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區經濟建設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是縣委、縣政府“全力打造新城區,實現三年大變樣”的攻堅之年。全縣各級工會組織一定要在全面履行工會職能上有新作為,在促進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在擴大覆蓋面上有新突破,在加強自身建設上有新舉措,全面推進我縣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會道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縣委八屆十次會議和上級工會有關工作會議精神,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主線,團結和帶領全縣廣大職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不斷提高職工素質,在經濟建設中建功立業
全縣各級工會要圍繞經濟發展的中心,把全縣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縣委八屆十次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上來。
一是進一步提高職工隊伍素質,引導職工建功立業。繼續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的活動。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豐富“創爭”活動內容,創新學習方式,完善考核辦法,培養選樹典型,激發職工的學習創新熱情。引導職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把“創爭”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大力推進“職工書屋”建設,改善職工學習環境。將“職工書屋”建設作為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以事業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集中力量抓好“職工書屋”建設,力爭今年“職工書屋”建設有新突破。廣泛開展健康向上、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寓教于樂,展示風采。
二是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推動職工建功立業。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繼續深入扎實地開展“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一五’、和諧奔小康”勞動競賽活動。以增強科技含量、拓寬競賽領域、擴大參賽面為基本要求,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工種的職工技能競賽活動。在廣大職工中進一步掀起學技術、比技能、創一流的熱潮。深入開展“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活動,引導職工節能降耗、保護環境,努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認真組織實施好“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圍繞企業節能降耗、開拓市場、科學管理等方面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技術創新活動。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為重點,廣泛開展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的“五小”活動,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深入開展“工人先鋒號”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創造一流業績,為推動科學發展建功立業。
三是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激勵職工建功立業。勞動模范是先進生產力的優秀代表,縣總將在請示縣委同意后啟動第二屆縣級勞模評選工作,今年“五·一”前夕進行表彰。各級工會要配合做好有關評選推薦工作,嚴格按照評選標準和工作程序,樹立一批富有時代特征、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充分體現工人階級與時俱進的先進性。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度宣傳各級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使新時代勞模精神成為激勵職工群眾愛崗敬業、拼搏奉獻的強大精神動力。把宣傳勞模與關愛勞模、幫助勞模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結合起來,進一步形成尊重勞模、關心勞模、爭當勞模的社會風尚。
(二)堅持依法科學維權,發揮民主管理的職能作用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核心職能。各級工會要維護好職工的利益,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一是要加強源頭參與力度。各級工會要加強調查研究,對廣大職工群眾的要求和期盼,及時、準確、全面地把握,提出工會的意見,定期向黨組織匯報。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組織中工會代表和委員的作用,及時反映并推動涉及職工和工會問題的解決。
二是要加強勞動關系協商機制建設。積極推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幫助、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推動就業政策的落實,切實維護職工的勞動就業權。大力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和工資集體協商,突出抓好非公有制企業工資集體協商,積極推行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推動企業建立完善職工工資共同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切實維護職工的收入分配權益。
三是要加強廠務公開工作。深入實施《湖南省職工代表大會條例》,不斷擴大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覆蓋面,突出抓好非公有制企業和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廠務公開工作向非公經濟領域拓展。進一步規范國有、集體及其控股企業、事業單位廠(院、校)務公開和職代會制度,落實職代會各項職權。
(三)切實關注困難職工,扎實做好幫扶工作
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是職工企盼、黨政所需,也是工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深入開展訪貧問苦、“兩節”慰問、愛心助學、大病救助、困難職工幫扶等活動,為黨政分憂;加強幫扶資金的籌措,積極爭取政府補助、社會捐助,增加工會經費投入,不斷提高幫扶能力;創新幫扶方式,把幫困和脫貧相結合,與政府部門配合,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就業指導等工作;不斷擴大幫扶范圍,把農民工納入工會幫扶對象,為農民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督促用工單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依法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
(四)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會組織服務水平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職工隊伍和工會工作的對象、內容、方式發生了變化,工會組織必須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一是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加快工會組建和會員發展步伐,努力擴大覆蓋面。積極爭取黨政支持,建立健全“黨建帶工建”的組建格局,以非公經濟企業和工業園區為重點領域,以分散、靈活就業的職工和農民工為重點對象,提高非公企業建會率。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建,努力把不同類型企業、不同就業方式的職工和農民工最大限度地組織到工會中來。新建工會堅持高標準起步,指導其依法選舉,同步建立工會、經審、女工、勞動爭議調解等組織。深入開展“模范職工之家”建設活動,進一步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明確責任。認真研究解決建家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加大宣傳,推動建家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是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加強工會干部思想、作風、能力、組織等的建設。各級工會干部要堅持以黨的科學理論為指導,尤其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著力解決工會建設中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問題,著力解決隊伍建設中能力、水平、素質不適應不符合新形勢下工會工作要求的問題。要始終把保持與職工群眾的密切聯系作為工會工作的生命線,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拓寬聯系職工的渠道。要樹立自覺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和加強工會干部協管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職工群眾信得過的高素質工會干部隊伍。
三要爭取更多的資源。各級工會要主動爭取黨組織對工會工作的領導,主動爭取行政對工會工作的支持,使工會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外部環境不斷優化,努力把工會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工作優勢;加強與勞動、司法等部門的配合、聯動,推動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協助宣傳部門,利用工會宣傳陣地和工會信息網絡,不斷加強輿論宣傳,不斷擴大工會社會影響。
各位委員、主席,同志們:去年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我們一定要團結拼搏,搶抓機遇,在縣委和市總工會的領導下,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開創我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