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呼吸疾病護理診斷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病例1:聽診右下肺局限性、粗大濕啰音
患者,男,45歲。4天前無明顯誘因咯出大量鮮紅色血液入院,無發熱、胸痛和呼吸困難。無反復咳嗽、咳痰史及類似咯血病史。
查體:身體無力體型,口唇無明顯發紺,胸廓無畸形,肺部聽診雙肺呼吸音粗,右下肺聞及局限性粗大濕口羅音,心率88次/分,律齊,未聞及明顯病理性雜音。
分析該患者聽診發現右下肺固定性、粗大濕啰音,這種改變最常見于支氣管擴張癥引起的局部支氣管管腔畸形、擴張,胸部影像學檢查證實為右下肺囊狀支氣管擴張癥。該病例雖無典型的反復咳嗽、間斷咯血、復發性肺炎等支氣管擴張表現,但肺部聽診異常,為明確咯血病因提供了第一手臨床資料和診斷線索。胸部陽性體征可初步排除肺栓塞、肺結核、肺癌等其他引起咯血的疾病,為及時診治爭取了寶貴時間。病例2:聽診兩下肺背部吸氣末可聞及吸氣性爆裂音(Velcro音)
患者,女,65歲。因進行性氣促伴咳嗽3年,加重1個月入院。有類風濕關節炎病史20余年,近3年來出現氣促,活動后明顯,并呈漸進性加重。1個月前因受涼咳嗽加重,咳白色黏痰,出現呼吸困難,胸悶。
查體:口唇發紺,杵狀指明顯,頸靜脈無怒張。胸廓無畸形,兩肺觸診語顫輕度減弱,叩診清音,聽診兩下肺背部吸氣末可聞及吸氣性爆裂音,心率102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雙下肢無凹陷性水腫。
分析結合患者既往史及查體,支持“類風濕關節炎合并肺間質纖維化”的診斷。
肺部聽診可幫助醫生對患者缺氧體征進行鑒別診斷,舉例如下:①兩下肺細濕噦音伴雙下肢浮腫,提示心力衰竭可能;②兩肺彌漫性吸氣相哮鳴音,提示哮喘可能;③兩肺彌漫性哮鳴音伴兩下肺細濕噦音,提示急性肺水腫;④兩下肺背部的Velcro音,則強烈提示肺間質纖維化;⑤肺部腫瘤,無論是原發還是轉移,常無特征性肺部體征,更常見的則是晚期消瘦、貧血等慢性消耗體征。病例3:叩診音左下肺稍濁。聽診左肺呼吸音減低伴少量濕啰音
患者,男,68歲。因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伴左側胸部持續痛3周入院。無出汗、心悸、咯血及發熱等癥狀。既往40余年吸煙史。
查體:呼吸平穩,口唇輕度發紺,氣管居中。桶狀胸,左下肺叩診音稍濁,聽診呼吸音減低,可聞及少量濕口羅音。心界縮小,心率90次/分,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
分析該患者病史和體征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期出現左側胸痛。體征主要表現以左肺為主的變化,心音、心律無異常,聽診亦無心臟雜音,提示左側胸痛可能來源于肺部疾病。叩診音左下肺稍濁,排除氣胸診斷。聽診左肺呼吸音減低伴少量濕啰音,且氣管居中,可排除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積液。
一、消化道出血
急性腦血管病發生應激性潰瘍,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在出血性腦血管病中尤為突出。其發病機目前認為主要可能是由于下視丘受刺激,引起迷走神經興奮,以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分泌增加,而引起ACTH的高分泌,導致胃酸和胃泌素分泌亢進所致。臨床表現多在發生腦血管病后數小時或數天出現,消化道出血前或后口腔常可嗅到一種難以耐受的腐臭味,臨床上常以頻繁地嘔血和便血為主要癥狀,但部分病人嘔血并不明顯而血便相當嚴重,易被忽略。輕者貧血癥狀不明顯,嚴重消化道出血常造成重度貧血或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實驗室檢查,發現有出血傾向及時查大便潛血,必要時急查血色素了解出血情況。治療與護理:1.流質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時禁食。2.嘔血明顯病人應即刻插胃管抽出胃內容物,灌注止血藥和制酸劑。3.精神緊張者給予心理安慰,躁動不安者除給予必要的鎮靜劑外應及時測血壓,脈搏和注意便血嘔血情況。4.每天記錄嘔血量和便血量,估計病人的出血情況和病情的好轉與惡化。5.出血量較多或貧血明顯病人應積極做好輸血前的準備,密切觀察血壓,必要時給予及時輸血治療。
二、肺部感染
由于腦血管病多發生于老年人,所以急性期很易發生合并感染。一方面由于不少患者過去有支氣管炎和其它肺部疾患史,另一方面由于發病后患者身體情況差,腦的整體功能紊亂,營養供應不足,機體的免疫機能低下。再加上臥床,咳痰少,痰液及分泌物排出不暢.食物及嘔吐物的誤吸,很易發生肺部感染,臨床表現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多發生在起病數日后,體溫逐漸升高。大多數病人伴有心率增怏,呼吸加快,出汗及痰量增多,甚至呈膿或黃痰,肺部可聽到水泡音等征象。周圍血象,白細胞常增多。肺部攝片可發現肺紋理粗重或肺炎等改變。但也有部分病人,肺部本身的癥狀不明顯,因痰液不能咳出而痰不多,因患者不能做深呼吸也可聽不到水泡音,胸片因病變較彌散而顯示不清,甚至周圍血象的白細胞數也因機體的反應情況差而并不升高。故凡在病后數日漸起的體溫升高,尤當伴同呼吸、心率加快時都應當首先考慮肺部感染的可髓性。治療與護理:1.積極作好口腔護理。2.勤翻身,作好引流,鼓勵咳痰。3.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吸氧,如呼吸道阻塞不暢,應及時考慮氣管切開術,并做好術前和術后護理。4.給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5.機體抵抗力差的可酌情輸血漿配合治療。
三、水電解質平衡的失調
腦血管病患者中高齡者比較多,治療中的矛盾比較復雜,患者又常昏迷,不能反映主觀的感覺。因搶救的需要而采取的措施不盡適宜。補液可能過多,也可能入液量少,過度應用脫水藥物、頻繁嘔吐、高熱、出汗過多、出血等造成嚴重失水。缺氧、饑餓、呼吸異常可導致酸中毒,偶爾也有鹼中毒。入量的不足、脫水及激素的應用等也常引起電解質紊亂,如由于大量脫水,不能進食而造成低血鉀、低血鈉等。’
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失調常無明確的臨床表現,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況下其癥狀更易被掩蓋,易于忽視。因此,對于呼吸加深加快、心動過速、神志障礙加重、血壓下降、尿量減少,肢體和面部及球結膜的水腫或脫水等癥狀體征,都需要仔細尋找其可能的原因。對危重病員常規進行血非蛋白氮、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氣分析、血中電解質的定量測定等有重要意義。治療與護理:1.輕癥和神志清醒病人應積極動員病人進食,但不要偏食,應多吃水果和高維生素食物,少吃多餐。2.常規記出入量,根據出入量的多少來調整進食和輸液,尿量多的病人除常規補鉀外,應多吃含鉀多的食物,尿量少或無尿的病人禁忌補鉀。3.對于重癥昏迷病人48小時后不能進食應插鼻飼管,定期注入食物,補充足夠的熱量。4.合理有效的輸液,不能進食或有酸中毒病人應酌情給予5%碳酸氫鈉250ml靜脈點滴。
四、腦心綜合征
急性腦血管病損害波及到植物神經的高級中樞丘腦下部,由于植物神經中樞受到影響,神經體液障礙而引起心臟功能或器質性改變稱為腦心綜合征。也有部分病人發病前原有冠狀動脈疾患而沒被發現。急性腦血管機能不全和冠狀動脈疾患,嚴重威脅著病人的生命。兩者關系密切,癥狀相互掩蓋,易造成誤診和影響治療,在搶救兩種病人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由于起病不典型,腦循環障礙的癥狀常為主要表現,為避免漏診除及時定期檢查心電圖外,必須認真詢問病史,仔細觀察病人有無心功能不全的表現。應注意有無氣急、紫紺,肺底有無濕羅音,心界是否有擴大,心音是否低鈍有無心動過速和心律紊亂等體征,及時常規檢查心電圖,以發現特異性ST-T改變,Q-T間期的延長,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等。治療與護理。1.絕對臥床,不要過多搬動病人。2.保持安靜,避免病人躁動和抽搐,必要時給予鎮靜劑。3.大便要通暢,必要時給予肥皂水灌腸。4.保持呼吸道通暢,低流量持續吸氧。5.限制液體入量,24小時液體總量限制在1500ml以內。6.避免使用過強過多的脫水劑,滴速每分鐘限制在30滴以內,以免加重心臟負擔。7.心功能較差或有左心衰竭的病人可給予小量多次的強心藥物,以西地蘭為最佳,每次不超過0.3毫克為宜。
