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手指游戲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膽堿能激動劑 谷氨酸 小神經膠質細胞 細胞增殖
0引言
谷氨酸的興奮毒性是急性神經損傷(包括外傷性腦病、中風及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等神經退變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1],興奮毒的關鍵是谷氨酸受體的過度激活,然而,因為阻斷神經元的谷氨酸受體仍然能發生興奮毒作用,可能有非神經元類細胞間接參與谷氨酸的興奮毒過程[2]. 研究表明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炎癥,在阿耳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腦中風等進行性神經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谷氨酸能有效刺激小膠質細胞發生炎性增殖[3]. 迷走神經系統通過a7N型乙酰膽堿受體抑制巨噬細胞介導的系統炎癥反應,稱之為“膽堿抗炎通路”[4]. 小膠質細胞膜上表達a7N型乙酰膽堿受體,尼古丁可通過此受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分泌炎性介質[5-6],在胚胎發育過程的來源上腦組織內的小膠質細胞與外周巨噬細胞是一致的. 我們探索尼古丁及卡巴膽堿是否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活化增殖.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Nicotine(Sigma), Carbachol(Sigma), Glutamate(Sigma), DMEM (GIBCO), Fetal Bovine Serum (HYCLONE),MTT Solution (sigma), DMSO (sigma). BV2小膠質細胞系購自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細胞中心. 超凈工作臺(蘇凈安泰),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Olympus TH4200), CO2培養箱 (美國Forma 3111),離心機(上海802B),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us IX700),酶標儀(美國Biotek).
1.2方法小膠質細胞系傳代后,按2.5×105個細胞/cm2密度種植在96孔板,培養第2天,小膠質細胞適應條件后,觀察細胞生長良好的細胞開始加藥,加谷氨酸500 μmol/L,30 min后加入不同濃度尼古丁或卡巴膽堿,24 h后檢測不同劑量尼古丁或卡巴膽堿對谷氨酸誘導小膠質細胞增殖情況的影響. MTT法檢測細胞活性. 噻唑藍(MTT)可被哺乳動物活細胞線粒體中的脫氫酶還原成藍色甲眃顆粒(formazan),且甲眃生成量與活細胞數量及細胞活化狀態呈線性關系. 檢測前在培養液中加入MTT使之終濃度為500 μmol/L,置于CO2孵箱內,3 h后,去除培養液,加入DMSO震蕩均勻,室溫10 min左右,酶標儀測定570 nm波長的A值. 以正常對照組培養物A值作為100%,處理組培養物A值占對照組A值的比值反映細胞存活情況.
統計學處理: 各組數據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實驗數據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在確定方差齊性(P>0.05)后,各組間比較采用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及LSD法,如果方差不齊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 P
2結果
2.1尼古丁減少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96孔細胞培養板培養的小膠質系(BV2)細胞,加入谷氨酸500 μmol/L和不同濃度尼古丁24 h進行MTT檢測,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小膠質細胞數目在谷氨酸刺激下顯著增多,為對照組的(247±36)%,小膠質細胞數目隨著尼古丁劑量的增大而減少,尼古丁濃度10 nmol/L時,開始出現顯著效應,至10 μmol/L時,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至100 μmol/L時,數目減少基本平穩(圖1,2).
2.2卡巴膽堿減少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96孔細胞培養板培養的小膠質系細胞,加入谷氨酸500 μmol/L和不同濃度卡巴膽堿24 h進行MTT檢測,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小膠質細胞數目在谷氨酸刺激下增多,為對照組的(236±32)%,小膠質細胞數目隨著卡巴膽堿劑量的增大而減少,卡巴膽堿濃度10 nmol/L時,開始出現顯著效應,至10 μmol/L時,數目減少最為顯著;至100 μmol/L時,數目減少基本平穩 (圖3).
3討論
本實驗結果提示尼古丁或卡巴膽堿顯著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 谷氨酸可以有效刺激小膠質細胞增殖,其刺激程度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一致[3],尼古丁抑制谷氨酸引起的小膠質細胞增多,并存在劑量依賴效應,10 μmol/L濃度為最為顯效.
炎癥和興奮毒(尤其在神經元損傷或死亡時釋放的谷氨酸興奮毒)是腦損傷及腦病包括中風和阿耳茨海默病等的兩個主要特征[7-8]. 在哺乳動物和人,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聚集在損傷的腦區周圍[9]. 增殖和抑制凋亡是維持小膠質細胞正常功能所需要的. 盡管小膠質細胞有神經保護作用,但也有很多證據提示在神經系統疾病中,活化的小膠質細胞起到負面的破壞效應[10]. 在病理狀態下,比如自身免疫和過度炎癥反應時,抑制小膠質細胞的增殖功能將是有益的.
