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正交設計川木通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確定川木通RAPD-PCR反應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最終確定RAPD-PCR反應的最佳反應條件。方法采用正交設計L16(45)在4個水平上對川木通類植物進行RAPD-PCR進行試驗。兩次結果分別用統計軟件MINITAB進行分析。結果最終確定RAPD-PCR反應的最佳反應條件為:20μl體系,其中含1×CRbuffer,2.5mmol/LMgCl2,0.15mmol/LdNTPs,1.0UTaq酶,0.5μmol/L10-mer引物,50ng模板DNA,最終確定退火溫度36℃。同時發現Taq酶對反應體系影響最大。結論建立了可靠的反應體系,為該類藥材的分子鑒定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正交設計;川木通;RAPD-PCR
川木通類藥材均來自于毛茛科鐵線鏈屬植物,該屬植物我國共分布有108個種[1],有些鐵線蓮屬藥用植物外形極為相似,有時非花期植株難以鑒別,經過藥材加工后更加難以辨別,容易在應用中造成品種混亂,影響臨床用藥安全與療效。因此,在具體開發使用本屬藥用植物資源時,應重視和加強對其品種的鑒定,以確保資源的正確合理使用。RAPD繼承了PCR技術效率高,樣品用量少(只需少量DNA樣品),靈敏度高,檢測容易等優點[2],目前被廣泛地應用于藥用植物的分類鑒定工作。但PCR各因素水平對反應結果均有影響。目前關于川木通RAPD-PCR的反應體系優化未見報道,本實驗采用正交設計L16(45)在4個水平上對川木通類植物進行RAPD-PCR進行試驗,建立了較為可靠的反應體系。本工作為以后該類植物與藥材的分子鑒定奠定了基礎。
1材料
本實驗所使用的川木通原植物均為作者在四川各地實地采集,植物葉片采集后采用硅膠直接干燥,另外部分采集后直接編號用液氮保存,此后保存在-80℃冰箱備用,所采集植物均經過萬德光教授鑒定后備用。
Taq聚合酶、dNTP、T4連接酶、瓊脂糖購自TaKaRa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RAPD引物購自北京賽百盛公司。
2方法
2.1植物總DNA的小規模提取與DNA濃度的測定提取方法按干滟等[3]的方法并稍加改進。測定濃度后稀釋至50ng/μl。
2.2PCR反應因素水平的確定與正交表的設計[4]為了確定PCR反應中的5個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的最佳水平,采用正交設計L16(45)在4個水平上進行實驗。參加PCR反應的因素水平見表1,L16(45)設計方案見表2。表1PCR反應的因素水平μl水平(略)表2PCR反應的因素水平L16(45)正交實驗設計μl(略)
將表2的16個處理重復兩次,在PCR儀上進行擴增,結果電泳檢測,記錄。用統計軟件MINITAB進行分析,得到川木通RAPD-PCR反應各因素的最佳水平,最后在PCR儀上,用此最佳因素水平的PCR反應體系進行梯度退火試驗,篩選得到最佳退火溫度。
2.3RAPD擴增在正交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本實驗所使用的體系[5,6]。RAPD擴增反應所采用的條件和體系如下:20μl體系,其中含1×PCRbuffer,2.5mmol/LMgCl2,0.15mmol/LdNTPs,1.0UTaq酶,0.5μmol/L10-mer引物,50ng模板DNA,補ddH2O至終體積20μl。PCR反應熱循環程序如下:95℃預變性5min;36℃復性1min;72℃延伸1.5min;94℃變性1min;36℃復性1min;72℃延伸1.5min,35個循環。最后72℃延伸10min,反應產物在4℃保存。
2.4電泳分析與結果統計DNA擴增產物在1×TAE的緩沖條件下,于1.5%瓊脂糖凝膠分離,溴化乙錠染色。標準分子量為Tokara提供的DL2000Marker。使用凝膠成像系統(GDS8000,美國UVP)拍照分析。
3結果
3.1電泳結果評分按照表2設計的16個處理進行PCR反應后,產物進行電泳。結果見圖1。
根據電泳結果,按照本實驗目的,即以后將要進行的遺傳多樣性分析的要求將16個處理從高到低依次打分,條帶數量越豐富、清晰度越高、背景低的最佳產物記為16分,與此相反,最差的記為1分[7,8]。兩次重復分別獨立設計,從兩次重復的結果看,各個處理組合的反應都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兩次記分分別為1,13,14,11,10,16,15,12,2,9,8,7,6,5,4,3和1,12,14,13,10,16,11,15,2,8,9,7,5,6,4,3。
3.2各因素對PCR反應影響的差異分析將上述處理結果用統計軟件MINITAB(MinitabInc.)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由F值可見,Taq酶的影響最大,模板的影響最小,各因素對PCR反應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Taq酶、引物、Mg2+、dNTP、模板。由于各因素水平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可以進一步進行因素內多重分析。表3PCR反應各因素間方差分析(略)
3.3因素內各水平對PCR結果的影響為了分析各因素的最佳反應水平,在方差分析的基礎上,繼續對每個因素各個水平作多重比較,評價結果如下。
Taq酶的0.1與0.2,0.3與0.4水平差異不顯著,其余組合差異顯著。由于Taq酶對結果影響最大,0.3與0.4水平達到了反應的最佳效果,且水平間差異不明顯,從經濟角度考慮選擇了0.3水平為最佳反應水平。
Mg2+濃度對PCR結果影響明顯,較為敏感,2.5水平表現最好,選擇2.5水平作為本實驗的最佳反應水平。
模板DNA濃度在本實驗梯度內無明顯變化,本實驗選擇1作為標準。
dNTP濃度對PCR反應結果影響具有明顯的規律,在1~2水平上效果較好,其它高濃度效果較差。最終選擇dNTP最佳水平為2。
引物濃度最佳水平最終選擇1。
退火溫度進行梯度實驗后最終選擇36℃。
最終,RAPD-PCR反應的條件確定為:20μl體系,其中含1×PCRbuffer,2.5mmol/LMgCl2,0.15mmol/LdNTPs,1.0UTaq酶,0.5μmol/L10-mer引物,50ng模板DNA,補ddH2O至終體積20μl。PCR反應熱循環程序如下:95℃預變性5min;36℃復性1min;72℃延伸1.5min;94℃變性1min;36℃復性1min;72℃延伸1.5min,35個循環。最后72℃延伸10min,反應產物在4℃保存。
4討論
本實驗借助正交設計優化PCR反應體系,使結果較以往的單因素實驗更加科學、完善和簡便,為以后的分子鑒定工作的標準化、高重復性奠定了基礎。本方法在其它PCR類體系的設計優化上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示范意義。新晨: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28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177.
[2]黎裕,賈繼增,王天宇.分子標記的種類及其發展[J].生物技術通報,1999,4:19.
[3]干滟,曾凡亞,趙云,等.油菜單株總DNA的快速制備[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36(5):936.
[4]謝運海,夏德安,姜靜,等.利用正交設計優化水曲柳ISSR-PCR反應體系[J].分子植物育種,2005,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