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詞典類型對中級英語學習者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第5期
摘要:
研究旨在調查雙語詞典、雙解詞典、單語詞典對中等水平的英語學習者有意識詞匯學習的影響,通過接受性詞匯和產出性詞匯測試題以及問卷調查的方式考察詞典類型對學生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作用。研究發現詞典類型的選擇對于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詞匯學習有顯著影響,進一步對外語教學提出一些實際性的建議。
關鍵詞:
詞典;單語詞典;雙語詞典;雙解詞典;詞匯學習
一、引言
有關詞典使用的研究是詞典研究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學科,它把詞典編纂的成果與詞典使用者結合起來,受到了很多研究學者的重視。詞典使用的研究已經證明了詞典在外語學習特別是詞匯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詞典的類型有多種區分:從載體形式上分,可分為紙質詞典和電子詞典;從用途來說,可分為一般用途詞典和專門用途詞典;從使用的語言數量來說,可以分為單語詞典、雙語詞典,雙解詞典和多語詞典;從涵蓋的知識范圍來看,可以分為百科性詞典和語文類詞典;從使用者角度來區分,可以分為母語使用者詞典和非母語使用者詞典;從編者的理念來分,可以分為規定性詞典和描寫性詞典。研究旨在考察單語詞典、雙解詞典和雙語詞典對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有意識詞匯學習的影響,其目的一方面是考察哪一種類型的詞典更適合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另一方面,也可以發現學習者在使用不同類型詞典時存在的問題。
二、文獻綜述
有關詞典類型對詞匯學習的影響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論,焦點主要是單語詞典和雙語詞典孰優孰劣的問題。很多研究者推薦使用單語詞典,認為單語詞典可以提供比雙語詞典更為詳盡而準確的信息。Scholfield[1]認為單語詞典可以讓學習者養成使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而雙語詞典的使用者則總要通過翻譯才能理解意思,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有效的學習者。Kent[2]認為單語詞典可以讓學習者沉浸在英語的氛圍里,有利于提高詞匯使用準確率和增長詞匯量,而且Laufer&Har-dar[3]191認為雙語詞典的翻譯不能完全傳達單詞的內涵和外延。但是另外一些研究者卻不同意這種看法,Piotrowski[4]認為單語詞典的釋義不夠自然。Nation[5]認為盡管一些單語詞典使用限定的詞匯量來解釋單詞,但是學習者有時不僅是難以理解單詞釋義中的單詞,而且也很難對付釋義中的語法問題,學習者完全有可能錯誤地理解釋義或者斷章取義,而一部優秀的雙語詞典的解釋和翻譯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國內的研究中,張錦文[6]認為單語詞典應當取代雙語詞典,而于海江[7]則認為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單語詞典優于雙語詞典。于海江[8]認為首先如果學習者能夠有效地利用母語的話,那么母語應當起促進作用而非阻礙作用;而且單語釋義未必就一定比母語對應詞要好。不管理論界如何爭論,在現實教學中,研究者也發現學習者大多喜歡使用雙語詞典而非單語詞典。既然單語詞典和雙語詞典之爭難分勝負,那么有些研究者則認為最好能夠同時使用兩種類型的詞典,于是雙解詞典開始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其實早在1978年,第一部雙解詞典即English-English-Hebrew就已經誕生了,但是近四十年過去了,僅有少量研究者考察過此類詞典。Hart-mann[9]通過閱讀任務、訪問和直接觀察的形式考察了這種類型的詞典,發現雙解詞典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習者理解課文。Laufer&Hadar[3]189通過實證研究考察了雙語詞典、雙解詞典和單語詞典在接受性測試和產出性測試中的區別,接受性測試題為單項選擇題,而產出性測試題為造句,結果顯示雙解詞典的得分要高于雙語詞典和單語詞典。