轉貼于 在內毒素血癥和休克動物模型中,副交感傳出神經系統通過釋放乙酰膽堿可以減輕巨噬細胞介導的系統炎癥反應,在內毒素血癥可以顯著減少組織巨噬細胞生成腫瘤壞死因子,降低血清腫瘤壞死因子的水平,阻止低血壓的發展[11]. 腦組織內的小膠質細胞在發育過程的胚胎來源上與外周巨噬細胞是一致的. 有研究者發現,在小膠質細胞上存在有功能的α7n型乙酰膽堿受體,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可以調節小膠質細胞分泌一些炎性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5]和環氧化酶2、前列腺素E2等[6]. 本實驗結果顯示尼古丁或卡巴膽堿顯著抑制谷氨酸誘導的小膠質細胞增殖,具有劑量依賴性. 為中樞炎癥參與腦中風及神經退變性疾病等腦病的臨床藥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治療靶點.
【參考文獻】
[1] Smith T, Groom A, Zhu B, et 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meliorated by AMPA antagonists[J]. Nat Med, 2000, 6:62-66. [2] DeGraba TJ, Pettigrew LC. Why do neuroprotective drugs work in animals but not humans[J]? Neurol Clin, 2000,18:475-493.
[3] Tikka T, Fiebich BL, Goldsteins G, et al. Minocycline, a Tetracycline Derivative, Is Neuroprotective against Excitotoxicity by Inhibiting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Microglia[J]. J Neurosci, 2001, 21(8):2580-2588.
[4] Wang H, Yu M, Ochani M, et 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7 subunit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inflammation[J]. Nature, 2003, 421:384-388.
[5]Shytle RD, Mori T, Townsend K, et al. Cholinergic modula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by a7 nicotinic receptors[J]. J Neurochem, 2004, 89, 337-343.
[6] Simone RD, AjmoneCat MA, Carnevale D, et al. Activation of 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y nicotine selectively upregulates cyclooxygenase2 and prostaglandin E2 in rat microglial cultures[J]. J Neuroinflamm, 2005, 25;2(1):4.
[7] Smith T, Groom A, Zhu B, et 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meliorated by AMPA antagonists[J]. Nat Med, 2000, 6:62-66.
[8] Block ML, Hong JS. Microglia and inflammationmediated neurodegeneration: Multiple triggers with a common mechanism [J]. Progress Neurobiol, 2005, 76:77-98.
[9]Gerhard A, Schwarz J, Myers R, et al. Evolution of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A [11C](R)PK11195 PET study[J]. Neuroimage, 2005, 24:591-595.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范文一
我和球兒來賽跑
【活動目標】
1.學習抱球跑的動作。
2.能聽到信號向指定方向跑,增強跑的能力。
3.對球類運動感興趣,樂意參加有游戲。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熱身運動:(1)繞操場跑兩圈;(2)身體各部位活動。
2.教師示范玩球,激發幼兒玩球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皮球)
師:皮球的玩法有很多哦,可以拍一拍、跳一跳、用手投球、滾球、用腳踢……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自由玩球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皮球,在地上玩一下,用聰明的腦袋想出更多不一樣的玩法,記得注意安全哦!
2.教師小結(請3名幼兒示范)
師:剛才我看到小朋友都特別棒,想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玩法,誰想來給大家示范一下呢?
三、游戲“我和球兒來賽跑”
1.教師講解玩法。
2.幼兒第一次游戲,請幼兒追趕球,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幼兒第二、三次游戲,幼兒超過球,將球攔住。
4.教師小結:表揚大膽加入游戲的幼兒,鼓勵幼兒下次活動能把球滾的遠,追的快。
5.游戲“送大皮球回家”。
6.教師帶領幼兒將大皮球放進簍子里。
四、結束部分
幼兒隨教師做“小鳥飛”的動作離開活動場地。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范文二
跑步比賽
教學目標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增強腿部力量。
2、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準備
在場地上畫好一條直線作起跑線和終點線
教學玩法
老師把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起點線后面,聽信號,老師說:“跑”各組第一名幼兒
將開始跑,一直跑到終點線,然后各組第二名幼兒就接著跑,跑到終點線,就這樣依次進行,直到最后一名幼兒跑完,那一組幼兒最先跑完,就那一組為勝。
教學要求
跑的時候不可以跨出起跑線,不然作犯規。
教學事項
跑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教案范文三
《小妞妞來看戲》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想象用手指表現不同東西的新奇感。
2、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進行玩手指游戲,感受玩手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兒歌圖標一張;卡通手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出示小手,引起幼兒興趣。
(1)拍手游戲引出課題。
(2)介紹小手。
老師作神秘地說:“我們都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我們的手可以干什么呀?手真有用。”“而手指還可以做游戲呢。”
師:你能把我們的手指一根一根的伸出來嗎?
