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病區管理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醫歷來高度重視護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理念,突出強調了護理在治療疾病和維護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護理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技術方法和服務流程。中醫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體現中醫特色優勢的重要方面。為推動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扎實開展,提高醫院中醫護理科學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促進中醫護理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組織編寫了《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試行)》(簡稱《指南》)。《指南》適用于各級醫院,圍繞突出中醫特點,加強中醫護理工作提出要求,常規性的、西醫護理的內容以及對中醫特色優勢發揮影響不大,關系不密切的在本《指南》中不涉及。《指南》主要針對做好中醫護理工作的關鍵環節,從管理體系與職責、人員管理、臨床護理實施、質量評價等四方面,在總結全國中醫醫院經驗基礎并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結合中醫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制定,以指導各醫院的中醫護理工作。
管理體系及職責醫院的護理組織管理體系,是醫院組織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中醫護理工作目標全面實現和工作計劃有效實施的重要保證。
一 管理體系
(一)設置原則1.因地制宜 應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合理設置護理組織體系的結構和布局。2.精簡高效 護理組織管理體系的設置應層級簡明清晰,工作流程合理,運行順暢高效。3.協調統一 護理組織管理體系的各層級的職責任務明確,協調配合,權責統一。(二)基本結構根據醫院的不同規模,護理組織管理體系主要有兩種結構形態。1.三級結構 實行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結構。2.二級結構 實行護理部(總護士長)、護士長二級結構。醫院床位在300張以上,或不足300張但醫療、教學、科研任務繁重的,應設護理部;300張床位以下的,可設總護士長。醫院床位在100張以上或設有三個以上護理單元的,可根據醫院具體任務情況設科護士長。每個護理單元或有5名以上護理人員時,應設護士長。
二 職能職責
(一)護理管理部門負責全院中醫護理的臨床、教學、科研、預防管理工作;制定全院中醫護理工作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制定完善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護理質量要求,并組織實施和考核;制定各級護理人員中醫護理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等。(二)護理管理人員1.主管院長(專職副院長)在院長直接領導下,負責醫院中醫護理管理工作。指導護理管理部門制定相關中醫護理工作計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督促其組織實施和落實;組織護理管理部門提出并實施中醫護理人員培養計劃,指導開展中醫護理科研工作等。2.護理部主任(總護士長)在主管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醫院的中醫護理行政與業務管理。擬定全院中醫護理工作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總結;組織制定并完善、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等;定期組織對中醫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組織研究討論,制定改進措施;負責擬定全院各級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教育工作計劃,并開展培訓和考核;組織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護理科研工作;建立護理人員技術檔案,建立健全護理信息系統,開展中醫護理相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等。3.科護士長在護理部主任的領導和科主任的業務指導下,負責本科中醫護理的行政、業務管理。制定本科中醫護理工作計劃,報護理部審批后組織實施;組織實施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定期對本科的中醫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提出改進措施;參加主任或主治醫師查房,指導危重患者中醫護理,解決本科中醫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制定并落實本科中醫護理的培訓計劃等。4 護士長在護理部主任(總護士長)或科護士長、科主任領導下負責病區中醫護理工作。根據護理部及病區內工作計劃,制定本病區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實施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指導病區護士或親自操作復雜中醫護理技術;定期組織護理查房,參加科主任或主治醫師查房,全面掌握本病區中醫護理工作情況與患者動態,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指導并做好危重患者的中醫護理;組織護理人員學習中醫護理理論,實施辨證施護;負責病區的護理安全,對中醫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組織并監督本病區護士完成中醫護理繼續教育任務等。
臨床護理實施
一 基本要求(一)嚴格遵循醫囑。藥物使用和技術操作等護理實施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執行。(二)執行標準規范。認真執行《中醫護理常規 技術操作規程》等技術標準和規范,充分遵循和貫徹中醫學理論整體觀、辨證施護,全面體現中醫特色和優勢。(三)加強協調配合。在醫院統一領導下,明確護理、醫療、藥劑、后勤保障等相關部門職責任務,完善機制,相互配合,整體推進。(四)強化檢查評估。加強對醫院各相關部門及臨床護理崗位職責任務落實情況的檢查評估,分析問題,落實措施,堅持持續改進。
二 內容與要點(一)工作內容1.生活起居護理 主要包括病室及環境、皮膚護理、口腔護理等。2.飲食護理 主要包括普通膳食、治療膳食護理和飲食健康養生指導等。3.用藥護理 主要包括中藥內服、灌腸、熏洗、足浴、貼敷、靜脈給藥等用藥護理,藥食作用指導及不良反應護理等。4.情志護理 主要包括情緒調整、心理調護等。5.康復護理 主要包括語言、肢體功能鍛煉的中醫保健操、健身操(如太極拳、八段錦)、音樂療法等。6.專科護理 主要包括疾病護理、癥狀(體征)護理等。
任職資質:
1.具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具有N3級及以上護士資質,從事5年以上病區護士長工作。
2.臨床專科護理業務知識扎實,專科及基礎護理技術熟練,有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
3.掌握護理管理知識,具有較強的護理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
工作職責:
1.在護理部的領導下全面負責所分管科室的護理質量管理、在職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是分管科室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對護理部主任負責。
2.負責護理部計劃在科室的落實工作;根據護理部的工作計劃,制定大科工作計劃并落實,做好記錄。
3.負責督導分管各科室護士長護理工作計劃的制定和落實,每月審核護士長手冊。
4.負責督導分管各科室護理規章制度的執行和各項護理規范落實。
5.負責指導分管科室危重、疑難患者護理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負責組織科室的護理會診、疑難病例討論、護理查房工作。
6.負責所分管各科室院級護理質量檢查和分析,督導科室整改措施的落實,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7.負責制定大科內護士在職培訓計劃,并按照計劃落實。
8.負責分管科室的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對科室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應及時追蹤,督導科室護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整改;每月進行大科室護理不良事件的分析。
9.負責分管全院護理質量檢查項目的檢查、分析和整改工作。
10.負責分管科室護理科研、護理革新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指導護士及時總結經驗及撰寫護理文章。
11.負責分管科室護士層級管理工作,督導科室年終護士晉級考核、績效測評工作。
12.負責與協作部門相關工作的溝通協調工作。
工作標準:
1.