但是該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他們所使用的雙語詞典沒有例句,而其他兩種類型的詞典都有;另外,所使用的詞典并非來自同一版本或同一級別的出版社,這就造成了可能所選擇的詞典未必在同一水平上,從而影響了試驗結果的可靠性;還有,實驗采取的是組內的方式,雖然控制了受試者差異的因素,但是每種單詞只呈現一種詞典模式,而且單詞的難易程度這一因素沒有控制,影響了測試結果的信度。Chen[10]比較三種類型詞典對英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者詞匯習得的影響,發現雙解詞典的使用效果要好于雙語詞典和單語詞典,不過該研究主要考察的是詞匯附帶習得,對于詞典類型對學習者有意識詞匯學習方面的影響沒有涉及。目前,詞典類型的紛爭沒有最終定論,而之前的研究又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本研究試圖通過實證研究來考察詞典類型對中國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有意識詞匯學習的影響。
三、實驗設計
本次試驗共117位受試者,隨機分為3組,每組39個人,每個小組會收到3份不同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中共有27個單詞,其中9個單詞是單語形式,9個單詞為雙解形式,9個單詞為雙語形式。但是3個組的學習內容并不一樣,譬如如果單詞“fragrant”在第一組里是單語形式,那么在第二組里就是雙解形式,在第三組里就是雙語形式,即每個單詞會表現出3種不同的詞典類型的呈現方式,受試者也同樣會接觸到3種詞典類型的單詞。這樣可以克服受試者內差異和單詞難易程度差異的因素。整個實驗過程受試者被給予50分鐘的學習材料的時間,之后開始即時測試,包括一個接受性的測試,即根據單詞寫出中文意思,兩個產出型的測試,即根據中文意思寫出單詞和完形填空。兩個星期后,在對同類型的受試者進行延遲測試,測試內容與即時測試的內容一樣,但是省略了材料學習這一環節。兩次測試的目的是考察詞典類型對受試者詞匯學習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影響。從某省屬重點高校的3個非英語專業二年級隨機選出180名學生受試者參加Laufer&Nation[11]所設計的2000個和3000個單詞測試,如果得分是85分,那么則被認為是本次試驗的準受試者。在排除的考生中,27名通過了四級考試,即被認為詞匯量已超過3000個,9名學生沒有通過2000個詞匯量測試,12名學生通過3000個詞匯量測試,15名學生在前期測試中發現認識某個被測單詞,所以總共只有117名受試者。在考察單詞的選擇上,前期選擇了54個單詞,包括18個名詞、18個動詞和18個形容詞,這些單詞全部出自六級詞匯,并經授課老師確認對受試者來說是陌生的單詞,而且根據Kucera&Francis[12]設計的詞頻表,這些單詞出現率比較低。測試單詞所選擇的詞典為《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英英英漢雙解)(第五版)》,因為朗文的釋義單詞的選擇范圍控制在2000個常用詞以內,根據Laufer&Hadar[13]192,使用者只要達到詞匯量2000個以上,在理解詞典的英文釋義上則不存在問題。
四、實驗結果
1.即時測試由表1可以看出,除了第一題雙解詞典(M=5.94)好于單語(M=4.89)和雙語詞典(M=5.91)之外,在第二題、第三題和總成績中,雙語詞典平均值(M=6.50,M=7.53,M=19.68)均超過雙解詞典(M=6.25,M=7.34,M=19.56)和單語詞典(M=5.75,M=5.62,M=16.24)。在各類型的測試中,使用單語詞典的成績均遠遠低于其他兩種類型的詞典。不過這種差異在統計學上是否有顯著意義必須通過社會統計學軟件包SPSS中的ANOVA來檢測。檢測結果如表2。表2顯示,除了第二題中雙解詞典和單語詞典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外(p>0.05),其他測試題以及總體結果顯示,雙語詞典和雙解詞典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而雙語詞典和雙解詞典優于單語詞典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延遲測試