五、褥瘡
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科教科,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 目的 探討泌尿外科實施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能存在的相關問題及護理對策。方法 2011年組僅進行臨床常規護理措施;2012年初我科組織護理人員集中進行討論,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并積極查閱相關資料尋求對策,應用于此類患者實際護理工作中。結果 研究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0.52%,護患糾紛發生率為0.00%,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5.38%,護患糾紛發生率3.85%,且(P<0.05),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2012年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均較2011年組顯著提高,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及時總結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對應措施,改進護理方法及工作內容,可顯著降低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泌尿外科;老年;護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8(b)-0105-03
本文將對我院自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間前來就診的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從而探討泌尿外科實施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能存在的相關問題及護理對策,為臨床提高此類患者護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據,保障其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共選取221例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2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71.52±4.38)歲,手術類型:經皮腎鏡下腎結石鉗取出術28例、經尿道膀胱病損電切術24例、經尿道等離子體前列腺切除術39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20例、經尿道膀胱結石去除術48例、輸尿管鏡下取石術30例、單側腎切除術16例、尿道病損切除術12例。按照時間不同分為2011年組(130例)及2012年組(19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納入與排除標準①患者均經臨床確診為泌尿系統疾病,且于我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②患者無死亡情況發生;③患者意識清醒,無昏迷、休克臨床表現,可單獨完成本次研究所需調查問卷(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④患者無精神類疾病;⑤患者對手術治療具有一定耐受性,均堅持完成治療;⑥患者年齡不小于60周歲;⑦患者對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且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研究方法2011年,老年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僅進行臨床常規護理措施,如病情觀察與生命體征監測、給藥護理、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并發癥預防、飲食護理等;2012年初,我科(科室人員較2011年無變動)組織護理人員集中進行討論,提出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并積極查閱相關資料尋求對策,應用于此類患者實際護理工作中。制定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職責、服務規范及工作制度,指派專人監督醫護人員服務情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及時糾正錯誤行為,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根據護理人員特點及崗位服務內容定期組織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安排到適合的工作崗位,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高質完成護理工作。治療完成后進行滿意度抽查,掌握不同人群的護理需求,及時調整服務內容。記錄兩組患者護患糾紛發生率及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掌握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內容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措施、護理效果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護理滿意度越高)以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采用自擬工作滿意度調查表,掌握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內容包括工作量、管理模式、工作效果等,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滿意度越高),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問題及對策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護理診斷問題分析及對策,具體情況見表1。
2.2 護患糾紛及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
2011年組、2012年組老年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護患糾紛及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對比分析,具體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研究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0.52%,護患糾紛發生率為0.00%,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5.38%,護患糾紛發生率3.85%,且P<0.05,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護理安全事件包括壓瘡、穿刺失敗、護理人員針刺傷等,均未造成嚴重后果)。
2.3滿意度
2011年組、2012年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調查結果對比分析,具體情況見表3。
