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景觀設計中水族文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7期
摘要:
民族文化對現代生活,特別是對現代城市生活的影響,會從景觀設計中鮮明地體現出來。在“景觀”中,水族文化因素具有積極意義。水族的建筑文化元素、“水書”文化元素、“吞口”圖騰文化元素、衣著與服飾文化元素等,是構成水族景觀的文化符號,在地方化的景觀設計中,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重視水族文化,其意義首先在于可以讓當代生活與城市品位獲得一份重要的文化資源;其次在于水族文化特色在打造城市景觀文化形象上有直接作用,可以成為提升滇東城市活力的一個重要元素。
關鍵詞:
水族文化;景觀設計;城市文化;表現形式
引言
云南是多民族省份,生活著26個世居少數民族,很多民族都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技藝、建筑、習俗、飲食、藝術等文化因素,形成了重要的民族文化資源。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可以運用到現代生活中,特別是可以運用到現代城市生活中,形成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景觀”是景觀設計的結果,也是現代生活,特別是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景觀”中,民族文化因素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們以水族為具體對象進行研究,可以窺見民族文化豐富的現代生活意義。
一、水族的文化因素與“景觀”設計的聯系
水族是中國有特點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南部及東南部地區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縣、獨山縣、榕江縣、都勻市、從江縣、雷山縣、福泉市、丹寨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融安縣、南丹、宜山、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來賓市等地,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古敢鄉以水族為主,江西省吉安也有少量水族人居住。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古敢水族鄉極具水族文化代表性,古敢水族鄉位于富源縣東南部的云貴交界處,這里風景優美、氣候濕潤,地勢是中部高,東西兩側較低,西部多為丘陵地形,起伏變化,方圓幾十里。水族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濃厚的民族氣息。水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少數民族的水族,人口相對來說較少,但它的文化卻很有特點。在語言文化方面,水族先民很早就創制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有點類似于甲骨文和金文,是一種已經有2000年歷史的古老文字;水族文字有400多個單字,多在巫術活動中使用,這些文字全靠抄錄謄寫,沒有刻版印刷,時至今日這些文字還是水族生活交際和思想交流的工具。水族的古文字具有神奇色彩,用水族文字書寫的水書被譽為“中國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音樂多為口頭創作,圍繞著天地山川,人類起源而展開,這樣的歌唱,水語稱為“旭濟”,內容主要包括開天辟地、人類起源、族群斗爭,這是水族最古老的歌曲。在云南富源縣的古敢鄉,流傳著水族《吞口》舞,它“以古敢水族的‘吞口’為主要結構載體,融會了水族的歷史、文化、民情、風俗等內容,把水族民間觀念性民俗、人生禮儀民俗、生產勞動民俗、日常生活民俗和游藝民俗等多種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既體現了古敢水族‘吞口’崇拜的獨特民俗,又以此為載體將水族更多的民俗事項融入舞蹈之中,成為了民俗文化傳承的有效載體。”[1]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中國成立帶來了云南各民族人民的翻身解放,水族地區也一改之前的生產落后、貧窮衰敗的狀態,水族與云南的其他民族一樣展現了生產生活的蓬勃生機。在藝術創作上,出現了一批取材于新生活的作品,大多數都是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的內容。