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當今世界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興經濟體對外投資比例逐步增長
多種數據表明,新興經濟體參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相關比例不降反升。僅以我國為例,從2001年到2010年這十年間,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凈額就從69.2億美元攀升至688.1億美元,以驕人的成績位居全球第五。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新興經濟體并沒有完全參與經濟一體化,這也使得世界金融危機針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破壞遠遠超過新興經濟體。其次,這次經濟危機反而成為國際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導火索,一批迅速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大量接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輸出產業,與此同時也把本國技術較為落后的產業設備轉移至次級的發展中經濟體,逐步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也進一步使得新興經濟體更深入地參與國際資本流動;最后,席卷一切的經濟危機使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流動性嚴重下降,企業經營大部分面臨資金短缺等問題。發達國家政府為了維持正常的經營運作,大幅度降低國際資本的流入門檻,這些投資成本的大幅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著新興經濟體的國際對外資本輸出。
二、國際資本流動對于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影響
1.國際資本流動對于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積極影響
(1)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穩步實現。從世界經濟這一角度而言,國際資本流動利用數額巨大的資金流強有力地沖擊世界各國的經濟市場壁壘,與此同時結合貿易商品流通、大宗資源流通以及文化觀念融合,逐步推動國際金融、世界經濟的一體化進程,穩步促進經濟全球化。①促進銀行業不斷提高信用水平,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各個國家的銀行業務考慮到外匯業務、風險規避以及利潤獲取的需要,往往持續進行套匯套利、短期拆放等國際金融活動,大量在世界貨幣市場、世界金融衍生物市場從事經濟行為。在這種大背景下,國家金融監管部門以及國際性的金融監管單位都會逐步健全組織管理措施、提高國際間信用水平、逐步優化國際金融行業。②投機性的國際資本流動也會促進國際金融的一體化。國際性的資本流動歸根結底就是追求金融利益的最大化,這種由市場所決定的“利益至上”觀念勢必使得大量國際資本聚集于具有極高利潤、同時具有極高風險的市場投資領域。從這個角度而言,國際資本流動恰恰契合了金融資金配置的內在動力要求,促使大量資金的國際間合理再分配,客觀地發揮著繁榮、優化國際金融市場、世界經濟的良性作用。
(2)維持暫時性的國際收支均衡。從調節國際性收支的角度而言,當某國家在國際收支領域出現暫時性的收支逆差,該國家的整體貨幣匯率往往下跌。一旦國際資本賣家認定貨幣匯率下跌為暫時性情況時,往往大量買入該國家流通貨幣,以期望匯率上升后的倒賣利潤,這種投機性的國際資本流動能夠產生短期的國際資本內流現象,與此同時減少乃至徹底扭轉一個國家的貿易收支逆差現象。這樣一來,國際資本流動有助于各個國家更為方便地調節貿易收支平衡。具體而言,有關政府機關能夠向國際性的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用于彌補這種貿易收支不平衡;國家中央銀行能夠相應調高貨幣利率、逐步公開金融市場業務,已達到吸引國際金融資本的目的。面對國際貿易收支的暫時性順差,相關部門則可以選擇與前面所述相反的宏觀調節手段,政策性鼓勵個人以及本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爭取實現國際貿易收支的平衡穩定。
(3)減弱經濟、金融領域的周期性波動。國際資本流動并不單單局限于國際資本輸出、輸入國家的基本經濟領域,也絕不單單是微調、被動的資本運作,它在優化資本輸出、輸入國家金融、經濟領域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國際資本流動一方面允許資本的輸出國輸送大量的過剩資本,另一方面使得資本輸入國利用有限的金融成本進口大量資金,給予輸入國走出經濟衰敗的資金保障,進一步避免了時間范圍內的經濟衰退;與此同時,滿足輸出國向外輸出擴張金融資本的要求,進一步鞏固了輸出國的經濟,從兩方面弱化了國際經濟的周期化波動。