由表3可知,2012年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均較2011年組顯著提高,提示護理方法改進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及護理人員本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泌尿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膀胱腫瘤、膀胱結石等,臨床常以外科手術治療 [1]。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數量逐年增加,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因此身體機能將發生不同程度下降,且多數患者常合并各種原發疾病,如糖尿病、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為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一定困難,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2]。
本文研究可知,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護理問題除疾病相關外,還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護理人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如機體功能衰退、外科手術創傷、心理問題、疼痛感受力降低、意識障礙等;護理人員因素包括未認清護理風險、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情況較差、無責任心、溝通水平有限、不能夠認真對待工作等,具體內容如下 [3]:(1)患者自身因素。①老年患者機體各項功能均出現不同程度減退,顯著降低機體適應能力,因此對臨床外科手術治療不能夠良好耐受,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則進展較快,臨床較難控制,易引發嚴重后果甚至死亡;②外科手術造成的創傷將加重患者原發疾病;③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時常由于對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不了解,或對治療效果過度擔心,因此易出現緊張、恐懼、悲觀等負面情緒影響療效,無法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及臨床護理;④老年患者大多對疼痛等感受力降低,因此無法較早發現異常情況,病情往往較為隱匿,且臨床表現不明顯;⑤部分老年患者意識出現不同程度障礙,因此無法主訴疾病感受,臨床對此類患者進行疾病診斷及治療時具有較大難度;(2)護理人員因素。①護理人員對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時,未能夠認清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或對相關風險未引起足夠重視;②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掌握情況并不理想;③護理人員無較強責任心,不能夠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臨床護理;④護理人員由于溝通水平有限,與患者出現溝通障礙,或表現出不耐心、語氣生硬、語言不具有專業性等;⑤不能夠認真對待工作,護理記錄書寫不完善或不及時,認為工作內容主要是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各項記錄及物品存放無需重視,從而引發糾紛。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及護理人員自身相關問題對策分析 [5]:①主動詢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是否出現不適;②及時針對老年患者所表現出的心理問題提供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如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例舉成功治療案例等,語氣應親切溫和,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③及時掌握患者原發疾病及各類病史,并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可能出現的異常反應,及時做好各項突況搶救護理準備;④若患者伴有意識障礙,則應指導患者家屬進行監護;⑤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相互交流護理經驗;⑥指定專人負責監督工作,及時發現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并加以糾正;⑦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提高護理人員對待工作積極性及責任感;⑧根據患者及護理人員反饋信息,及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其與時俱進。
本文研究可知,2011年我院僅對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5.38%,護患糾紛發生率3.85%,護理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我院總結以往護理經驗,并針對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提出解決對策,護理安全事件發生率為0.52%,護患糾紛發生率為0.00%,護理效果較為滿意,與楊紅蘭[4]等人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及時總結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對應措施,改進護理方法及工作內容,可顯著降低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護理人員對自身工作滿意度,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提高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6]。
[
參考文獻]
[1]袁莉紅,吳靜.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的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安全防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l0,7(26):64-65.
[2]黃美坤.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的護理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7(2):50-51.
[3]強春,吳秀文,殊球.128例泌尿外科老年手術患者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9(5):443-444.
[4]楊紅蘭,馬艷清,王芙.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護理的探討[J].西南軍醫,20l0,5(4):182-183.
[5]應全勝,陶漢壽,王偉,等.泌尿外科83例患者臨床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校院報,2012,5(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