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質護理對急性膽囊炎患者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進行膽囊手術的72例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使用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中有40例患者,對照組中有32例患者。在圍手術期,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研究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能加快其身體恢復的速度,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
圍手術期;優質護理;老年急性膽囊炎;效果
近幾年,急性膽囊炎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目前,臨床上一般使用手術的方法治療該病。由于大部分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其心理壓力較大,其術后身體恢復的速度慢[1]。為探討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部分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在其圍手術期進行了優質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進行手術的72例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這些患者均使用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中有40例患者,對照組中有32例患者。研究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齡為56~79歲,平均年齡為(61.30±4.52)歲;其病程為7h~11d,平均病程為(3.57±1.10)d。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齡為57~75歲,平均年齡為(62.30±5.17)歲;其病程為10h~12d,平均病程為(4.51±1.76)d。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房的環境、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治療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遵醫囑對患者進行治療性護理。術后使用多功能監護儀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對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具體的方法是:
1)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多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生理需求及內心的疑惑,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解答其疑問。為患者例舉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
2)幫助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協助患者做好各項檢查。遵醫囑為患者備皮、配血,準備手術器械。
3)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護理人員積極地配合醫師進行手術,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傳遞手術器械。
4)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術后讓患者取平臥位,持續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固定好患者的引流管,記錄其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質。在患者蘇醒后,讓其取半臥位。觀察患者的切口有無紅腫、感染的情況。一旦患者出現異常,立即向醫師報告,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
5)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術后第2d,讓患者進食少量的流質食物,然后逐漸讓其食用半流質食物、普通食物。讓患者多進食含熱量、維生素、蛋白較多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其大便通暢。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經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為(50.23±13.36)min,術畢至排氣的時間為(2.26±0.31)h,住院的時間為(8.53±1.56)d;對照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為(93.37±15.62)min,術畢至排氣的時間為(5.26±2.13)h,住院的時間為(12.49±2.43)d。研究組患者手術持續的時間、術畢至排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經過護理后,研究組中有2例(5.00%)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有3例(7.50%)患者發生了水電解質紊亂,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2.5%;對照組中有7例(21.88%)患者發生了切口感染,有8例(25.00%)患者發生了水電解質紊亂,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6.88%。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急性膽囊炎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使用手術的方法治療該病效果顯著。但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逐漸減退,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后,其易發生術后并發癥,對其身體造成二次傷害,影響治療的效果[2]。優質護理遵循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服務,通過對其進行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措施,幫助其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改善其預后。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研究組患者進行了優質護理。手術前,我們向患者講解關于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例舉治療成功的病例,改善其悲觀的心理狀態,減小心理因素對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改善其免疫機能,提高治療的效果[3]。手術前,我們做好手術準備,術中密切配合醫師的操作,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4]。手術后,我們嚴密監測患者的病情,讓其采取比較舒適的體位,可減少手術為其帶來的痛苦,避免其發生術后并發癥。此外,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可以保證其攝取足夠的營養,增強其機體的免疫力,從而促進其身體快速康復[5]。綜上所述,在圍手術期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能加快其身體恢復的速度,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高建蕾.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4,12(36):204-205
[2]劉紫菱.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膽囊切除術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3,34(4):118-120.
[3]滕延鵬.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3,22(2):250-252.
[4]蔡燕珍.圍手術期護理在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中的應用[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5(8):87-88.
[5]李愛萍.圍術期優質護理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160-161.
作者:王淑花 單位:河南省焦作衛生醫藥學校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