幼練習(師鼓勵)
(二)學習、理解兒歌。
1、教師念游戲兒歌一遍。
教師帶指偶表演一遍
提問:
(1)兒歌的題目是什么?
(2)五個手指頭變成了什么,幼兒每說出,教師就伸出手指再次表演一遍
2、學習游戲兒歌。
提問:你最喜歡兒歌里的哪一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兒歌圖標
3、學念兒歌。
(1)請幼兒跟老師一起讀兒歌、玩手指游戲。
(2)根據幼兒的情況,教師可適當的拿掉圖標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三)親子游戲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師:這個游戲我們還可以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我想請一個小朋友和我一起玩。
(1)教師和一幼兒表演手指游戲一遍
提問:剛才兒歌念到哪一句的時候我們的游戲不一樣了呢?
(2)教師再次示范,鼓勵幼兒練習
2、(親子互動游戲)手指頭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和爸爸、媽媽們玩玩這個有趣的手指游戲。讓孩子增進與父母的情感。
課程名稱
扮家家
課
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讓寶寶體驗精細活動的樂趣。
2.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
教學重點
指導家長鼓勵寶寶自己拿勺并嘗試為自己、他人服務。
教學思路
寶寶的運動能力通常包括“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個部分。精細動作的發展是寶寶主要憑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主要體現在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活動能力。手部精細動作順利發展有利于早期腦結構和功能成熟,是個體其他能力發展的重要基礎。
13~18個月齡段的寶寶,正是練習拿勺子的關鍵期。為了能讓寶寶在1歲半左右學會獨立吃飯,對于不會用小勺或笨拙地用小勺的寶寶,教師指導家長創設好情景訓練寶寶自己拿勺子吃東西。激發寶寶在生活中進行精細活動的興趣,促進寶寶手和手指功能的成熟。
教學環節
一、討論導入
你知道什么是精細動作嗎?平時在家中你是如何給寶寶進行精細動作訓練的?
二、親子游戲
1.手指操
教師引導家長用有趣的語言逗引,在寶寶手指上按摩游戲。如在手掌上轉圈按摩時可以說:畫畫畫畫圈圈,畫只西瓜圓又圓;順著指尖按摩時,可以說“爬爬爬小山,一步爬到山頂上”,也可以引導寶寶變換手勢游戲,如拇指和食指對捏說:“變變變,變只小夾子,張張小嘴巴。”
指導家長:引導家長關注到按摩寶寶手部和手指,尤其是多觸摸指尖,能刺激大腦皮層的發育和促進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可以運用寶寶熟悉和喜歡的生活經驗,編成有趣的兒歌,激發寶寶活動的興趣。
2.辦家家
教師引導家長創設有趣的辦家家游戲情境,激發寶寶炒豆豆、舀豆豆的興趣,可以舀到不同的餐具里,也可以喂瓶娃娃吃。
指導家長:引導家長觀察寶寶抓握的特點,創設情境性的語言,激發寶寶嘗試用大小不同的調羹舀,舀到大小不同口徑的餐具里、舀給嘴巴大小不同的瓶娃娃吃。也可以編兒歌游戲。
兒歌:炒 炒,炒豆豆,豆豆炒得香又香,娃娃張開大嘴巴,啊嗚一口吃下它!
