狀,本研究從2018年2月—2019年1月,對全市30家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控制現狀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為2018年2月—2019年1月全市30家基層醫院口腔科,其中三級醫院2所、二級醫院7所、一級醫院21所;調查內容包括口腔科院感管理、消毒滅菌軟硬件建設、消毒滅菌效果監測、院感知識掌握情況等。
1.2調查方法
1.2.1現場查看與調查根據2012年版《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和2017年版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滅菌技術操作規范》的管理要求,設計和制定了《基層醫療機構口腔科醫院感染控制情況調查表》,其內容包括醫務人員配備、診療器械配置、建筑布局、器械洗消方法、消毒滅菌效果監測、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等。采用現場詢問及查看的方法,將調查結果如實記錄,通過整理分析,針對結果進行評定。
1.2.2采樣檢測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檢測的原則,采取醫療器械、治療用水、醫務人員手、消毒劑和物體表面的標本進行抽樣檢測。結果參照評價標準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WS/T367《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2017年版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滅菌技術操作規范》相關規定,依據不同類別環境,判定各種監測對象或消毒滅菌質量的合格率。
2結果
2.1現場查看與調查結果
各基層醫院口腔科布局合理,分區規范,人員配備充足,設備配置齊全。現場查看發現部分工作人員在口腔診療活動中未戴帽子和護目鏡,合格率僅為68%;手機、車針、擴大針均采用壓力蒸汽滅菌;均未對綜合治療機水路進行消毒;30所醫院中,僅有13所醫療機構口腔科在治療前后踩腳閘沖洗管腔,減少回吸污染;治療用水18所醫院采用市政自來水,12所醫院采用蒸餾水;調查的30臺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除3家醫療機構規范監測外,其他醫院物理、化學、生物監測均未規范完成;17家醫療機構無專用的手機清洗油,13家醫療機構無器械清洗用水槍與氣槍;有5家醫療機構口腔器械消毒滅菌工作管理制度不全。
2.2各醫療機構口腔科消毒滅菌質量監測結果:
對30所基層醫院口腔科共采集樣本152件,合格118件,合格率為77.63%。其中拔牙鉗、2%戊二醛消毒液、擴大針檢測合格,手機、水源水、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噴槍出口水和手機出口水平均合格率分別為83.33%、80.00%、80.00%、78.89%、76.67%、51.42%、43.75%,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口腔科是以檢查、診斷和治療為一體的科室,診療人數多、頻繁接觸患者唾液和血液、使用的醫療器械種類多等,是醫院感染高風險的部門之一。有專家指出:為臨床診療活動提供合格的無菌物品是確保醫療安全的重要環節[3],劉瑛等[4]、佘軍等[5]研究也發現:將醫院各類醫療器械的管理工作規范化,對促進相關醫療診斷治療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本市30臺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除3家醫療機構規范監測外,其他醫院物理、化學、生物監測均未規范完成;17家醫院無專用的手機清洗油,13家醫院無器械清洗用水槍與氣槍;有5家醫院口腔器械消毒滅菌工作管理制度不全。消毒滅菌效果的監測是評價消毒設備狀態、消毒方法是否正確、消毒滅菌是否達標的唯一手段,若基層醫院對復用器械的消毒工作質量不合格,消毒滅菌不徹底,極易導致全院性感染[6-7]。由此可見:確保口腔科器械滅菌質量,是控制口腔科醫院感染的關鍵環節之一。為進一步規范醫療機構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的消毒滅菌管理,國家衛計委組織修訂了2017年版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滅菌技術操作規范》,新標準補充了醫院口腔科消毒滅菌管理要求,規范了口腔診療器械的處置規范,完善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方法等,同時規范進行器械清洗、滅菌、儲存,嚴格進行滅菌器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監測,在新標準的指引下,全面更新觀念,加強整改,是確保基層醫院口腔器械消毒滅菌規范,診療器具合格的基本手段。口腔綜合治療臺的水路污染問題是院感防控的難點,近年逐漸引起了口腔院感專家們的重視。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噴槍出口水和手機出口水細菌檢測合格率僅為51.42%、43.75%。由于口腔綜合治療臺水道管徑復雜、物理層流等問題,水路內壁易形成細菌膜,成為口腔門診水道污染發生的根源[8]。孫先鋒[2]研究發現,口腔綜合治療臺水路經常處于使用狀態,有利于降低水路中的細菌污染程度。由于水路系統形成的生物膜、手機停轉回吸污染、未對水路系統處理或處理不徹底等原因,導致牙科綜合治療機治療用水污染情況嚴重,與相關報道一致。為提高治療用水質量,主要方法有:(1)棄用市政水源,采用獨立牙科供水系統或使用蒸餾水等;(2)使用防回吸手機;(3)采用一次性輸水管道:(4)定期對水路系統進行消毒,如次氯酸鈉、過氧化氫和酸性氧化電位水等沖洗管道等。口腔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是發生醫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器械污染、環境污染、水道污染、消毒滅菌不規范、手衛生依從性低等均是導致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專家指出:醫護人員對疾病傳染重視程度不夠,防護不到位,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缺乏專業知識,存在僥幸心理是導致口腔科醫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9-10]。醫院應當積極完善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強醫護人員防范意識、規范消毒滅菌流程、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減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切實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保障患者的就診安全。綜上所述,加強基層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定期開展滅菌器的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評價,提高消毒滅菌質量[11],規范對口腔科綜合治療臺的水路進行管理是控制口腔科醫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基層醫院口腔科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措施[12]。
參考文獻
[1]陳樹林,劉偉,王盛.鞍山市11所醫院口腔科醫院感染控制現狀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11):1126-1127.
[2]孫先鋒.某綜合性醫院口腔門診消毒滅菌質量監測及管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6):115-116.
[3]陳瓊芳,陳新彬,歐陽葵英,等.復用醫療器械滅菌信息記錄系統的開發與追溯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5,30(10):13-15.
[4]劉瑛,陳秋香,陳蓉美.基層醫院消毒滅菌現狀調查與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9):61-62.
[5]佘軍,楊軍華,周麗娟.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法對消毒供應中心復用器械消毒滅菌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8,17(1):145-146.
[6]郝淑芹.PDCA管理在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消毒滅菌質量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3):1853-1855.
[7]吳開鳳.消毒供應中心實施CQI管理法對消毒質量和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2):3941-3943.
[8]陳葉俊,李惠萍.牙科手機消毒滅菌效果評價及損耗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5):504-506.
[9]李莉莉,柳淑杰,王麗芹,等.口腔專科醫院感染管理難點與干預策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1):5011-5012.
[10]林琳.口腔門診醫院感染控制的現狀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志,2017,2(27):75,80.
[11]殷洪飛,繆屹,姚淑萍.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因素分析與預防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0):123-124.
[12]李桂秀.口腔科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對策[J].寧夏醫學雜志,2016,38(12):1268-1269.
作者:喻軍 劉瑛 陳秋香 單位:湖北省潛江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