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科普教育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健全機構,強化領導
我校繼續堅持由校長親自分管教務處負責協調的科普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對科普教育的領導工作。組織信息技術、美術科組、物理科組等學科組老師參與到科普教育工作,充實科技輔導員隊伍,提高科技輔導的水平,對科技輔導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進行集體攻關。
2.加強組織和輔導,提高競技水平。
學校制訂詳實的科普活動方案和科技教育計劃,班主任老師兼任班級科普輔導員,認真組織日常的科普活動,同時依托學科,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在課堂上增加科技含量,強化科普實踐能力,尤其是計算機、綜合實踐活動等科目中加強動手操作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層層落實,定期檢查、評比與獎勵,在全校形成濃厚的科普氛圍。
本年度我校將在積極開展科普教育的基礎上切實抓好科技競賽,積極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活動,使學校科普競賽水平再創新高。
3.鼓勵學習,支持研訓
去年,我校爭取名額,派出兩名教師參加市科技教師培訓。今年,我校將一如繼往鼓勵教師參加各類科普教研活動和培訓。
二、創設環境,建立共識,濃厚科普教育氛圍。
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為此學校要把校園環境建設、創設科普教育氛圍作為一種重要的科普教育手段擺上重要位置。
1.加強校園建設,提高科學素養 校園綠樹成蔭、花草植被、文化景觀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且有利于學生認識自然中的各種花卉草木及其科目屬性,增長自然知識意識。
2.重視校園科普文化建設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定期舉辦科普知識講座,聘請校內外有經驗的老師,講授創造思維和方法,用科學知識分析身邊的自然現象;充分利用科普教育網、學校閱覽室、宣傳板報等提供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信息資料,通過多種途徑加大科普宣傳力度。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綜合實踐課等課程,對學生進行科普知識的滲透,加強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使科普知識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
4.充分發揮學校的實驗室、圖書室的作用,增添系列圖書,為學生科普活動提供盡可能多的服務。
5.抓好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動藝術月,為學生提供廣闊舞臺,引導同學銳意創新,展示自我。
三、工作重點
1、在市住建局地震辦的支持下,結合我校新校區建設重點跟進新校區地震觀測臺和地震科普中心建設。
2、繼續開展一年一度的“防震演練”和科技活動月活動。
3、組織開展信息技術比賽和小發明、小創造比賽,為科技大賽做好準備。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市區教育科研工作會議精神,增強科研工作的實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條教學、科研、培訓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將教育科研寓各項活動之中、各項工作之中,切實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促進廣大教師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和成長的職業生活方式。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一)工作目標1、做好“十一五”課題實施及課階段性總結工作;2、進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3、培養科研骨干市級1名、區級4名、校級5名;4、實驗教師能獨立撰寫實驗計劃、實驗報告和教學案例;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1、完善《公濱小學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獎勵辦法》,定期組織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獎勵科研成果。將教師承擔科研課題以及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作為教師個人評優、晉級的必備條件。2、搞好課題管理和科研檔案管理,注重對研究過程的管理,科
研小組經常監督檢查、指導服務,明確分工,指派專人負責課題管理和科研檔案管理。3、組建科研團隊引領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微觀研究。4、啟動實施課題研究責任制、課題研究活動制度,增強領導及實驗教師的責任感,形成研究習慣。5、依據“專家引路、骨干帶頭、全員參加”的培訓模式,大力
普及推廣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科研方法。6、繼續實施校內科研骨干認定制度,實行校、區、市逐級推薦政策。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傳力度。及時與上下級傳遞最新信息。三、具體安排:
三月:召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宣讀修改后的科研獎勵辦法
實驗教師確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題,開學初交研究計劃,學期末交研究總結每學期上交兩份課題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學反思組建科研團隊對教師進行科普知識的培訓
四月:實驗教師隔周開展一次研討活動
五月:聘請專家指導講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師的評選工作各級論文的評審申報工作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市區教育科研工作會議精神,增強科研工作的實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條教學、科研、培訓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將教育科研寓各項活動之中、各項工作之中,切實發揮教育科研的先導作用,促進廣大教師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和成長的職業生活方式。
二、工作目標及措施:
(一)工作目標
1、做好“十一五”課題實施及課階段性總結工作;
2、進一步深化校本研究工作;
3、培養科研骨干市級1名、區級4名、校級5名;
4、實驗教師能獨立撰寫實驗計劃、實驗報告和教學案例;
5、出一本科研成果集。
(二)工作措施:
1、完善《公濱小學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獎勵辦法》,定期組織教育科研成果評選,獎勵科研成果。將教師承擔科研課題以及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作為教師個人評優、晉級的必備條件。
2、搞好課題管理和科研檔案管理,注重對研究過程的管理,科
研小組經常監督檢查、指導服務,明確分工,指派專人負責課題管理和科研檔案管理。
3、組建科研團隊引領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微觀研究。
4、啟動實施課題研究責任制、課題研究活動制度,增強領導及實驗教師的責任感,形成研究習慣。
5、依據“專家引路、骨干帶頭、全員參加”的培訓模式,大力
普及推廣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科研方法。
6、繼續實施校內科研骨干認定制度,實行校、區、市逐級推薦政策。
7、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宣傳力度。及時與上下級傳遞最新信息。
三、具體安排:
三月:召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 宣讀修改后的科研獎勵辦法
實驗教師確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題,開學初交研究計劃,學期末交研究總結 每學期上交兩份課題研究方面的教育案例和六篇教學反思 組建科研團隊 對教師進行科普知識的培訓
四月:實驗教師隔周開展一次研討活動
五月:聘請專家指導講座
六月:科研骨干教師的評選工作 各級論文的評審申報工作
七月:科研成果評選(課題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