按時完成護理部布置的各項工作。
2.
掌握分管科室護理現狀:人力資源分布和使用、專科護理質量控制環節等;掌握每日各科室護理人力配備、危重病人情況。
3.
工作計劃明確,按照計劃落實各項工作,做到年、季、月有計劃有總結。
4.
分管各科室能正確有效執行醫院和護理部的各項工作計劃。
5.
分管科室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執行到位,護理人員按照規范落實各項護理工作。
6.
護士在職培訓工作有效,護士考核合格率達到全院標準,護士的專業素質能適應崗位的需求。
7.
科室的質量控制有效,質量數據收集真實,能使用質量管理工具進行質量分析和整改,能按照PDCA促進科室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8.
分管科室護理質量達標,能及時督導所管科室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整改,無發生嚴重的護理差錯和事故。
協作部門工作關系交往:
外科護士長:總務科、藥學部、設備科
內科護士長:院感科、檢驗科、信息科
骨科護士長:客服部、輸血科、保衛科
每周工作安排:
1.
周一上午9:00參加護理部會議,匯報上周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本周的主要工作安排。
2.
每周至少有3天深入臨床科室,督導科室各項護理工作的落實。
3.
按照計劃落實科室的培訓和質控工作。
每月工作安排:
1、按照護理部安排進行全院護理質量檢查。
2、每月至少參加3個科室的科會,協助病區護士長進行質量分析和改進。
3、進行全院護理質量檢查結果分析并做好記錄。
4、參加全院護理質量分析會議、護理安全分析會議、護士長例會,書寫質量檢查結果并進行通報。
5、每月參加護士長的夜查房和節假日查房。
2019年,神經外科在醫院、護理部、學部護士長、病區主任的正確領導下,繼續緊跟醫院發展步伐,挖掘潛力,埋頭苦干,為了進一步將護理工作做得更好,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1、緊緊圍繞護理部質控體系,認真學習衛計委及醫院文件標準要求,持續改進護理工作質量
1、與病區新調整一級質量控制組成員認真學習標準,充分利用品管圈等質量工具,認真做好病區質量自查工作,將檢查結果數據化,認真分析數據反映的病區問題,按照PDCA循環要求不斷改進臨床護理質量。
2、結合病區實際情況,進一步深化崗位崗位管理、護士分層管理、優化排班、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細化績效考核,充分調動全病區護理人員的積極性。
3、開展進一步加強病區基礎管理工作,盡力改善患者住院環境,基礎護理合格率達90%以上
4、加強病區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及安全管理,高危患者風險評估率達100%危重患者合格率達90%以上
5、繼續神經外科專科指標登記、評價工作,不斷提升專科護理水平。
6、協助科主任做好病區床位占用及周轉工作;強化消防意識,重視消防安全,為患者創造清潔、安靜、舒適、安全的就醫環境。
二、拓寬思路,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增強管理意識;開闊眼界,不斷外出學習業務新技術
1、積極創造機會,向經驗豐富的護理管理人員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管理水平。
2、鼓勵大家外出進修學習,計劃參加國家及省級會議1--2人。
3、進一步加強醫護之間合作,共同探討臨床問題,提高整體護理人員知識水平。
4、積極跟進優質護理服務新理念,不斷改進服務流程,修訂疾病健康教育內容、完善疾病健康教育方式,增進護患溝通,提高患者滿意度。
5、重視護理科研,不斷學習,鼓勵護理人員撰寫論文,在省級學術會議上投稿1--3篇,在國家級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