3.自己吃
引導家長鼓勵寶寶自己使用小勺舀小饅頭吃,也可以鼓勵寶寶喂爸爸媽媽吃,體驗自己吃和分享的快樂。
三.家庭遷移
教師引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遷移,可以鼓勵寶寶自己握小勺吃飯,抓奶瓶喝奶,捧杯子喝水等,引導家長重視生活活動中激發寶寶精細活動的興趣。
教學資源
材料準備:碗、盤子、勺子等餐具,豆子,瓶娃娃等,小饅頭。
環境準備:適合6~8個寶寶及6~8個家長共同參與的場地,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在場地上鋪有色彩柔和的地毯,適合家長和寶寶取拿活動材料的開放活動空間。
參考資料
《育嬰師》《03嬰幼兒教養方案》
教案的基本內容
課程名稱
生日會
課
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創設過生日情境,激發寶寶參與精細動作活動的興趣。
2.促進寶寶撕捏揉搓壓等精細動作靈活協調性的發展。
教學重點
指導家長引導寶寶學習“撕捏揉搓壓”等精細動作。
教學思路
根據19-24個月齡段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的 “以手腕部動作到手指”的特點,設計親子活動,創設“生日會”情景,指導家長引導寶寶通過為同伴慶祝生日,為生日寶寶撕面條、做蛋糕、做點心等,促進寶寶“撕捏揉搓壓”等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
教學環節
一、討論導入:
家長有沒有留意過,你的寶寶現在的小手拿東西的時候準確程度是不是比以前有所提高了?這是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在發展的緣故。(從滿手抓——拇指與其他手指的對握——食指與拇指的對握,代表寶寶大腦神經骨骼肌肉、感覺統合的成熟度)平時在家中家長是用什么方法訓練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呢?精細動作的發展對寶寶有什么作用呢?
二、親子游戲
1.手指謠
激發家長變換手部動作,變出寶寶喜歡的小動物等,激發寶寶模仿變換手勢的興趣。
指導家長:激發家長引導寶寶大膽想象,變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等,也可以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和輔肢體活動,激發寶寶模仿的興趣,促進寶寶手部動作靈活性協調性的發展。
兒歌:《手指謠》
變變變,變只小貓喵喵喵。變變變,變只小兔蹦蹦跳。變變變,變只小羊咩咩咩。變變變,變只小雞嘰嘰嘰。變變變,變只小鳥飛飛飛。變變變,變把剪刀剪剪剪,咔嚓咔嚓咔嚓。
2.過生日
激發家長運用情境性的語言,引導寶寶看看說說誰過生日?(出示課件:樂樂過生日)怎么慶祝好朋友的生日?
鼓勵寶寶自己撕面條、做蛋糕、點心等慶祝生日寶寶的生日。
指導家長:用有趣的語言和逗引,多鼓勵,激發寶寶撕捏揉搓壓等的興趣,觀察寶寶撕捏揉搓壓的特點,通過做寶寶的玩伴,創設有趣的情境,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送禮物吃蛋糕
引導家長鼓勵寶寶將自己做的蛋糕,送給生日寶寶,送上祝賀的話。共同插蠟燭、吹蠟燭、唱生日歌、切蛋糕、吃蛋糕等,
指導家長:鼓勵寶寶大膽交往,體驗共同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遷移:
教師引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遷移,多給寶寶提供自己嘗試的機會,多讓寶寶參與生活化的活動,如學扣紐扣,折疊小手帕、包餛飩等,以發展寶寶精細活動的協調性。也可以添加豆子、紙片等輔助材料玩彩泥,豐富游戲的玩法,提高寶寶游戲的興趣。
教學資源
材料準備:生日主題多媒體,水果網袋、彩色皺紙,盤子和碗等餐具,生日蛋糕、彩泥、模具、蠟燭。
環境準備:適合10個寶寶及10個家長共同參與的場地,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在場地上鋪有色彩柔和的地毯,適合家長和寶寶取拿活動材料的開放活動空間。
參考資料
《育嬰師》《03嬰幼兒教養方案》
教案的基本內容
課程名稱
自助餐
課
時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寶寶粘貼、包糖和夾物的興趣。
2.通過精細活動提高寶寶手部、手指力量。
教學重點
指導家長創設氛圍,訓練寶寶進行粘帖、包糖以及夾物的技巧。
教學思路
精細動作,是我們解決細小問題很重要的一個物質基礎。也就是說當我們要完成一個很小的一個抓握,一個捏起,一個穿,都是需要我們手,需要我們的眼睛,需要我們的身體各個方面的一個的配合。所以精細動作,是大動作的一種延伸。
本次活動,創設了一種節日的氛圍,以舞動彩帶、布置環境、制作糖果、自助餐的形式,多途徑、有效地提高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
教學環節
一、討論導入
隨著寶寶逐漸的長大,生長發育的完善,寶寶的精細動作也越來越成熟,手部的平穩性、協調性、靈活性也越來越好!這都離不開家長平時對寶寶手部動作的訓練,我們一起來分享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訓練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的?