由表3可以看出,雙解詞典在各項測試中均高于雙語詞典和單語詞典:第一類測試題,雙解詞典M=2.21,雙語詞典M=2.17,單語詞典M=1.49;第二類測試題,雙解詞典M=4.52,雙語詞典M=4.44,單語詞典M=3.83;第三類測試題雙解詞典M=5.11,雙語詞典M=5.06,單語詞典M=3.77,總分雙語詞典M=11.85,雙語詞典M=11.68,單語詞典M=9.09。表4標明,除了第二類測試中三組詞典沒有顯著性差異之外,其他測試以及最終成績均顯示雖然雙語詞典和雙解詞典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但是這兩類詞典與單語詞典的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0.05)。
五、討論
在即時測試和延遲測試中,單語詞典的成績均低于其他兩部詞典。這一發現與Laufer&Ha-dar[3]189的發現一致。受試者已通過2000個單詞水平測試,這說明受試者已通過了閱讀單語詞典的門檻,而且在前期測試中,對受試者容易造成理解困難的單詞都已經作了改動,這說明受試者理解單語詞典應該不成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單語詞典表現較差呢?根據隨后的問卷調查以及對數據的分析判斷,筆者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受試者沒有接受過詞典使用培訓,使用詞典能力欠缺,對于單語詞典的使用更缺乏相關經驗,而且目前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使用的大多是雙語或雙解詞典,所以當受試者丟掉漢語的拐杖獨自面對英文釋義時缺乏足夠的駕馭能力。
(2)在使用單語詞典的過程中,即使受試者能夠掌握單詞的意思,他們仍舊習慣將英語釋義翻譯為漢語釋義,但是他們對其所翻譯的中文釋義并不自信,擔心有可能會出錯,因而就沒有很努力地去記住這些單詞。而且對釋義的錯誤翻譯也不在少數。如單詞“malice”,有些同學翻譯成“厭惡,討厭”或者“殘忍,兇狠”,把“rash”翻譯成“快速,匆忙”,“fragrant”譯為“愉快的氣味”。大部分錯誤的翻譯是由于受試者只翻譯了英文釋義的部分單詞,而忽略了整體的意思。如“malice”英文釋義為“thedesiretoharmsomeonebecauseyouhatethem”,但是一些受試者只關注或者只記住了“hate”。“rash”英文釋義為“doingthingstooquickly,withoutthinkingcarefullyaboutwhethertheyaresensibleornot”,而受試者只關注了“quickly”。另外一個造成翻譯錯誤的原因是釋義單詞的一詞多義,受試者不知道到底應該使用哪個義項來解釋單詞。比如“fragrant”英文釋義為“havingapleasantsmell”。一位受試者把“pleas-ant”理解為“愉快的”,因而翻譯為“愉快的氣味”,而實際上“pleasant”這里的意思是“使人感到舒服的”。由此可見,即使朗文雙解詞典把釋義單詞選擇范圍控制在2000個內,但是由于這2000個詞通常為多義詞,導致使用者對英文釋義理解上的困惑甚至錯誤。
(3)單語詞典的釋義信息量較大,受試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記住和掌握所學單詞。比如在隨后的測試中要求受試者根據單詞寫出意思的時候,受試者所給出的單詞釋義幾乎和單語詞典的解釋一樣,這說明受試者在使用詞典時試圖去記住準確釋義,而不是去理解單詞的意思。Gethin&Gunnemark[13]192曾把學習外語句子比作過河,學習者所站的河岸好比是外語句子,對岸則是這個句子的意思,而這條河就是一些不認識的單詞。在河中間是一些過河的墊腳石,這些墊腳石就是詞典對單詞的解釋。當學習者過河時,需要詞典的幫助,而過完河,學習者并不需要把這些墊腳石都帶在身上繼續趕路,因為這些墊腳石已完成它的作用。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已經習慣于死記硬背,然而強記釋義中的每一個單詞對于理解該單詞并無太大裨益。
(4)有些受試者認為單語詞典的解釋比中文翻譯更加冗長和復雜,即便英文釋義更加準確,但是受試者仍舊選擇避重就輕。這也是單語詞典僅從2000個單詞范圍內選詞釋義的弊端之一。詞語釋義太長,學習者很難理解,只能猜測單詞意思。本次測試所使用的都是具體單詞,如果學習者碰巧要查抽象詞或者科技詞,那么理解詞義就更難了。而且通常要用有限的單詞去解釋某些詞非常困難,特別是科技詞。而相對于冗長的英文解釋,短小精悍的母語自然得到學習者的青睞。Krashen[14]曾經說過,當譯文和自己根據英文解釋做出的翻譯同時出現時,學習者通常更喜歡前者,因為前者所需的努力程度要低于后者。
