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辨證施護
1.1氣滯血瘀型急性期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睡硬板床,取仰臥位,雙膝、雙髖屈曲,對腰4、腰5椎間盤突出病人特別有效。不寐者采用耳穴壓籽以寧心安神,睡前溫水泡腳,按摩涌泉穴,飲熱牛奶。緩解期進行牽引,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進清補、活血祛淤、消導理氣類食物?;謴推谶M行直腿抬高、三點支撐、五點支撐功能鍛煉。情志護理:耐心解釋疾病的病因,給予安慰,正確引導。功能鍛煉過程中應注意循序漸進,活動量逐漸加大,并逐漸延長活動時間。
1.2寒濕痹阻型急性期以祛邪通絡、溫燥散風、祛寒化濕為主,采用穴位艾灸、拔火罐等方法。指導病人避風寒,慎起居,以免受寒濕之邪侵襲,宜食溫經通絡食物,忌生冷、油膩及醇酒厚味之品,以免傷脾胃。緩解期進行腰背肌的經絡按摩或拔火罐增強療效,恢復期進行功能鍛煉。艾灸腎俞、環跳、委中、承山、涌泉等穴各15min,每日2次,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1.3肝腎虧虛型急性期以溫補腎陽為主,注意休息,宜食補氣益肝腎之品;緩解期做好情志護理;恢復期進行功能鍛煉。艾灸腰部夾脊穴、阿是穴各15min,每日2次[3]。
2骨科中醫特色護理技術
2.1中藥離子導入中藥離子導入是將活血化瘀的中藥通過中頻電療法和中藥透入療法相結合,實現物理治療與中醫外用藥治療的雙重效果。高撲香[3]認為,中藥離子導入可改善營養、加強再生、軟化瘢痕、松解粘連、治療疼痛。中藥離子導入操作簡單,療效可靠。齊彥春等認為,皮膚清潔可以提高中頻藥透治療的效果,用75%乙醇在雙側腎俞穴周圍清潔皮膚2遍,去除皮膚表面的油脂和皮屑,以海桐皮湯加減為透入藥液,以局部出現麻木感或針刺感為宜,在推拿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臨床對照研究。皮膚清潔后,皮膚的汗腺管為藥液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增加了皮膚的通透性,通過穴位的透入,直達患處,起到疏通經絡、除痹止痛、調節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操作方法:將正、負電極分別放入浸泡好中藥液的藥墊內,藥液溫度以45℃~55℃為宜,再將藥墊放在腰部疼痛穴位或患處,用砂袋壓迫,調整好脈沖強度及溫度,以病人自覺腰部有電流感、溫熱感,能耐受為度,每次20min,每日1次,14d為1個療程。治療中根據病人感覺及時調整電流強度及溫度,防止溫度過高引起燙傷,局部注意保暖,每次治療后盡量臥床休息[6]。
2.2中藥熏蒸中藥熏蒸是應用活血化瘀的中藥,通過熏蒸的方法,使皮膚毛孔擴張、出汗,消除神經及周圍軟組織由于受增生骨質壓迫而出現的水腫、炎癥等病理變化,從而達到新的平衡。根據病人的證型用不同的中藥熏洗腰部以達到舒筋活絡、去濕止痛、補腎壯腰的作用。熏洗環境宜安靜、舒適,室溫控制在22℃~24℃。操作前做好解釋,囑病人空腹或飽餐后不能立即進行熏蒸治療。熏洗藥溫應適宜,溫度以60℃~70℃為宜(方春華認為50℃~70℃),不宜過熱,以防燙傷。熏蒸溫度的調節,根據病人的年齡、皮膚對溫度的耐受情況調節到適宜溫度,熏蒸床溫度一般在38℃~46℃,溫度過高導致皮膚灼傷,過低達不到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注意保暖,關好門窗,給病人蓋好被子或毛巾被。熏蒸時間設定為30min~60min,熏洗過程中隨時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并報告醫生對癥處理。中藥熏蒸治療時要多飲水,以免因缺水引起虛脫等不適,結束治療后將皮膚擦干,做好保暖,讓病人飲用白開水一杯,休息10min后再離開,防止風寒入侵加重病情。注意觀察皮膚反應,有無紅、痛、癢,及早發現燙傷和過敏,對中藥過敏者立即停用,并給予對癥處理[8]。有開放性傷口、感染性病灶的病人不宜熏洗;饑餓、體弱、年老、兒童、精神欠佳者慎用。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盡量加蓋衣被。熏蒸室每日紫外線照射30min,熏蒸床每次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擦干,防止交叉感染,每日開窗通風2次或3次。周黎敏等采用牽引和中藥熏蒸結合的方法,治療不同癥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結果表明,腰椎牽引配合熱熏蒸對血瘀型、寒濕痹型、風濕痹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有較好的療效,尤其是寒濕痹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無論是癥狀還是體征都較治療前有顯著的改善。
2.3機械牽引講解牽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使病人主動配合,按照病人的體重選擇牽引重量,時間一般為20min~30min,每日1次或2次,牽引過程中,囑病人不要擅自改變體位,護士應觀察病人局部皮膚情況,做好皮膚護理。情志護理:對于初次接受牽引的病人給予安慰,熱情開導,提高認識。疼痛護理:講解牽引作用機制,并用手法按摩豎脊肌或點探雙腎俞等穴并配合耳穴壓籽。腹脹護理:輕者艾條艾灸足三里、內關等穴;重者穴位封閉。便秘護理:多食蔬菜、水果,溫開水沖服蜂蜜,按摩腹部穴位。尿潴留護理:腹部濕熱敷,指壓中極,針刺穴位。飲食指導:宜食添補肝腎之品。
中醫常用護理技術,如艾灸、拔罐、刮痧、中藥熱敷、蠟療等,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改變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使致病物質分解轉化而起到止痛作用。
