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養殖業污染整頓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社區居委會、街直有關部門:
根據12月3日區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成員會議精神,結合中城街道具體實際,同時結合“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戰役,實現跨越發展”活動,在全街道持續開展生豬養殖業污染集中整治行動,確保我街道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閩粵贛邊生態型經濟強區建設的要求,堅持發展與規劃并重,生產與環保并舉,大力開展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促進生豬產業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結合。
治理目標:
通過開展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使全街道流域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流域內水體水質進一步改善。
治理重點:
1、繼續拆除禁養區外無條件治理或治理不達標的養豬場;
2、堅決拆除搶(擴)建、復養、復建的養豬場;
3、對限養區的養豬場下達限期治理通知,指導有條件治理的養豬場因地制宜迅速開展治理,采取生物治理、生態治理和工程治理等多種措施,確保養殖廢水零排放或達標排放。
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街道、社區領導要以“五加二,白加黑”和不休假、忙事業的的工作氣勢,把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擺上重要的工作日程,認真謀劃生豬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按照龍新委[2009]綜4號文件精神,繼續開展全街道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成立由紀檢、監察等組成的督查組,對各社區居委會開展的養豬業污染治理情況、干部履職情況進行督查,并進行全街道通報。
2、明確職責,齊心協力。街道、社區黨政一把手對轄區養豬業污染治理工作負總責,切實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下居領導、下居干部、社區干部包村包場”的工作機制,層層落實責任,并實行責任追究。認真落實“環保一票否決”考核機制,對轄區水質達不到要求、養殖回潮且整改不力的的社區居委會和掛鉤領導及干部予以“效能問責”或“一票否決”。
3、大力宣傳,營造氛圍。一是要召開街道、社區干部和養殖業主參加的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動員大會,對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強調、再部署;二是要在街、居政務公開欄和主要道口、公共活動場所等張貼養殖業污染治理宣傳標語,通過墻報、宣傳欄、宣傳車、短信群發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兩禁區”的有關規定和省、市、區有關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做到家喻戶曉,營造“誰污染、誰治理”的良好氛圍;三是對各社區居委會和街直有關部門開展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進行跟蹤報道,提高全社會對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使養殖業污染治理成為全體養殖業主的自覺行動。
4、多措并舉,綜合推進。一是認真開展全街道養殖業污染治理“回頭看”工作,對去年以來養豬場的關閉拆除、禁養區外的污染治理、是否存在復養復建等情況進行檢查,防止養殖業污染反彈;二是要加強巡查,對直排、偷排、漏排的豬場進行嚴管重罰,認真按照文件要求落實排污費的征收和使用,通過采取嚴厲查處、征收排污費等舉措,促進污染治理工作;三是強勢推進關閉拆除工作,按規定必須拆除的養豬場,督促其自行拆除,如不按期拆除的豬場,會同區直有關部門配合,進行強制拆除;四是指導養豬場積極采取工程治理、生物治理、生態治理等多種措施,推進養豬場的污染治理進程,按照文開展達標驗收工作,確保養殖廢水不外排;五是要求每個養殖場實行干清糞,就地發酵,協助有機肥廠與養殖戶建立穩定的豬糞供銷關系,解決干撿糞收購、加工、銷售問題;六是積極做好轉產轉崗工作,鼓勵和引導部分養殖戶調整產業方向,重點發展污染小的食草動物養殖業。同時依托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工作,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積極引導養殖戶向二、三產業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