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組合作學習下的美術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課程導學雜志》2015年第九期
一、課前預習要布置合理適當?shù)娜蝿?/p>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給學生留下任務,也就是“預習案”,要求學生必須把這個任務提前一天完成,第二天教師好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但由于美術課和文化課的不同,我們有時不一定要完全拘泥于這個固定模式。例如,有一次,在頭一天的晚自修時我要求每個小組臨摹一幅課本中的國畫作品。但第二天我檢查時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畫了竹子,有的畫了荷花。他們沒有按我的要求做好,我沒有生氣,因為美術教學講的是美的熏陶,絕不提倡死板。在上課時,學生提出課堂上各個小組要畫同一作品進行比較,這一提議得到了各個小組的支持。我沒有拒絕他們,如果要他們統(tǒng)一作業(yè),那樣他們可能就因此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喪失了一些對美術的興趣,自然也不會體驗到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愉悅。那堂課全班都在描摹竹子,當然各個小組的合作討論也很認真,小組集體完成本組的作品。最后比較時,每組還是都得到了相同的分數(shù),沒分勝負,但大家仍舊很愉悅。
二、體驗合作,提高學習樂趣
美術課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是因為美術課“輕松”、有趣。作為一線美術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喜歡美術課,樂于學習美術知識,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上制作裝飾畫一課時,我不是直接講述裝飾畫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要求學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東西制作裝飾畫。學生們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構思、討論制作的內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頭行動,最后順利完成任務。通過這節(jié)課,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不僅具有啟發(fā)、展示的作用,更是一種學習動力的催化劑。此外,在美術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因為并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例如簡單的作品,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而復雜的作品,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演練,所以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傮w看,在美術課堂中開展的合作性學習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可以提高作品完成效率,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三、積極評價,延伸合作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之后,一定要進行展示、點評。每堂課代表人員輪流互換。展示點評形式可多樣化,正是通過這多變的形式,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別人作品的評價。理論課,有些同學就采用書面的,口頭的,情境演繹的形式,繪畫課主要還是以作品的展示為主。通過點評,表現(xiàn)好的同學,我們給予一定的評價和獎勵。由于美術作品不像文化課問題的答案有統(tǒng)一的標準,所以不同學生評價的標準不一,當有學生對其他學生的作品評價不當時,不能完全以學生的評價為準,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匾龑Ш兔鞔_。
積極的評價,能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的行為表現(xiàn)、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tài)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于激勵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fā)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通過課堂實踐,我深切地體會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讓師生雙方都獲益的一件事情。“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值得推廣,每個美術教師都應該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chuàng)新,旨在取得師生的共同進步。
作者:丁麗娟單位: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