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建筑畢業實踐組織與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筑工程專業畢業實習的特點
由于建筑工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其專業實習比其它一些專業的實習難度要大,這里有許多主觀和客觀的因素,其特點主要體現在:
1、由于建筑施工本身具有流動性強、型體寵大、施工周期長、受外界條件因素影響大等特點,因此畢業實習特別是施工實習條件、實習內容甚至實習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的影響。
2、由于施工現場以露天作業為主,建筑材料多種多樣,施工組織較為復雜,工作緊張,工作面有限,高空作業多,多工種交叉配合施工,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3、隨著建筑行業體制改革的深化,施工項目普遍實行了項目承包。項目經理部出于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管理等諸方面的考慮,擔心接受實習生會對施工帶來影響,一般只同意接受少量學生實習,這就使分散實習成為目前畢業實習的主要形式,這樣給聯系學生實習的工作帶來困難。
4、由于分散實習的形式,學校安排的實習指導教師有限,一名教師同時指導多個實習點的學生,不可能完全到位,學生得到教師的指導有限,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必須加強與實習場所的工程技術人員聯系,爭取他們對學生進行指導。
二、畢業設計課題的選擇
畢業設計課題的選擇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方面課題應能反映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應與社會需求相結合,這樣才能較好的與就業相聯系。因為學生某一方向的畢業實踐具備了該方面的動手能力,通常就容易找到這方面的工作,這也是由高職教育的實踐性、專業性決定的,否則就失去了高職生的優勢。
建筑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課題方向,大致有設計類、施工實踐類、管理類等。以上各類課題不是截然分開的,其中會有許多交叉的地方。方向確定后,接下來就是確定具體的題目,也就是選題。題目的選擇一定要結合工程實際,盡量不用模擬題目,可以縮短同工作的距離,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這樣一方面能充分發揮實習基地的作用,讓簽約的實習單位提供一些課題;另一方面能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廣泛與相關企業聯系,尋找課題;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假期走出校門,根據所選方向到企業、到現場聯系,尋找課題。總之,搞好畢業設計課題的選擇有多方面有好處:一是讓學生充分接觸社會實踐參與實踐;二是畢業設計課題反映了不同單位的情況,涉及本行業的許多方面,可以減少同一課題學生數太多的現象,有效地避免了雷同;三是加強了學校與生產企業的聯系,很多課題反映了高新技術,學生畢業設計成果直接為生產單位所用,直接為單位創造經濟效益,體現了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直接為生產實踐服務的思想。
(一)建立健全畢業實踐指導組織
建立健全實踐環節的管理組織,配備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指導教師隊伍,是做好學生畢業實踐的基本條件。幾年來,為搞好學生畢業實踐環節,我們將畢業實踐工作與學生就業工作結合起來,成立以分管教學和就業工作的系(部)副主任為組長,各教研室主任、實訓部主任為成員的組織機構。在畢業實習開展前的一學期就廣泛征求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意見,深入到各企業了解學生需求狀況,收集課題,并依此編制畢業實習指導書和畢業設計任務書。
同時,根據畢業實習的去向和畢業設計方向,選派指導教師。為解決學生實習分散指導教師不足的矛盾,便深入到企業和實習基地,協商聘請工程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必須由中級以上職稱并且實踐經驗豐富的兼職老師擔任,不論是校內的或是校外的,原則上由專業系(部)進行資格審查后聘用,也可由學生自己聯系指導教師,但必須經過審查方能擔任指導工作。不論是哪里的的指導教師,都要認真學習畢業環節教學大綱,明確畢業環節的意義和教學要求,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二)畢業實踐環節的管理
畢業實踐環節管理的難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現實條件下,很多學生往往利用這段時間找工作,參加各種考試、面試,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為搞好學生畢業實踐環節的管理,我們把學生的就業與實習緊密的結合起來,在落實實習單位時,充分利用校園人才洽商交流會的機會,盡量與用人單位掛起鉤,同時廣泛征求學生本人意愿,有的放矢地向用人單位推薦實習學生。在實習學生的指派時,根據用人單位的初步意向進行,有效地解決了實習與就業的關系。
由于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實習是分散進行的,故對畢業實踐環節的管理也必然是開放式的。為加強畢業實踐環節的管理,在落實學生實習去向后,根據學生實習的區域情況,分片分區進行分組,指定實和負責教師,從而便于實習的指導和管理。同時,為了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畢業實踐環節的水平,在學生離校之前,編制畢業實習指導書和畢業設計任務書,將畢業實踐環節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告之學生,并開好畢業實習動員會,要求學生必須定期與指導教師聯系,主動匯報實習情況及設計進度情況;要求負責教師經常性與各位指導教師取得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實習狀況。
為加強畢業實踐環節的管理,系部建立了對畢業實踐環節的檢查制度,定期深入到學生實習場所進行巡視檢查。檢查組一方面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和指導教師的教學狀況,考核學生實習成果和指導教師的教學成果,這樣使學生和教師都有緊張感,做到對實踐教學的有效監控;另一方面協調指導教師處理與各實習單位的關系,協助指導教師解決實踐教學的相關問題,使各生產單位與學院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共同搞好學生畢業實踐的教學工作。
(三)畢業實踐環節的考核
畢業實踐環節的考核分實習考核和設計考核兩個方面。
畢業實習的考核以指導教師平時考核為主,以學院指定的負責教師為輔。重點考核學生實習紀律、實踐動手能力和實習成果(實習日志和實習綜合報告)。實習紀律、實踐動手能力的考核由指導教師進行,分別占30%和40%,實習成果的考核由負責教師進行,占30%。
畢業設計的考核分幾個過程,首先是指導教師初評,大約占30%。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指導教師對學生應多次分階段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情況及設計成果的評閱,給每位學生定出評語,并打出初評成績。
其次是審核教師的審核,大約占30%。校內校外指導教師指導的設計成果,一般應交叉進行審核,審核結束后,打出審核成績,并進行答辯資格審查。
最后是答辯小組答辯,大約占40%。答辯是畢業設計的重要環節,通過答辯可以綜合考查學生的知識水平,也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擴大知識眼界,是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畢業課題工作的過程。具體做法是成立答辯委員會及答辯小組,小組成員由教學經驗豐富和專業水平較高的人員組成,也可以邀請企業界的指導教師或一些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對答辯資格審查通過的學生進行答辯。答辯的提問,主要圍繞畢業設計課題的內容展開,適當地聯系與課題有關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所提問題的深度、廣度和分量要按教學要求,既堅持教學標準,又要有針對性。答辯成績主要根據課題的難易情況、質量的好壞及答辯情況確定,根據百分比及多數人的意見確定最終成績。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
通過畢業實踐環節,學生得到很大的鍛煉,培養了學生不怕苦,不怕累,遵守紀律的品德,磨練了同學們的意志,提高了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好地解決了與企業的“零跨越”,體現了高職學生的特點。同時學院也向企業展示了自己的教學成果、教學質量,企業參與教學過程中,使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保持良好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