(5)單語詞典中所給單詞的例句有時候也不能幫助受試者進一步理解單詞。比如在學習材料中,單詞“fragrant”的例句為“Theairinthegardenwaswarmandfragrant”。根據這個例句,一位受試者就把“fragrant”理解為“清新的”,因為它受到“air”的影響,因為漢語里有“清新的空氣”的搭配。另外一個問題是,單語詞典雖然有釋義詞選擇范圍,但是對例句單詞的選擇則沒有限制,因而如果受試者無法完全理解釋義,想通過例句來幫助理解,而例句中恰好有不認識的單詞,那么此時例句起到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6)與單語詞典相比,雙語詞典和雙解詞典對于中級英語水平的學習者來說更方便和習慣。釋義中提供的中文解釋能很好地解決翻譯和記憶的問題。對于冗長的英文解釋,中文對應詞更加簡潔明了,便于記憶。此外,Potter,Sp,Eckhardt&Feldman[15]曾提出在雙語學習者的頭腦中有詞匯和語義表征的兩種模式:單詞聯想模式和概念聯想模式。單詞聯想模式認為二語是通過翻譯和母語直接聯系;而概念聯想模式認為二語不需要母語的翻譯就可以直接和概念相聯系。研究發現單詞聯想模式會隨著學習者英語水平的提高逐漸朝著概念聯想模式轉換。本次測試的受試者目前正處于母語和概念的聯系要強于二語和概念之間聯系的階段。這說明中國中級英語水平的學習者目前還沒有能力從單詞聯想模式過渡到概念聯想模式。此外,雙語詞典和雙解詞典在測試中的差異沒有顯著性,一種可能性是部分受試者在測試中沒有學習雙解詞典中的英文解釋部分。在即時測試后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雖然有79%的受試者在問卷調查中聲稱已經學習了英文解釋部分,但仍有21%的受試者沒有學習,這也有可能影響到總成績。另外一種可能就是英文解釋對于中級英語學習者來說所起到的作用并不顯著。正如有些受試者在測試后的問卷調查中反映,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兩種語言的解釋都記住確實很難,而且有時候兩種語言在大腦中容易混淆,反而不利于記憶。第三種可能就是只有通過長時間使用雙解詞典的兩種語言的解釋,其優勢才能日益顯現出來,而本次的測試由于時間太短而未能表現出雙解詞典的優勢。第四種可能是本次測試使用的測試工具敏感性不足以測試出雙解詞典的優勢。有意思的是雖然雙語詞典和雙解詞典在對受試者有意識詞匯學習方面沒有差異,但是,即時測試除了第一類型的接受性測試結果是雙解詞典優于雙語詞典外,其他方面,雙語詞典都略勝一籌,而兩周后的延遲測試卻反映出雙解詞典在各個類型的測試題上的成績均高于雙語詞典,雖然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雙解詞典在詞匯學習的長期保持上的效果更好。
六、結論
學習者查閱詞典最主要的目的是理解單詞的意思,因此單詞的釋義和例句是幫助學習者獲取單詞意思的最好途徑。但是本次研究卻發現單語詞典中的英文釋義讓受試者感到恐慌和壓力。一些受試者試圖記住單詞釋義的每一個單詞但是結果卻并不理想;一些受試者只關注或者只記住了單詞釋義中的某個單詞或某段詞組,但是沒有完全了解單詞的意思;有些受試者試圖去翻譯單詞的釋義,但由于水平有限,常常產生錯誤的翻譯;而又有些受試者因為擔心翻譯有錯完全放棄英文解釋,也不愿意努力去學習單詞。而且,單語詞典中的一些例句存在陌生單詞,也不能更好地幫助受試者理解。所有這些都說明一方面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尚不能完全有效利用單語詞典;另一方面,受試者在詞典使用中特別是單語詞典的使用中存在著誤區。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必須重視詞典使用訓練,通過詞典使用訓練,學習者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詞典中的中英文釋義,使得詞典的使用價值最大化,正如Thompson[16]提到如果我們期望有效而迅速地使用詞典,那么就必須教授詞典使用技巧。此外,雙語和雙解詞典在本次測試中的良好表現也說明了母語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是目標語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要幫助中級英語水平學習者正確利用雙語詞典或雙解詞典中的漢語理解英語釋義,逐步提高學習者的詞典特別是單語詞典的使用能力,從而順利向高級英語水平學習者過渡。
參考文獻:
[6]張錦文.雙語詞典、單語詞典與外語學習[J].辭書研究,2002(1):82-89.
[7]于海江.雙語詞典與外語學習[J].辭書研究,1998(1):46-53.
[8]于海江.單語學習者詞典批評[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77.
作者:張荷 詹王鎮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