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材內容整合的藥學專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結果
1.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學習體會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此次調查結果顯示:2012級認為《西醫理論基礎》教材合理的人數多于2011級使用其他同類教材的人數,高出21.9%;,經過X2檢驗(X2=24.867),這種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使用整合后的《西醫理論基礎》,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和學習興趣分別提高了19.6%、14.2%,這些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學習目的角度分析,《西醫理論基礎》的內容整合使2012級學習目的明確比例較2011級高出14.7%,這種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通過考試成績分析:2012級學生考試成績優于2011級學生,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二、討論
藥學相關專業開設的《西醫理論基礎》課程只有90個學時,要在這有限的學時內讓學生掌握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生理學全部的知識是很困難的。因此,我們應該使教材內容連貫、精練,把相關知識整合成一體,做到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同步學習[3]。學生對使用教材的評價是教材評估的主要內容之一。從上述的調查統計中發現,認為相關知識整合的《西醫理論基礎》內容量適中、編寫合理的學生比例明顯高于使用其他相關教材的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其他相關教材中往往前一部分是解剖、組織形態知識,后一部分是生理內容,學完形態再學機能,老師授課容易,但是學生學習效果不佳。所以我們根據這些,創新性地把同一章節的解剖、組織和生理知識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可減少內容的重復,另一方面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教材則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和思想的基礎“范本”。
教材的編寫要符合學生的學習進度,便于他們理解和掌握。好的教材有助于學生理解程度的提高。在對課程理解程度的調查中發現;與2011級相比,使用《西醫理論基礎》教材的2012級學生選擇“理解”的學生增加了19.6%,選擇“一般”和“不理解”的下降了10.4%和9.2%。同時,本調查結果也顯示:2012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比2011級提高了14.2%。這說明《西醫理論基礎》教材的內容整合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理解程度,還能增加學習興趣。藥學相關專業學生學習《西醫理論基礎》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系統地掌握一些醫學基礎知識,為他們日后把藥學與醫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奠定理論基礎。
調查結果顯示2012級學生的學習目的比2011級明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西醫理論基礎》可使更多的藥學相關專業學生知道學習醫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另外,根據對期末考試成績的分析,發現80分以上的人數比例增加,由27.3%上升到44.4%;不及格的人數下降,5.2%降到2.7%;平均分由72.1提高到了81.9,這說明《西醫理論基礎》的內容整合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了學習目的,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通過近幾年把《西醫理論基礎》作為我校藥學專業教科書的使用,得到了相關專業老師和同學們的普遍贊譽,他們認為這本教材知識點緊湊、章節編寫合理、便于理解。當然通過使用我們也發現了不足,如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刪減,語言需要更簡練和避免一些細節上的錯誤等。針對這些,我們目前又對《西醫理論基礎》進行了再版,使之更加精確完善,以便讓更多的藥學專業同學能學習到系統的醫學基礎知識,成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醫藥人才。
作者:郝莉游言文田新紅王玎玎陳四清韓云志程秀娟徐玉英單位:河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