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核心能力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網絡課程平臺建設
校企合作,積極開發課程網站,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突破教學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使教學過程多樣化,實現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根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會計崗位群工作任務與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以技能為核心的會計職業崗位課程群。圍繞崗位能力支撐核心課程進行網絡課程的開發。2011年《財務會計》、《制造業成本核算》、《會計電算化實務》、《會計分崗實訓》四門課程被立項為山東省精品課程群。《出納稅務》等其他核心課程被立項為院級優質課程建設,核心課程網絡資源豐富,選編了大量教學資源,包括電子教案、電子課件、教學案例、習題與試題和其他教學資料,以及課程錄像,并注意保持網站內容的經常更新。
二“、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
2007年商務實訓中心投入使用后,先后建設了15個現代化的會計校內實訓室,購買了用友ERP、網中網實訓教學平臺等軟件,按照會計專業崗位技能培養的要求,通過實訓室建設,形成仿真的會計工作環境。同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在煙臺、濰坊、青島、威海等地區建立了30多家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主要用于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和接收就業。實踐類課程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構建成“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第一層次實訓:課堂單項實訓,以專業課程為主,形成單項技能(一體化教室)。第二層次實訓:在課堂單項實訓的基礎上,配合專業核心課程,組織校內集中實訓,形成崗位基本技能(校內仿真實訓室)。第三層次實訓:在專業核心課程集中實訓的基礎上,組織專業綜合實訓,以專業為主,形成綜合技能(校內仿真實訓室)。第四層次實訓:在專業綜合實訓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頂崗實習,以專業為主,綜合技能與崗位零距離對接(校外實習基地)。課堂單項實訓是基礎,課程集中實訓是重點,專業綜合實訓培養綜合技能,頂崗實習磨練崗位技能。
三、網絡實訓教學平臺建設
學院非常重視技能訓練平臺的建設,購置了廈門網中網的多個實訓教學平臺,學生可以登錄校園網進行自主實訓。具體包括出納實務實訓教學平臺、電子增值稅開票模擬教學平臺、中小企業會計實訓教學平臺等。實訓平臺涵蓋了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提高和綜合技能訓練,培養了學生出納、會計和會計主管崗位所需要的資金收付能力、會計核算能力、納稅申報能力、資金管理能力、審計查賬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專業判斷能力。
四、素質教育平臺建設
加強誠信教育,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會計職業道德等教學內容進一步整合,通過職業道德教學和法制教育案例,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把誠信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班主任養成教育,形成系統的養成教育課體系。在現有的各種文體社團的基礎上,根據會計職業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會計學會、沙盤社團、理財社團、點鈔社團等,積極引導社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以生為本,服務育人,文化育人。在教學樓、實訓樓、教室、宿舍樓和系部網站進行企業文化宣傳,實現企業文化和專業文化相互融合,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系部環境文化,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和系風。
五、教學團隊建設平臺
教師在學校教學和管理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師的素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通過外引、內培相結合,不斷擴大專業教師隊伍;采取國培、省培、實踐進修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素質;建立企業與學校“雙向互動”培養機制,逐步打造一支理論教學水平高、實踐技能強,教研能力突出、社會服務能力強的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在會計專業團隊整體建設的基礎上,以“師德建設、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課程開發、業務實踐、梯隊建設、教科研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培養,加強核心課程團隊建設,提高團隊整體教學與科研水平。加強“雙師”素質培養,所有專任教師每年利用寒暑假時間到企業實踐至少2個月。每年安排專任教師到糧食企業或其他合作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財務相關工作;鼓勵教師參加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等資格考試,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與水平。在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六個平臺的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2013年的生源數量和質量再創歷史新高,畢業生正式就業率穩步提高,校內外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
作者:遲丹鳳陳玉峰呂秀娥單位:山東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