3.1艾灸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借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作用于腧穴,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的目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病人肌肉痙攣,疼痛劇烈,多采取強迫體位。吳鳳玉等[17]認為循經艾灸護理可以減輕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疼痛,按疼痛癥狀循經辨證艾灸,如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型,督脈-足少陰膽經型,足太陽、足少陽混合型。在相應的循經線上實施艾灸,利用溫熱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傳導,以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消腫散結、祛濕散寒、回陽救逆,從而達到防病保健、治病強身的目的。艾灸護理:施灸應在通風的環境中進行,一般不為空腹、過飽、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的病人施灸。對體質虛弱者,施灸時刺激量不宜過強,以防暈灸。施灸過程中注意觀察施灸部位的皮膚情況,防止艾絨脫落燒傷皮膚[19]。
3.2拔罐法梁艷等在醫生針刺結束30min后辨證取穴,閃火拔罐,留罐10min,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通過臨床對照研究,總有效率為98.07%。拔火罐的刺激和負壓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扶正祛邪作用。高撲香認為,拔火罐治療,由于罐內負壓對局部具有機械吸引作用,可使局部組織充血,甚至淤血,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血管溶血現象,出現罐斑等,對機體起著良性刺激作用?;鸸薇仨氝x擇已消毒且罐口內沿光滑、無棱、無破口的火罐,以免劃傷皮膚,造成感染。拔火罐治療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開空調時防止著涼,使用乙醇閃火時,乙醇棉球干濕適當,以免影響療效造成燙傷,留罐過程中,隨時觀察罐口吸附情況和皮膚顏色,詢問病人感受。
3.3中藥熱敷利用熱力和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草藥結合熱敷于患處,具有鎮痛、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腠理、改善骨關節炎癥的作用。中藥熱敷的護理:排除皮膚破潰、丘疹、過敏皮膚及其他皮膚病變病人;向病人說明作用、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取得其配合。熱敷前,做好基礎護理,清潔皮膚,準確測試布袋溫度。熱敷時避免燙傷病人,注意保持藥物溫度在60℃~70℃,不宜過高或過低,過高易燙傷腰部皮膚,過低達不到熱敷效果。熱敷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隨時詢問病人感受,定時巡視,及時處理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病人保持平臥位,中藥袋上面要隔以適量的墊布,防止中藥汁外滲燙傷皮膚。治療后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囑病人熱敷后2h內不要洗澡。
3.4推拿推拿能舒筋通絡、活血止痛,進行辨證選穴,采用不同的手法,緩解病人腰部疼痛癥狀。采用一指禪法,沿膀胱經、膽經按摩穴位,以局部酸脹為度,以腰椎斜扳法按摩。
3.5中藥塌漬中藥塌漬是通過對患處進行塌漬,使“舒經活絡方”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的作用。塌漬的藥理作用和熱效應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以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
3.6刮痧刮痧能擴張毛細血管,加速淋巴回流,一方面可以促進炎癥遞質吸收或由體表排泄;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吸收具有活血功效的刮痧介質,還能使局部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斑,不久即潰散,即自體溶血,產生新的刺激素,提高免疫力,最終達到治療目的。周蘭利[24]采用刮痧后外貼活血通痹膏治療447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為95.30%,痊愈率為52.12%。
3.7中藥外敷趙長偉等采用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58例,將當歸、紅花、獨活、乳香等共研細末,用蜂蜜或麻油調和,敷于患處,再以神燈紅外線熱療,每次30min~40min,每天2次,10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結果:治愈15例,顯效21例,有效18例,無效4例。崔紹等采用推拿配合穴位敷貼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每日1次,10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5個療程,每次貼敷2h~4h,療效顯著。
3.8中藥蠟療將石蠟溶化后加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粉,待蠟表面沒有波動感后,清潔局部皮膚,置于患處,保留60min。石蠟加熱后敷貼于患處,能使局部組織受熱、血管擴張、循環加快、細胞通透性增加,由于熱能持續時間較長,故有利于深部組織水腫消散、消炎、鎮痛。因此,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癥。
4小結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模式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本研究以中醫整體觀為指導,從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生活起居、飲食指導、情志調護、辨證施護、中醫特色護理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進一步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程序提供借鑒,從而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促進康復。
作者:李均平叢志華尹楠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