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柔性管理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該院2018年3—10月收治的17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管理上實施柔性管理。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4.31%比對照組70.45%高(P<0.05)。結論在基層醫院實施柔性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柔性管理;護理管理;護理滿意度;基層醫院
柔性管理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對“穩定和變化”進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確立,以思維方式從線性到非線性的轉變為前提。線性思維的特征是歷時性,而非線性思維的特征是共時性,也就是同步轉型。為了護理工作開展更加順利,探究柔性管理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選取該院2018年3—10月收治的17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臨床上實施柔性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7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設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8例。對照組:男性43例、女性45例;年齡34~67歲,實施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男性39例、女性49例,年齡29~65歲,在常規護理管理上實施柔性管理。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性別年齡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遵循護理會議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和分級護理制度。護理工作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用藥指導、病情護理、對癥休息、指導休息、心理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柔性管理,下面是實施柔性管理的具體情況。
1.2.1護理領導的柔性護理領導的柔性是指護理管理領導者應利用非權力影響力,針對不同護理環境、護理對象等靈活運用管理方式及方法,強調領導的個人特征及柔性的護理領導行為、權變方式,對護士行為產生影響,改變獨裁、專制的管理風格,轉而向民主親和的風格,從關心工作到關心人的方向發展。柔性管理應從上到下,醫院領導高度重視,才能使柔性管理順利推進。領導人員轉變思想,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及組織結構,在院內營造柔性管理的文化氛圍,使柔性管理深入人心[1]。在組織結構上,首先精簡機構,減少管理層次,拓寬管理幅度,強調信息的有效傳遞,使基層的意見很快反饋到組織決策層,實現管理層與基層的有效溝通。在決策上充分強調“群言堂”的決策模式,把決策權分散到下屬,轉變風格,提高基層護理的參與性,同時也使管理決策可充分體現基層護士的根本利益。
1.2.2護理組織的柔性改變傳統“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轉而向“倒金字塔”的組織結構過渡,從組織結構上表現以護士為中心的管理形式,使護理管理者不再“身居高位”,而是以公仆的身份,以服務為理念,支持護士的工作。這種組織形式強調管理者與護士是平等的人際關系,表現在傳遞思想、表達情感、交換意見上的平等與通力協作,以獲得對方的支持與理解,滿足護士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與有效性。全院內營造柔性管理文化,從思想上、行為上建立以人為本,以護士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強調并尊重護士的尊嚴,以情感為核心,講究通過激勵、情感投入來實現人員行為與醫院管理目標相一致的目的[4]。
1.2.3護理人力資源的柔性規劃護士的職業發展生涯,通過崗位設計、培訓、學習等方式提高護士的技能水平與專業知識水平,使其迅速適應醫院內外環境的變化,勝任新的工作環境與技術要求,適應復雜多變的護理工作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質、反應靈活的人員隊伍對執行柔性管理非常重要。通過思想教育、崗位培訓、外派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可適應柔性管理的中堅力量作為管理隊伍,實現柔性管理的落實[2]。加強對基層護士的培訓與學習,重視教育、培訓,并不斷更新教育、培訓的形式與內容,可采用對外交流、外出進修、崗位培訓、學術流等各種形式,加強基層護士對柔性管理的認識與理解;通過柔性管理的學習,使基層護士了解并認識到這種管理模式的益處,并實現柔性管理中要求的從下至上的管理方向,充分發揮柔性管理的作用。
1.3評價方法
自制問卷表調查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80~100分),比較滿意(60~79分),不滿意(低于60分)3個等級,總滿意度=(總病例數-不滿意)例數/總病例×100.00%。
1.4統計方法
研究獲取患者資料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發現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4.31%比對照組70.45%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臨床護理工作不僅僅要求護理人員根據患者需要,為患者的思想提供保障服務,以促進患者健康。柔性管理指一種技巧性工作同時合并情感、心理等因素的管理策略。它可以使人際關系更為和諧穩健,在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對工作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以最終有效促進醫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3]。據資料顯示[4],現今醫院的常規護理管理過程中易出現護理隊伍結構不合理、成員年輕化、成分多元化以及骨干成員損失等多種問題,整體護理隊伍的失調已經成為了管理者的首要課題所在。管理文化柔性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即在一切管理活動中,承認并肯定護士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還應注重護士的自由與全面發展;通過強調人性化,形成一種柔性的價值觀念及行為準則,使這種柔性的管理文化成為醫院護理管理的靈魂、核心競爭力[5]。醫院護理工作開展柔性管理的內在條件包括護士管理者具有豐富的心理學、管理學等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工作能力、成熟的心理特征、豐富的工作經驗及靈活的應變能力,可適應角色定位的轉換;外在條件包括醫院規模較大、健全的文化制度、領導的高度支持、護士成熟度等要求。在全院內建立相關管理制度、組織結構,營造柔性管理文化氛圍,打造適應院內護士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柔性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積極作用[6]。目前,醫院的績效仍以滿意度作為衡量醫院管理的重要指標,對護理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對患者實施柔性管理。在柔性管理中,則是以提高護士的滿意度為基礎和前提,來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護士滿意度提高,會增進護理的工作效率及質量,從而實現患者滿意度的提升[7。采用崗位輪換、工作設計、工作內容擴充、彈性工作時間、民主提議等形式,喚起護士對工作的熱情,提高工作樂趣,使護理隊伍穩定化,護士人員的素質整體提升,最終全面保障醫院的護理水平,促進護士人員工作潛能的發展[8]。崗位輪換可不限于同級別崗位的更換,還可以是上代下、下代上等形式,使不同崗位護士有機會站在他人角度上工作,充分了解對方;彈性工作時間是采取計算總工時、輪班、彈性休假等方式配合醫院護理工作要求,使護士可靈活支配工作時間,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最后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患者護理滿意度94.31%比對照組70.45%高(P<0.05)。綜上所述,在基層醫院實施柔性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在臨床推廣使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潤梅.探討優質護理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養生保健指南,2019(12):58.
[2]王建英.優質護理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24):62.
[3]曹瓊芳.柔性管理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應用[J].醫學信息,2013(27):64.
[4]劉宗媛.柔性管理模式用于年輕護士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保健文匯,2019(1):249,267.
[5]姚堯.中學圖書館管理柔性化管理實踐研究[J].魅力中國,2019(1):88-89.
[6]佟玲,曲甜甜.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5):229-230.
[7]曹玉芬.婦產科護理管理工作應用柔性管理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0):211.
[8]高躍華,楊艷.淺析柔性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健康大視野,2019(7):265-266.
作者:王紅敏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店子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