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英語教學評估體系構建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由于受到師資力量,管理制度,教學觀念等因素的影響,當前高職行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足,給整個教學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具體來說,這些不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評估內容單一化。
多數高職院校以期末考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側重專業知識語言點,包括詞匯,語法等,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翻譯,很少涉及學習方法、語言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內容,這種單一化的評估內容不僅制約教工作的開展,還對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應用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1.2評估標準單一化。
在評估過程中,采用單一的筆試的方式,一些學校將期末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一些學校在進行總評的時候,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這種評價方式過于單一,難以有效考查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不能全面衡量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對他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1.3評估主體單一化。
評估主要由老師進行,學生成績的優劣主要掌握在老師手中,缺少企業評價、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在這種評估體系下,學生難以全面掌握自己英語知識的學習情況,難以促進學生間的共同進步,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
1.4忽視學生就業能力的評價。
一些學校在教學中注重英語的過級證書,事實上,很多企業并不看重這些證書,因為證書很難證明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學校和任課老師過分強調過級考試,忽視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2.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行業英語教學評估體系構建的意義
高職行業英語教學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必須改進教學評估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具體來說,在教學評估中以就業為導向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有利于整合課程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教學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實際工作中以就業為導向,構建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也為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創造有利條件。
2.2有利于優化課程體系。
由于教學評估體系的改進和完善,在教學中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將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作為重要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要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改進課程內容,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市場的聯系更為緊密,將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作為重要目標,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2.3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高職英語專業人才不僅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更要提高自身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建立完善的教學評估體系,將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作為重要目標,進而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為整個社會輸送更多的優秀英語專業人才,使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2.4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在教學評估體系中,通過將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作為指導方針,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在這個教學目標和要求的指引下,任課老師也會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學校也會完善教學評估體系和教學管理工作,進而促進高職行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對就業崗位的適應能力。
3.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行業英語教學評估體系構建的策略
為了應對當前高職行業英語教學評估體系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今后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在教學評估中以就業為導向,構建完善的評估體系,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相應的策略。
3.1注重對學生成績和能力的評價。
改變單一化的評價方式,在對高職行業英語專業課程進行評價的時候,倡導評價內容的多樣化,不僅要評價學生的英語和語言專業知識能力,還要評估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事實上,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只有提高他們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所以,高職行業英語課程教學應該以語言能力為核心,以應用能力為目標,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更好的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在評估學生的時候,可以將期末考試的成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包括詞匯、語法等內容。另一部分則考查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即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該落實該項措施。采用的評價和考查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朗讀、對話、演講、口譯、討論等等。例如,對于酒店專業的學生,可以圍繞客人入住酒店和離開酒店時的場景讓學生進行分組對話,對于旅游專業的學生,可以模擬導游對旅游團致歡迎詞,或者就某些重點的名勝古跡進行介紹。另外,學生參加的英語聽說讀寫等各項競賽,也可以作為特殊條件將其計入教學考評工作中。期末的最終成績由這兩部分成績按照一定的比例組成,通過基礎知識可以占60%,英語應用部分占40%,最終所占比例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從而確保評價的科學性,促進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3.2倡導考核和評價標準的多樣化。
從考核形式上來說,應該提倡考核和評價的多元化,注重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查,由終結性評價轉變為將終結性評價和過渡性評價結合起來。過渡性評價的內容包括課堂表現、學生出勤、作業完成情況、單元測試、團隊合作等內容,對于參加校企合作專業實訓的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學校應該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考核標準。企業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主要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的英語技能和表現進行評價,并將其作為學生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得分計入期末總成績。通過校企合作,以就業為導向,對高職行業英語進行綜合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確保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3提倡教學評估主體的多元化。
改變以前由任課老師進行評價的方式,提倡評估主體的多元化,將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企業評價結合起來,通過采用多種主體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英語應用能力進行綜合評價,有利于全面考察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確保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另外,學生應該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和任課老師的表現進行評估,建立多元化、雙向式的教學評估體系,從而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目的。
3.4將校內學習和校外實踐評價結合起來。
校內學習主要考察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常用的評估方式包括期中、期末測試等,還可以通過模擬實踐場景,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從而提高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校外實踐主要是指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的表現,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因此,學校應該拓展實訓場地,讓學生通過實踐對從事的工作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增強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英語知識應用能力。通過將校內學習和校外實踐結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生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還為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練習創造有利條件,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3.5注重評價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高職行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具體工作中,因而在評估過程中應該以此為指導,注重評估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評估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課堂表現情況,模擬場景進行對話練習,給出相應的場景讓學生進行介紹,參加校外實訓,利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工作,另外還可以適當增加英語知識應用部分在整體評價中所占的比例。通過這種評估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今后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認識高職行業英語教學評估體系存在的不足,并以就業為導向,采取相應的完善對策,提高教學評估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更好的指導高職行業英語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學生更好的走向就業市場,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供保障。
作者:謝德榮單位: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