二、親子游戲
1.過節唱唱跳跳
傾聽鞭炮聲和歡快的節日音樂,引導家長鼓勵寶寶跟著音樂唱唱跳跳。
指導家長:根據寶寶的生活經驗,激發家長運用情境性的語言,幫助寶寶回憶過節的快樂。
2.包糖吃糖
激發家長做寶寶的玩伴,和寶寶一起玩包糖果、吃糖果游戲。
指導家長:鼓勵寶寶用不同的材料包糖果,可以用軟硬不同的紙,揉成糖果芯,還要用力擰包緊糖。
3.吃自助餐
引導家長鼓勵寶寶用筷子夾自己喜歡吃的菜和點心,看看、說說夾的食物名稱,“吃吃”自己選到和夾到的食物,也可以喂娃娃吃東西。
指導家長:當寶寶能用筷子夾起東西的時候,家長應適時鼓勵,提高寶寶再加的興趣。當寶寶沒有夾起的時候,用情境性的語言,激發寶寶再嘗試。
三、活動遷移
教師引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遷移,將精細活動的培養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如讓寶寶嘗試用筷子吃飯,也可以創設喂娃娃吃飯游戲情境,激發寶寶活動的興趣。
教學資源
材料準備:長短粗細不同的指套筷子、魚、青菜、蘿卜、餛飩、餃子等菜和點心,水果,盤子、碗等餐具,娃娃,長短粗細不同的筷子,歡快節日的音樂,糖果紙、軟硬、大小不同的紙,珠子積木、皺紙做糖果芯。
環境準備:適合10個寶寶及10個家長共同參與的場地,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在場地上鋪有色彩柔和的地毯,適合家長和寶寶取拿活動材料的開放活動空間。
參考資料
《育嬰師》《03嬰幼兒教養方案》
教案的基本內容
課程名稱
學穿衣
課
時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寶寶參與自我服務精細活動的興趣。
2.促進寶寶雙手配合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
教學重點
指導家長引導寶寶雙手配合學習扣扣子、拉拉鏈
教學思路
對于2-3歲的寶寶來說,小手肌肉群正在逐漸成熟,手眼協調更靈活,寶寶的手腕和手指都比較靈活了。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而寶寶都有自己想做事的愿望。因此我們設計“學穿衣”這個活動,指導家長在生活中創設環境與條件,引導和鼓勵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通過扣扣子、拉拉鏈、串珠子等活動醋精寶寶精細的手部動作,不僅能促進寶寶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助于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提高寶寶學習做事的積極性,還能很好地鍛煉寶寶的手指靈活度。
教學環節
一、游戲導入
游戲前和家長討論,幫助家長關注到寶寶有自己想做事的需要,成人應創設環境與條件鼓勵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助于激發寶寶參與自我服務精細活動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二、親子游戲
1.幾層樓游戲
教師引導家長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激發寶寶觀察自己的衣服,從下往上數數有幾個洞洞?有幾粒紐扣?
指導家長:可以編有趣的兒歌,配上模仿動作,激發寶寶數數和扣衣扣的興趣。
2.幫動物和娃娃解扣衣扣、拉拉鏈
教師引導家長激發寶寶運用不同的材料,探索學習解扣紐扣和拉拉鏈的興趣。
指導家長:可用情境性的語言提高寶寶為動物和娃娃解衣扣、拉拉鏈。還可以配上兒歌《紐扣娃娃找家家》游戲,幫助寶寶學習簡單的扣衣扣方法。
兒歌:《紐扣娃娃找家家》
紐扣娃娃找家家,一個娃娃一個家,1號娃娃住1樓,2號娃娃住2樓,3號娃娃住3樓,4號娃娃住4樓,5號娃娃住5樓,找到家家笑哈哈。
3.自己解扣衣扣、拉拉鏈
教師引導家長鼓勵寶寶為自己解扣衣扣、拉拉鏈。
指導家長:創設有趣的情境,運用有趣的語言,激發寶寶學習為自己解扣衣扣,多給予鼓勵夸獎,遇到困難時適當給予幫助和情感支持。
活動遷移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創設寶寶自我服務的機會,睡覺、起床時,鼓勵寶寶自己解扣紐扣和拉拉鏈,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提高寶寶的興趣和幫助寶寶掌握方法,也可以鼓勵寶寶自己穿鞋等。
教學資源
材料準備:娃娃、動物衣架,有衣扣、拉鏈的衣服,扣花瓣;鞋帶若干、串珠若干;娃娃;能練習扣扣子的寶寶小衣服若干。
環境準備:適合6-8個寶寶及6-8個家長共同參與的場地,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在場地上鋪有色彩柔和的地毯,適合家長和寶寶取拿活動材料的開放活動空間。
參考資料
《育嬰師》《03嬰幼兒教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