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區項目新建目標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五”期間,全區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驗收兩輪復查之后,又率先在全市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高中教育也得以進一步發展。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成職教育形成了我區教育事業的立體化發展格局。為了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辦學規模,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特制定本規劃。
指導思想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根據雙灤區教育工作實際,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辦學規模,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總體目標
全區現有初中5所,小學21所,通過實施學區建設工程,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將初中撤并成2所,小學撤并成17所。按照區域教育協調發展的需要,將全區中小學劃分為、雙塔山兩個學區。
學區:整合中心校、偏橋子中心校、原鋼城總校、四中四個基本單位的各中小學。該學區轄一所初級中學和七所小學。即四中、雙灤一小、雙灤二小、民族小學、東園子小學、偏橋子小學、三家小學、大貴口小學。
學區:整合區直屬小學、雙塔山中心校、大廟中心校三個基本單位的各中小學。該學區轄一所初級中學和十所小學。即三中、逸夫實驗小學、雙灤三小、黑山學校、雙塔山鎮中心小學、中營子小學、下店子小學、大廟小學、北梁小學、小三岔口小學、岔溝門小學。
實施步驟
(一)年,西平臺小學撤并至民族小學,白廟子小學撤并至雙灤三小;四中與十五中合并,雙塔山片學生就近入學到三中;雙塔山鎮中學撤并至三中。
(二)年,偏橋子鎮中學撤并至四中。
(三)年,大廟鎮中學撤并至三中。
(四)年,鎮酒店民族小學、宮后民族小學撤并至民族小學。
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廣泛宣傳,提高認識,確保學區建設工作有序進行。學區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牽涉到鎮、村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加大宣傳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宣傳學區建設的目的、意義,使學區建設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學區建設工作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統一規劃、組織、協調學區建設工作,分階段、分類推進,保障學區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2、優化布局,整合教育資源,合力推進學區建設步伐。學區建設的關鍵在于初中布局調整,我區擬定到年初中布局調整進行完畢,到年小學布局調整也相應到位。調整后閑置出來的小學校舍用于發展學前教育,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中小學布局調整與學區建設有機結合,使學區的龍頭學校得以快速發展,實施規模辦學,不斷提高辦學效益。
3、強化管理,規范辦學行為,提高辦學效益。學區建設對目前的教育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原來設置的以行政區劃為基本單位的管理體制已不適應學區建設的需要。為此,我區將成立2個學區管理委員會,設學區主任一名,負責學區內的全面工作,副主任2——3人,分別負責中小學教學工作和成職教工作,學區內可利用撤并余下的行政編制,成立學區教研室,設2——3名教研員負責學區內的教學及教科研工作,以中心校為單位的基層管理體制將隨之撤消。教育局和政府教育督導室對學區內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過程監控和考核。
4、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確保學區建設工作的良性發展。根據學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建設投入需大量資金,為使學區建設順利進行,確保分年度計劃目標的實現。區政府在政策上給予傾斜,在保證危房改造資金全部用于學區建設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主渠道作用,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辦學積極性,采取內引外聯及社會各界捐贈等多種形式,保證學區建設所需資金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