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yōu)質護理在兒童血友病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優(yōu)質護理在兒童血友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46例2歲~16歲的血友病兒童及其家庭為研究對象,對患兒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比較護理前后患兒的出血情況、病情嚴重程度、活動度及患兒與父母的心理狀態(tài)。[結果]護理前后患兒出血頻率、嚴重出血、家庭活動度、在校活動度、患兒焦慮及抑郁發(fā)生率、患兒父母焦慮及抑郁、HAMD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降低血友病患兒出血頻率,緩解病情,改善患兒活動度及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
血友病;優(yōu)質護理;出血頻率;活動度;焦慮;抑郁
血友病是因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主要包括A型、B型、C型,其中A型血友病最常見,B型血友病次之,C型血友病則較為少見[1-3]。其主要臨床特征為創(chuàng)傷后或自發(fā)性的關節(jié)、肌肉或軟組織出血,長期、反復出血導致肌肉萎縮、關節(jié)畸形,甚至終生殘疾,給病人及其家庭帶來了較大的負擔[4-6]。目前,尚無針對該病的根治性措施,只能依靠緊急治療和精心護理維持生命。出血嚴重時,需要輸血治療以挽救生命。血友病患兒為了避免出血多數(shù)選擇不活動,被迫回避或不參與社會活動、交流,心理、身體發(fā)育均有一定的障礙。針對這種情況,我院對血友病患兒實施優(yōu)質護理,對患兒及其父母進行健康宣教、用藥指導、心理干預等護理,鼓勵患兒父母加強家庭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從我院臨床診斷的血友病病人中便利抽取2歲~16歲的患兒及其父母作為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以家庭為單位參與此次研究。納入標準:①符合《現(xiàn)代出血病學》中關于A型血友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近3個月出血頻率為≥1次/月;③未患有其他基礎性疾病;④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共納入研究對象46例,年齡2歲~16歲(7.6歲±2.9歲);均為男性,均為A型血友病。其中重型病人7例(15.2%),中型病人27例(58.7%),輕型病人12例(26.1%)。近3個月出血頻率≥2次者38例(82.6%),≥3次者31例(67.4%)。
1.2方法
1.2.1健康宣教開展多種形式的血友病健康教育,向患兒及其父母普及疾病知識,增強患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血友病的診斷、病因、遺傳規(guī)律、治療方法、護理要點、康復鍛煉方法等基本知識;以家庭護理為主題,開展小型家庭經(jīng)驗座談會,專科護士對各個家庭及患兒的家庭護理能力進行評估與指導,請有經(jīng)驗的家庭向其他人傳授經(jīng)驗,重點向患兒宣傳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如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平時動作盡量輕柔,將指甲剪短,衣著寬松,時常保持口腔和鼻腔清潔,改正用手挖鼻痂、牙簽剔牙的習慣,牙刷選用軟毛的,以防止牙齦損傷導致出血[7-11]。
1.2.2家庭干預家庭干預是血友病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旨在讓患兒父母負起監(jiān)督責任。向每個家庭發(fā)放《血友病家庭治療手冊》《血友病病人出血記錄本》,請患兒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以此為基礎對患兒進行家庭護理、監(jiān)督患兒的日常行為,記錄出血情況等。專科護士定期進行電話隨訪或登門造訪,了解家庭治療、護理情況,指出家庭護理的不足之處,協(xié)助其解決問題。
1.2.3心理干預由于該病為終身性出血疾病,治療費用昂貴,患兒及其家屬在治療過程中極易產(chǎn)生悲觀、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恐懼心理。因此,首先要與患兒及監(jiān)護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兒入院時給予熱情接待,盡快帶其熟悉醫(yī)院,消除其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仔細傾聽患兒的需求,深入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對出現(xiàn)不安情緒的患兒及家屬進行安撫,營造積極的治療氛圍,經(jīng)常向其介紹成功緩解的病例。打造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消除病人的緊張感,可播放適宜的音樂配合治療,減輕疼痛與緊張程度。平時護理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培養(yǎng)樂觀的態(tài)度。另外,對于家庭十分困難的患兒,可通過媒體呼吁社會進行援助,解決后顧之憂。
1.2.4飲食指導鼓勵患兒多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嚴格控制硬、粗纖維類食物的食用,防止患兒因大便不暢而使腦壓增高、肛裂出血等。若患兒出現(xiàn)排便不暢時,可給予緩瀉劑、開塞露等藥物通便,但禁用鹽水、肥皂水灌腸,以防進一步增加腦壓,引起出血。鼓勵患兒多飲水,以防尿路感染。
1.2.5效果評價比較護理前及3個月后出血頻率、嚴重出血事件情況、病情嚴重程度、患兒家庭及學校活動度、患兒及其父母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
1.2.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患兒出血情況及病情嚴重程度比較
2.2護理前后患兒活動情況比較
2.3護理前后患兒及其父母心理狀況比較46例患兒護理前焦慮及抑郁發(fā)生率高達76.1%;患兒父母焦慮及抑郁的發(fā)生率為100.0%,短期護理后,患兒抑郁及焦慮發(fā)生率降至45.7%,患兒父母焦慮及抑郁發(fā)生率降至67.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后的HAMD評分見表3。
3討論
通過對血友病患兒及其家庭提供健康宣教、家庭護理指導、心理指導、飲食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與護理前比較,患兒的出血頻率、病情嚴重程度等均有顯著降低,原因首先是由于護理人員向患兒強調了自我保護意識,講解了日常生活中避免出血的注意事項,同時也請患兒父母對其日常行為進行監(jiān)督,確保及時糾正其危險行為。其次,由于護理過程中采取了正確的鍛煉手段,給予了合理的飲食指導,加之患兒病情的緩解其家庭活動度、學校活動度等均有明顯改善。再次,通過對患兒及其父母的心理引導,其心理狀態(tài)均有明顯的改善。總之,我院實行的優(yōu)質化護理服務可降低患兒出血頻率,緩解病情,改善患兒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秦秀麗,曾鐵英,葉天惠,等.家庭治療和護理行為干預模式在血友病患兒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9):3505-3508.
[2]吳心怡,王春立,甄英姿,等.兒童血友病綜合關懷團隊中專業(yè)護士的工作實踐[J].護理學報,2015,30(7):23-25.
[3]鐘小紅.血友病兒童低劑量替代治療綜合關懷模式研究[D].廣州: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1.
[4]劉云,郭愛敏.血友病未成年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測量工具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4):348-350.
[5]狄紅珍.血友病合并顱內出血患兒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12,12(2):43-44.
[6]劉云,陳京立,郭愛敏,等.“加拿大血友病兒童生活質量評估工具”中文版測試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4B):959-961.
[7]鐘小紅,李亞潔,趙潔,等.血友病兒童家庭治療現(xiàn)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7,21(10B):2660-2662.
[8]金若慧.血友病兒童護理與治療綜合關懷干預[J].才智,2012(5):357.
[9]滕彬,劉建云,周娟,等.血友病A患兒口腔出血的護理[J].山東醫(yī)藥,2003,43(20):55.
[10]劉云,郭愛敏,李魁星,等.影響兒童青少年血友病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29-31.
[11]陳茜.小兒血友病靜脈穿刺采血及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4(12):38-39.
作者:李巖 李霞 雷勛明 單位: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東風醫(yī)院 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東風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