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國際交流合作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摘要】在當今世界的局勢下,國際間的交流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的國際交流合作的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步,是實現國際教育化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必要趨勢。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交流合作任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除了大環境的改善,更多的是要根據高職院校自身的情況特點進行改善,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
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該國家的教育發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對教育國際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能否較好的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是檢驗一個學校是否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準。本文將從目前高職院校的國際交流合作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意見方法和國際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目前高職院校國際交流合作現狀
1.1高職院校生源質量不高,學生國際化意識薄弱
目前來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是高職院校的一大亮點工作,但是根據“江蘇省高職教育國際化狀況研究報告”指出。此次研究共涉及到54所院校,其中48所院校目前舉辦了中外合作辦學,而其中22所高職院校表示曾經有停辦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停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下幾點:生源不足、生源質量不好、教學效果不好。高職院校的生源問題成了最主要的原因。如今,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可以分成3類:一是通過正常的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二是職業高中直接注冊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中職注冊,三是對口單招,也就是對中專、職高、技校等學生進行的單考單招。高職的招生相對普通大學來說是要差一截,毋庸置疑的一點就是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本科院校,而非高職院校,家長往往覺得高職院校差人一等,從而導致了高職院校的報到率較低,生源不足的問題。其次,高職院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般招生針對的是??频牡诙危@一批次的學生成績相對是比較差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對學生英語的要求相對要高一點,而一般參加這個項目的學生入學成績較低,基礎知識,特別是英語的能力還是較差的,因此在上中外合作項目的課的老師普遍都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較頭疼。也正是因為這部分生源的質量不高,導致學生國際化意識薄弱。普通大學的學生成績相對要好,學生的思想、視野等都較為寬闊,因此這部分學生的國際化意識要比高職院校的學生強。同時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院校對于國際交流合作的宣傳力度不夠強,不能夠吸引學生。歸根究底,生源質量差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1.2師資隊伍的國際化發展較落后
不論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教師的素質是重中之重的因素。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專業素質高、事業開闊、勤懇工作、業務精通、凝聚力較強的師資隊伍。對于學生而言,每天接觸最多的除了自己的同學,就是每天上課的老師,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往往是非常大的。就我院而言,首先每年出國(境)培訓的教師相對較少,培訓時間也較短。教師不能走出國門參加系統化的培訓,同時引進來的外國教師也是少之又少,非常不利于教師的國際交流,大部分教師沒有走出去的機會同時也沒有與引進來的教師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國際化渠道較少,也是師資隊伍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教師自身的國際化意識較弱,在我院500多名教師中,有過留學經歷的教師只有相對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教師存在安于現狀的現象。這些問題都大大的影響了師資隊伍的國際化發展。
1.3高職院校對國際化發展的資金投入較少
高職院校的國際化教育發展除了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財力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來看,一般地方高校的出國交流培訓經費來源太過單一,因此院校對國際化發展的投入相對少,同時也缺少有利于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的一些設施,教學用具、教材等。資金不足也是影響高職院校國際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2高職院校國際交流合作的改善措施
2.1“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相結合
