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循環經濟的生態工業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
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從物質流動的方向看,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是一種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即“資源—產品—廢物”。線性經濟的增長,依靠的是高強度地開采和消耗資源,同時高強度地破壞生態環境。循環經濟的增長模式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有著基本的“3R”原則,即減量化、在利用、在循環。將量化原則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在使用原則要求制造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被反復利用,要求制造商延長產品的使用期,抵制一次性用品。在循環原則要求生產出來的產品在使用完以后可以變成可以在利用的資源,而不是垃圾。也就是說,循環經濟要求生產者不僅要生產出來產品,還要解決廢棄制品的處理問題。生態工業的學科基礎是工業生態學,工業生態學是模擬生物新陳代謝和生態系統的循環再生過程所展開的“工業代謝“研究。生態工業是按生態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于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網絡型進化型工業,它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生產體系或環節間的系統耦合使物質和能量多級利用、高效產出或持續利用。生態工業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物多層次循環利用,以現代科學為依托。它要求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管理的一種綜合的工業發展模式。使工業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一體,協調工業的生態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促進工業系統的穩定、有序和協調發展。
2、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的關系。
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的共同點都是提高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指導作用,他們都是對傳統環保經濟的沖擊,傳統環保經濟主要是簡單的達標排放和污染治理。而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則不然,他們大大提高了環保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倡導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和諧發展、統一協調。將環境保護擴展到經濟活動中的許多方面。也揭示了環境保護的發展戰略。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很多發達國家過去的環保戰略都以末端治理為主。基本上都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都是花了高昂的污染治理費用。我國在環保投資上也是花了很大的代價,這種傳統的環保戰略已被證明不能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工業的前提和本質是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強調的是源削弱,削減廢物的闡述了,而不是廢物的排放量。也就是說,循環經濟的也是要減少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循環經濟遵循清潔生產源削減精神,要求輸入這一過程的物質量越少越好,正是因為循環經濟把源削減放在第一位,生態設計、生態包裝、綠色消費等清潔生產的常用工具成為循環經濟的實際操作手段。
3、基于循環經濟的生態工業發展的目的和本質。
基于循環經濟的生態工業的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經濟系統是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伴隨著人類的產生發展形成的。生態經濟循環圈的矛盾是由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引起的,也因此而激化。循環經濟的生態工業化的本質就是通過發展生態工業和建設生態工業園,逐步使人類的工業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代謝及其產物能夠均衡、和諧、順暢和持續地融入自然生態系統自身物質代謝之中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明確工業生態系統演化的方向,堅定地走工業生態化的道路,從技術、法律、道德、經濟和政策等各個方面進行革新,創造條件,消除障礙,是工業系統的物質代謝過程及其產物能夠和諧、平穩、持續地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代謝之中。
4、基于循環經濟的生態工業發展要求。首先要進行創新。
不僅要有觀念上的創新,還要同事在制度和技術上進行創新。伴隨著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的加劇,出現了自然資源耗竭、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很多問題。面對有限的資源,粗放型和過度浪費資源的消費模式將不可取。我們必須認識到單靠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經濟的發展的要求。對廢物經行在資源化處置,可以增加環境資源的供給數量,也可以減少廢物的排放量。環境資源從無價到有價但是制度創新的核心。加大廢物再資源化力度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影響是很大的。將廢物轉變成資源的廢物再資源化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人為地增加自然資源的總的量。他是現階段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
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的法律制度。我們國家至今還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律。要實現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高經濟效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先階段我國還是有很多資源是在不斷被浪費掉的,我們也可以借鑒國外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加快制定西藥的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加以規范和引導。最終形成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框架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循環經濟的發展。產業政策應強調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以有利于循環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作者:李正偉 單位:臺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