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生兒護理中優質護理管理應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優質護理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出生的62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管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共出現2例(6.45%)護理缺陷;對照組共出現7例(22.58%)護理缺陷;兩組數據差異顯著;觀察組31例新生兒疾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優質護理管理能夠提升新生兒護理效果,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保證新生兒健康,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管理;新生兒;應用效果
臨床研究表明:新生兒的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自身抵抗力與免疫力都比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產生各種疾病[1]。所以臨床要重視新生兒護理工作,加強護理管理,保證新生兒健康成長。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2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對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我院出生的62例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常規組新生兒中男18例,女13例;體重為2.6~3.5kg;觀察組新生兒中男19例,女12例;體重為2.4~3.6kg;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管理,根據臨床護理規范開展時各項護理工作。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管理,具體為:①產婦護理管理,積極與產婦溝通交流,向產婦講解新生兒相關知識,提升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幫助產婦完成角色轉換。②新生兒基礎護理管理,首先對新生兒胎位進行合理調整,保證新生兒姿勢正確。其次記錄新生兒胎便的顏色、性質等。最后觀察記錄新生兒的飲食情況和睡眠情況,以此判斷新生兒是否正常。③皮膚護理,新生兒的皮膚十分嬌嫩,所以很容易受傷,護理人員要幫助新生兒進行指甲修剪,防止新生兒自己抓傷。同時在開展撫觸護理等操作時護理人員需要帶棉質手套以此避免皮膚被劃傷。④疾病護理管理,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后會出現疾病,對這部分患兒護理人員要劃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疾病護理,如:黃疸患兒,如果是病理性要對于開展藍光照射治療,同時觀察患兒胎便情況[2]。密切監測患病胎兒體征變化,如果發現異常立即向醫生報告。
1.3評價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新生兒護理缺陷與疾病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數據的處理和分析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在分析和處理數據的過程中計數資料用(%)進行表示,檢驗用卡方,P值判定組間差異。
2結果
2.1護理缺陷
觀察組共出現2例(6.45%)護理缺陷,1例液體滲透,1例留置針脫出;對照組共出現7例(22.58%)護理缺陷,3例液體滲透,4例留置針脫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新生兒疾病發生率
觀察組31例新生兒疾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疾病發生率,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討論
新生兒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在臨床護理中需要特別注意,而常規的護理管理難以滿足新生兒護理要求[3]。臨床要進一步加強護理管理,選擇科學合理的護理模式。優質護理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積極開展主動護理[4]。在新生兒護理中,首先開展產婦護理,幫助產婦轉換角色,讓母嬰盡早接觸,這對于新生兒來說十分重要。之后針對新生兒開展基礎護理管理、皮膚護理管理以及疾病護理管理,為新生兒提供一個優質的生長環境。以此避免護理缺陷和新生兒疾病,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共出現2例(6.45%)護理缺陷,1例液體滲透,1例留置針脫出;對照組共出現7例(22.58%)護理缺陷,3例液體滲透,4例留置針脫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觀察組31例新生兒疾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疾病發生率。根據研究結果可知,優質護理應用效果理想。綜上所述,優質護理管理能夠提升新生兒護理效果,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保證新生兒健康,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陸瑤.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4):113-114.
[2]孫春輝.優質護理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20):66.
[3]邢平靜,卜燕梅,曹麗娜.優質護理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07):889-890.
[4]廖金枚,楊爍,黃小芬.優質護理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7):59-60.
作者:李曉冬 單位:赤峰寶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