可以說,這個民族再一次在自己的文學、音樂等文化層面顯示了自己的長處,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就文化整體而言,這個民族有著很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些遺產是非常寶貴和值得珍惜的,在水族生活的地方,今天應該保護好水族人民留下的歷史印記和文化財富,將它作為豐富現代生活的文化資源,大力弘揚,恰當傳承運用。景觀設計是一個新興學科,在現代生活中不斷發展進步。景觀設計的意義受到許多人關注,在城市發展進程中,美好的“景觀”對城市整體環境的改善、市民生活舒適度的提升、城市生活生態系統的優化都具有重要作用。除實用性城市美化之外,景觀設計還有更重要的價值,就是對文化的傳承。實際上,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不僅存在于文獻、歷史資料中,還存在于建筑等各種景觀中,人們在享受景觀作品的同時,對景觀中所包含著的民族文化也會產生感性直觀,進而不知不覺受到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其結果一定會有素養的提升。以此為前提,民族文化的傳承也就悄悄發生,變為現實。因此,在景觀設計與建設中,重視民族歷史繼承性是一個基本原則。但要對當地民族歷史文化加以吸納、繼承和運用,實現這一個無比美好的愿景,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景觀設計與建設不僅僅是新建一個生活場景,它復雜的文化內涵,如果憑空杜撰新的構造,有時恰恰會將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脈絡割斷。在景觀中,傳承民族歷史文化,不在于新造什么樣的景觀,而在于保留和維護什么樣的景觀。所以,景觀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不斷發展的狀態。如果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教育后代,讓他們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的文化與歷史,看到自己民族豐富燦爛的過去,從而形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找到文化歸屬,那么,景觀的設計與建設就成為有效途徑之一。可見,在景觀中,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沒有歷史文化與民族文化融會的景觀一般是難以具有靈魂的,因而也是沒有生氣的。反過來說,景觀的存在可以讓生活于這個環境中的人通過感知的直觀形式去領略文化的深厚,獲得精神交流的啟迪,景觀與文化正是這樣緊緊連在一起的,“景觀”與民族文化之間總是具有豐富的內在關聯和價值積淀的。水族景觀可以說是水族的文化符號,水族文化源遠流長,它豐富多彩的形態有極高的現代文化價值。從環境看,水族的居住地森林密布,山水如畫,適于農業林業的發展,在水族民歌中,常以“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來形容自己的家鄉。曲靖市富源縣古敢水族鄉就是這樣美麗的地方,在這個環境中形成的水族文化,既是寶貴的水族文化遺產,也是曲靖、富源等地的景觀建設所不可缺少的民族元素,可以起到延續水族歷史文化脈絡的作用。所以,在水族生活中,找到水族文化的元素,并將它們提取、展現在相關景觀之中,適當與當地其他景觀設計的風格相結合,就可以讓當地更多人和外來游客充分領略到水族文化的精神內涵,水族文化的發揚光大,再其現實意義上,一定程度促成了旅游業發展,顯示出來的吸引力也就大大增強。
二、水族文化因素在“景觀”設計中的呈現
在景觀設計中,少數民族文化因素的表現多以少數民族對自然的理解為主要內容。水族文化也不例外,將水族文化重要元素提取至景觀設計之中,景觀設計才會變得有靈魂。水族文化元素主要體現在水族的文字、建筑、歌舞、習俗、衣著、裝飾等上。
1.水族建筑文化元素的呈現
因為氣候與地理環境的原因,水族居住的房屋多為“干欄”式建筑。水族住房一般以木、竹作為骨架,人們將房舍架在較高的木樁上,以防御頻繁的水患。底層架空離開地面,二層用來居住,這是水族普遍的建筑形式。由于水族民居以木結構為主,建筑房屋時,豎立構架稱作立房,這是最主要的建房工作,因而要舉行立房儀式。立房時,親朋好友都要來幫忙,立房前主人在柱基處放置“五籽五寶”,表示招財進寶的愿望。房架立好,就要裝上中檁,畫有太極八卦圖、中間包有象征鎮宅之物的中檁,在鞭炮聲中被慢慢升起來,安裝在房屋最重要的位置,成為屋脊。這時掌墨師開始唱頌大吉大利之詞,主人用水果、糖食、菜肴等祭祀中檁,在柱子上張貼祝福主人安居樂業、生活順利的對聯。立房儀式表現了水族人民追求安樂吉祥的心理寄托。