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全國優秀作文選》2018年第z1期
寫作,它既是人們表情達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寫作源于生活,是學生生活實踐的再體現,學生寫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學生主體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代語文課程應當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我們每位語文老師感到感到力不從心的難題。許多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花的時間可不少,但是收獲卻不盡人意。學生寫的作文內容空洞,千人一面,條理不清,有的東湊西拼應付完成。下面我談談自己是如何指導學生作文的一些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頭痛于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二、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也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睜開雙眼,去觀察、去比較。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充分積累寫作素材。風土人情,雷電風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觀,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事,都是學生習作的極佳素材。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廣泛搜集素材,讓學生提高主動選擇、分析素材的能力。學生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豐富了,親身經歷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積累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來。立足于學生熟知的周邊生活,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寫作源泉。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教學做合一,手口腦并用”的教學思想為作文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葉圣陶老先生也早就指出:“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流豐盈,溪流自然活活潑潑地晝夜不息。”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就是生活的本身。”針對當前作文教學的弊端,加強對學生寫好“生活作文”的研究尤為重要。我們試圖通過這樣的研究讓作文教學回歸生活,以生活為本源,成為與生活交流,與生命交流的平臺,返樸歸真,正本清源,讓孩子們能夠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夠有創意地表達,從而寫出自己的個性。
三、注重閱讀,以讀促寫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沒有大量的閉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為妙手,就得廣泛的閱讀。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四、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一是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二是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
五、精妙的評語,點燃激情,激活創造
思維作文評語是教師對一篇作文的優缺點所作的分析、指點和評價,是指導學生寫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能在教師的評語中讀出教師對自己的習作從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等方面的評價,對自己習作的優缺點一目了然。精妙的評語,往往能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激情,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因此,教師在評改學生的作文時,一定要用心寫好作文評語,既要講求評語的實效性,又要注重評語的藝術性,使整個訓練不斷向縱深發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猶如一架鋼琴,當你觸動它的琴鍵時,總會發出叮咚的聲響。語文教師要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不斷總結經驗,努力讓學生樂于作文,樂于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教師一路的繁花相送,相信學生再也不把作文當做負擔去對待了,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作者:陳穎 通聯:黑龍江省樺川縣悅來鎮敬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