就目前我院來說,每年“走出去”培訓、研修、交流等的教師數量非常少,參與海外培訓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高職院校應加大這部分的投入,鼓勵教師參加海外研修等項目,無論長期還是短期,都可以很好的學到海外職業教育較好的理念和方法,再結合自身多年在國內的工作經驗,中西結合,借鑒他人的精華為自己所用。教師作為教學的第一責任人,首先應加強自身的國際化意識,提高自身的國際化水平,具有國際化理念和視野,在平時的課堂上就會引導學生利用國際化的觀點去認識問題,思考問題,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影響學生最好的方式?!白叱鋈ァ辈坏梢愿惺艿絿獾慕逃h境,同時也可以傳播我國的教育理念。只有不斷吸取他們優秀的經驗壯大自身的能力,才能在國際舞臺上占得一席之位。高職院校在做好“走出去”戰略的同時,也要“引進來”。在教師方面,即聘請外國專家、學者等到院校進行學術交流合作,來保證師資的國際化。對于暫時沒有機會“走出去”的教師,可以多與引進的外教進行交流合作,雙方的互動也能讓教師受益匪淺。在學生方面,要嘗試招收海外留學生,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在世界地位的上升,中國這個國家對海外學生已經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我們不單單要讓自己的學生走出去,同時也要讓別人的學生走進來。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優勢,結合自身的實力來吸引更多的留學生來交換學習。此外,對于高職院校開辦的中外合作班,也可以招收海外留學生,讓國內學生和海外留學生相互學習,也可利用海外留學生的資源平臺,讓院校積累更多的經驗,開展更專業的國際化課程,即讓海外留學生學習了中國的文化,也要國內學生學習了國外的知識,達到雙贏的結果。
2.2增加經費的投入,改善國際合作
辦學條件無論是“走出去”還是“引進來”戰略,都離不開經費的投入。對于學生來說,高昂的費用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往往有很多學生有著一顆想要出國學習的心,卻無奈支付不起昂貴的費用,這成為阻礙他們走出去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學院應增加資金的來源渠道,除了學院自籌經費外,可向政府有關部門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此外還應更多的可以尋找校企合作的企業資助,企業可資助部分學生做定向培養,資助學生海外實習、培訓等,學成歸來為企業效力。同時,可以利用這部分資金購置資金渠道的拓寬,獲得更多的資助能夠更好的推進國際交流合作。
2.3高職院校協同合作,構建合作平臺
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高職院校相比本科院校還是做的相對薄弱。在激烈的競爭面前,為了更好地發展院校國際交流合作,這就勢必要求各高職院校協同合作,在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下,成立一個有共同目標,有約束機制的組織,構建共同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平臺。就目前狀況而言,想要在國際化競爭中占有一席之位,單單靠一所或幾所高職院校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時候各高職院校的協同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各個院校充分利用自己目前所有的優勢,將這些優勢整合在一起,憑借各個渠道來宣傳打響知名度。共同構建的平臺,能夠讓各大院校更好的溝通,分享和交流各自的經驗,提高合作的成功率,同時也能增加自身的吸引力。此外,對于一些不受歡迎或者教學效果不好的外教,各院??蓪⑿畔⒃谄脚_上分享,讓這些外教不能魚目混珠。所以說團隊的力量往往是不容小覷的。
3發展高職院校國際交流合作的意義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互通日益頻繁,以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典型代表及重要渠道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成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向標。依據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于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中闡述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適應性和質量并列成為主動世界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的三個最重要因素。在過去二十多年來,我國高校的國際交流活動頻繁度呈上升趨勢,高等教育的國際研究、交流、借鑒、合作已成為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依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發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經驗”,“加強我國高等院校同外國高等院校的合作與交流,開展同國外學校或專家聯合培養人才、聯合進行科學研究?!蔽覈咝>源藶閲H交流合作的指導方針。高等院校在面臨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所導致的機遇和挑戰時,更應該抓住機會,不斷的與時俱進,加大發展國際交流合作,促進院校的不斷發展。在如今的社會里,能夠較好發展國際交流合作的一定能在教育國際化上占有優勢地位,有助于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得一席之位。教育事業的發展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依靠各高職院校提高國際交流合作能力。
4結論
在新形勢下,國際交流合作能力已是衡量一個學校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標準。國際競爭的激烈,要求人才更加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能力。高職院校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跟上國際化發展的腳步,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高職院校發展國際交流合作任重而道遠,在前進的道路上,需要不斷克服困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董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思考[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
[2]張曉雁.江蘇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現狀探析[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2(02).
[3]崔旭.地方高校國際交流合作面臨的問題及策略[J].理論界,2010(08).
[4]蘇國營.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高校教育國際化進程[J].教育研究,2006(10)
作者:蔣文婷 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