提取水族人民期望“五谷豐登”、“五籽五寶”的吉祥寓意這一元素,用在景觀設計中,可以做成鄰水的景觀形象墻體的鏤空部分,把勤勞的水族人民渴望豐收、富裕的美好愿望化為直觀形象。由于形象墻在景觀設計中是豎立的縱向上的表現,人們在遠處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因此用“五谷豐登”元素做成鏤空的形象墻,十分顯眼,已經成為水族景觀的主要的標志,其中的水族文化特色,充滿了民族意味豐富的感染效果。在裝修裝飾方面,水族民居的裝修一般簡潔樸素。窗戶、么門及走廊的梁架是裝飾的重點部分,木料制作的門窗一般安放著格子,由數根欞條組成的格子呈各種幾何圖案,式樣很多,形態各異,這些花格圖案的窗戶一直沿襲至今,簡練而鮮明,體現出濃厚的水族文化色彩,因此也成為景觀設計中最常用的元素。
2.水族“水書”文化元素的呈現
水族文化最明顯地體現在水族文字上,當然也體現在這種文字構成的“水書”上。“‘水書’由水族古老文字書寫而成,水族將它稱為‘泐睢(讀音lesui)’,‘泐’即文字,‘睢’即水(家),‘泐睢’意為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書。在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17個民族有自己語言文字,水族即為其中之一。水書是一種類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它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哲學、美學、法學、倫理、民俗等文化信息。”[2]現在人們認識的水書文字大概有400多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水族文字保留下來的,只是變成了水書的那部分,其余的已散佚在古老的歲月里。如果水書翻譯沒有傳承人,水書得不到傳承,那么,在不久后的將來,水書也就變成了有字的“天書”,再也沒有人能夠懂得。景觀設計可以一定程度彌補這個不足,一塊刻有水書的字碑可供人閱讀和觀賞研究,在水族居住的大環境中,景觀設計以這種方式為水書提供了展現的機會,它同時也保護并宣傳了水族獨特的文字。碑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將經典文字文書刻在石碑上叫做“刻經”。自漢代以來,許多的經典文獻刊刻于石,作為正本,以防范流傳過程中紙本丟失或錯訛。所以中國的碑刻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在當代景觀中,設計一塊或幾塊文字碑記錄水族文字,既可獲得富有民族色彩的景觀效果,又可實現對水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水書字碑”的形式應該多樣化,可以豎立也可直接刻于平鋪在地面的石頭上,這樣,人們可以以多種形式讀到水族文字,水族景觀更加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水書字碑”可以作為雕塑等造型的藝術欣賞,也可以在作為景觀的“水書字碑”上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或者記錄歷史等重大事件。總之,與水族文化活動結合起來,“水書字碑”及相關景觀就會更加具有獨特的水族民族文化精神內涵。
3.水族“吞口”圖騰文化元素的呈現
水族的“吞口”是水族民間藝術面具的變形,起源于水族的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是古代水族圖騰文化與巫文化相結合的產物,經歷漫長的歲月后嬗變而成的一種水族民間文化的標志物。“水族吞口主要形狀是人首造型,其凸眼、寬鼻、犬耳、咧嘴、獠牙、伸舌,口含利劍,吞口用多種料涂繪而成。水族吞口的種類多樣,富有變化,大致可以分為五種。”[3]在景觀設計中,自然環境的景色表現更加能體現景觀的本質特點,例如在大型建筑物構建完成后,一般都要進行環境綠化,種植草坪,栽種樹木,堆造假山等,在這種模擬自然的配景中,可以融入豐富的人文特色。有關水族的景觀,可以在花壇活樹池中加入具有水族風格的“吞口”圖騰形象,這是很能體現民族特色的手段。水族“吞口”圖騰形象還可以廣泛地使用到景觀形象墻以及建筑物的內外墻面上,其提升民族文化效果的力量十分強大,因為它有巨大的視覺沖擊力。
4.水族衣著、服飾文化元素的呈現
