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生對體育教學的認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雜志》2014年第二十四期
(1)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主要動機分析。參與本次研究的950名學生,其中有830名學生認為體育學習主要是為了增強健康、強化體質;有380名學生認為是為了學習及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有302名學生認為是為了運動與娛樂;而有280名學生認為是為了豐富校園生活;200名學生認為是為了健身美體;100名學生認為是發展自我個性的需要;50名學生認為是調節自我心理,提高比賽裁決能力的需要;48名學生認為是拓寬交友圈,豐富同學之間交往的橋梁。表明當前體育教學多元化的功能已被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逐漸認可,同時也表現了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教育多元認知的主要特征。
(2)學生對影響體育教學內容拓展的因素分析。在950份調查問卷中,有超過70%的學生認為體育教學受到師資力量、體育器材及場地、課時的限制,有30%學生則認為是由于缺少體育經費的投入及受到氣溫、環境條件的影響。表明體育器材的匱乏、師資力量的有限、經費缺失均是制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
2.討論
調查顯示,第一,大部分高職院校學校均肯定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為高職體育教學在強身健體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因而,高職院校在強化體育教育的理論宣傳外,還需注重對學生健身原理、養身知識、鍛煉方法的講解,從側面增加學生的鍛煉與參與意識。第二,高職院校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較為多元化,因此,在強調體育健身功能的同時,還需從各個學科角度闡釋體育鍛煉的功能性,進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第三,大部分學生均認為當前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不夠豐富。
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需做到與時俱進,將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引入體育教學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的內涵。第四,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認為體育課程的安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課時運動量的設定不科學,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不斷探索與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在運動量的安排上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合理的運動量。此外,在課程規劃時,還需注重各個環節之間的配合,強化課程前后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更易接受與參與,在體育教學改革方面付諸更多的研究與精力,進而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另外,學校方面同樣需要在運動場地的建設及經費方面給予體育教學項目一定的支持,進而排除教學限制因素,更好地服務高職體育教學。
作者:周龍單位: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