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電子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高職院校電子畢業生逐年增多,畢業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考驗,廣大基層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仍然面臨電子專業人才匱乏的難題。本文針對引導和鼓勵高職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問題,走訪了相關電子企業,與企業專家進行座談,并結合高職院校電子專業學生的特點,從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層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從而推動高職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電子專業學生;基層就業;實踐能力
通過實地走訪河北愛默里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方圓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及石家莊禾栢科技有限公司等36家大中小三類相關電子企業,與企業專家進行座談。在36家電子企業中,有23家企業表示與我院有校企合作意愿,31家企業要求畢業生要具備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座談我們還獲得了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專業能力要求及課程設置的建議。基層企業最看重我專業學生的基本素質主要體現為: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招聘崗位主要是生產、調試和維修崗位,也有少數研發崗位;企業認為高職電子專業學生最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是元器件識別檢測能力、常用儀器儀表安全使用能力、電路檢修能力、電路測試和調試等實踐能力;基層企業對我專業開設的課程也提出了要求,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及專業選修課程中,要充分考慮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基層企業的需要。面對高職畢業生就業難和基層人才匱乏的現狀,各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其橋梁作用,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主動適應基層的需要。下面對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談談我的看法:
1邀請企業一線人員與教師共建專業課程體系
在專業課程設置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專業的課程設置更趨于合理化,用“實用性”類課程代替“純理論”類課程。邀請企業一線人員與教師共同參與確定項目課程、內容及實施方案,按照“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原則開發出工作任務導向的項目課程。
2教材選用與編寫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根據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制定確實可行的教材建設規劃,加強教材體系建設,優先選用優秀的高職高專教材,并充分利用網絡上數字化學習資源,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根據本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組織編寫校本教材,開發教學資源。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現已校企合作開發了《電路分析基礎》、《電子工藝實訓》、《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項目化教程》、《高頻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和《電路設計與制板項目化教程》等項目教材。
3實訓課程中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實訓課程中,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應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選取模擬工作現場的實訓項目,使教學與實際工作貼近,避免高等職業教育趨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強化實訓項目教學,以實訓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本,實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做、用”一體化。通過選用合適的實訓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真實項目的實際操作,在實訓中培養與提高實踐能力,增強專業和職業意識。同時可將學生分組教學,并在分組中承擔不同職能,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4網絡教育資源有助于課下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建設了該專業教學資源庫,開發了包含教學項目、單元設計、案例、課件、實訓指導、微課、教學錄像、課程學習交流論壇、考核方案等數字化學習資源,同時建設了《電路分析基礎》、《電子產品生產工藝實踐》、《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和《電氣CAD》等課程的精品課網站,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網絡教育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特別是對課下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5發揮技能大賽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準備技能大賽的層層選拔過程中,需要完成大量實踐操作練習,可以把以前學過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練習技能項目中,需要用到一些新設備,這就需要設備廠商的工程師進校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能夠向工程師學習新設備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學生在項目練習中,可能會遇到很多難關,這也需要企業項目部工程師對學生加以適當的指導。在設備廠商工程師與企業項目部工程師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可以拉近學生和企業之間的距離。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企業的實際工作,同時,工程師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挖掘到優秀的人才,并承諾部分優秀學生畢業后可以到本企業工作。通過技能大賽,可以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及服務社會的意識,推動高職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可持續發展。
6發揮頂崗實習對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高職學生在校三年內,參加頂崗實習的時間不能少于半年。通過頂崗實習,可以讓學生的綜合知識和專業技能得到實踐。高職院校應構建“教-學-做-用”的教學教育體系,并選聘企業優秀工程師為校外導師,充分發揮雙師制作用,使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在生產中得到實踐,從而完成工程訓練,提升技術,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繼而完成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
7采用“雙證”教學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有明確的辦學方向和學生培養模式,采用“雙證”教學培養模式。我院電子專業學生在取得畢業證前必須取得《廣電和通信設備電子裝接工》資格證書,并達到三級水平或專業相關其它同等級證書,使學生具備實踐基礎知識,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總之,各高職院校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主動適應基層的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推動高職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彥濤.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提升的路徑探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5(06):33-35.
[2]朱姝.高職航空專業校企共建機制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04).
[3]韓慶紅.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模式探討[J].時代教育,2014(05).
作者:張麗鳳;康迪;劉金娥;趙嵬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