水族在服飾上喜歡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他們不喜歡色彩鮮艷的服裝,相反,他們喜歡淺淡素雅的色彩,認為這才是美的。這表達了水族獨特的服飾審美觀,那就是樸素、大方、實用。“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4]這種衣著服飾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在當代景觀設計中,少數民族元素會集中體現在該民族的人物形象刻畫中。“在蒙古族文化景觀中有成吉思汗打仗的形象;藏族文化景觀設計中經常出現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身影”[5];漢族文化景觀中經常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等具有文化內涵的人物刻畫。在景觀設計中對這些人物的表現形式,多以浮雕的形式來體現,特別是民族的大型活動或是與其宗教相關的主題,這種形式更為多見。在水族景觀設計的表現手法上,可以使用浮雕的形式表現出水族人像,其衣著服裝在這里可以發揮重要的造型作用,將這些人物置于相關的生活習俗環境和建筑風格之中,水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就會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現,景觀因此也就具有了活性。
三、“景觀”展示的水族文化價值
由于水族是一個人數不多的民族,在全中國也只有三十多萬人,它的民族文化價值及其對當代生活的影響往往被忽視,特別是在云南這個多民族省份,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狀態似乎還遮蔽了水族的特色。其實,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觀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匯聚而成。如果我們重視民族元素在景觀設計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讓民族文化越來越多地體現為有價值的景觀中,那么我們就應該同樣重視水族文化,使之成為“景觀”中呈現頻率同樣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因此,充分認識水族這個民族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價值是十分必要的。在地方化的景觀設計中,這是一筆具有寶貴價值的財富,可以肯定,水族文化元素的加入無疑會給曲靖乃至云南的城市景觀和園林藝術以某種新的生命內涵,這對發展滇東的旅游業會起到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云南城市景觀的建設應多考慮特色化的民族元素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將模仿西方國家或者省外城市作為目標。具有創新意義的景觀,只會生長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上。基于此,我們認為水族文化的景觀價值在于藝術設計層面,但又不僅僅在于藝術設計層面。如果說水族人民已經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創造了自己的獨特文化,水族的文字、建筑、歌舞、習俗、衣著、裝飾等包含著這個民族自己的創造能力,那么,它必然會對當代城市生活、城市品位提供一份同樣重要的文化意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文化交流的獨特之處。重視水族文化的眼光會使我們的文化觀念和創造視野變得更為開闊,首先可以用充滿水族文化色彩的景觀來豐富、塑造云南城市個性,提升一些城市的品質,促進城市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的個性取決于文化獨特性,突出水族民族文化這一民族文化要素,結合水族的自然環境狀況和歷史文化因素,特別是在水族生活的滇東,有利于建造優美獨特的滇東城市景觀,提升滇東城市生活素質和文化品位。其次具有水族文化特色的景觀在滇東打造城市文化品位上有直接作用,可以提升為滇東城市形象藝術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豐富滇東景觀藝術設計的手段和方法,巧妙運用它,對形成滇東城市形象設計特點,是一條不可多得的路徑。譬如,水族建筑元素的建筑在缺少特色的曲靖城市建筑中可以作為景觀標識加以應用;“水書”和水族的“吞口”等獨特文化現象,也可以作為城市文化符號運用在城市景觀小品中。可以說,無論是對于現代生活、城市文化,還是景觀藝術設計本身,水族文化的價值都是重要而豐富的。
參考文獻:
[1]荀利波,關云波.古敢水族《吞口》舞民俗文化內涵解讀[J].民族論壇,2011,(18).
[2]水族水書是怎樣的一種歷史傳承[EB/OL].
[3]云南華東關注非遺水族傳統文化吞口[EB/OL].
[4]水族服飾[EB/OL].
[5]李承實.淺析園林景觀設計中民族元素的意義及其強化[J].綜合論壇,2013,(10).
作者:張婷 單位:曲靖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