2.國際資本流動對于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消極影響
(1)沖擊世界貨幣體系。伴隨著國際資本流動日趨壯大、迅猛發展,國際間慣用的浮動匯率體制受到了不良影響。一方面而言,國際資本流動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國際性匯率的短期浮動,加強了國際貨幣匯率體系的不穩因素;另一方面而言,各個國家的金融管理部門會針對本國實際調節、干預現行的浮動匯率貨幣體制,而國際流動資本往往會針對政府宏觀調控產生極大的削弱作用。
(2)破壞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的穩定。國際資本的世界性流動逆轉,極有可能造成世界范圍的經濟動蕩以及國際金融波動。眾所周知,戴蒙德、戴維格的金融恐慌模型以及其他經典的經濟危機模型都無一例外地采用實踐方法探討了國際性的資本流動對于經濟、金融市場的不利影響。這些經典理論直接表明國際資本流動產生突發逆轉的深層次原因;更加重要的是,這些模型都突出強調了國際資本流動一旦面臨突發逆轉,就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危機以及不可估量的損害。
(3)打破國際持久性貿易收支的平衡。上文已經說到國際資本流動可以減弱甚至消除貿易收支的暫時性不均衡情況,但是一旦某國經歷持久性的貿易逆差現象(具體特征就是本國的貨幣匯率持續快速下跌),國際性的投機資本家預測該國的貨幣必將貶值,由利益驅動便會迅速撤回資金,更有甚者將手中持有的該國貨幣全部兌換以保證自身利益,這樣一來勢必造成大量國際資本外流,加劇該國的貿易收支逆差狀況。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巨頭的投機行為也會伴隨各國貨幣利率的變化而時有發生,這種純粹投機性質的資本在國際金融市場中頻繁流動,逐步擴大了國家貿易收支的不平衡情況。此外,國際流動資本會在部分地區局勢動蕩時進行規模化的輸入輸出,也給國際貿易收支平衡造成的不良影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際貿易順差國家往往采用提高貨幣利率、縮小通貨膨脹等手段減少貨幣發行,但伴隨著國際資本的快速流動,在保障貨幣平價匯率穩定的條件下,某個國家的利率提高往往吸納大量國際資本,使得該國外匯儲備激增,并且伴隨著國內貨幣的流通量增加等迫使貨幣利率下降的狀況,也完全抵消了該國政府實行的貨幣緊縮政策。同理可知,國際貿易逆差國家的種種貨幣寬松政策也會被愈加流通的國家資本市場所抵消殆盡。綜合而言,獨立國家的貨幣宏觀政策針對貿易收支項目的作用往往相反于國際資本流通的作用方向,也就不可避免地減弱甚至抵消政府宏觀調控針對貿易平衡的調節作用。
三、我國針對國際資本流動消極作用的必要措施
1.有序放松市場以及解綁資本管制
我國現有外匯管理的首要目標是保障以人民幣為幣種的國際資本項目的可兌換性,但是也要明確我國的相關資本項目采取循序漸進,有序管理的開放政策,也就是說資本開放的過程必須提前預測、優先控制。大量經驗告訴我們,必須首先保障合理有序的政府宏觀政策、穩健可行的銀行體系以及切實有效的部門監管,才能實現資本項目的成功開放。
2.擴展貨幣政策的應用范圍以及政策工具的靈活性
現有的外匯管理制度往往無法有效控制管理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入,使得央行投放市場貨幣時必須被動考慮資本流入的不良影響。針對這一問題,中央銀行務必靈活采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施行針對資本流入的沖銷辦法,減弱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入的不利影響。這種沖銷行為可以利用再貸款業務、調整相應的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公開部分市場業務等辦法實現。具體而言,公開市場這一主動舉措能夠實現更好的沖銷效果。中央銀行可以利用公開市場買賣一定限額的有價證券,以此來明確調整政府的凈債權,自由調控大量基礎貨幣。最終實現基礎貨幣總供應量的有效控制。針對貨幣寬松政策,央行可以嘗試買進有償債券,加大基礎貨幣的投放力度;針對貨幣緊縮政策,也可以任意自如的施行返銷舉措。
3.提升針對國際資本流動的監管力度
我國務必施行有效政策擴大針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政府監管,預測、評估、控制資本流動所帶來的重大風險,努力保障我國經濟、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具體而言,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建立健全國際資本流動控制的監管體制,使得監管工作有效、明確、直接、規范。
四、結論
國際資本流動的新特點、新變革對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產生了眾多影響,那些不良后果也給我國的金融監管部門帶來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務必采取必要措施,充分迎接國際資本流動所帶來的新興挑戰。
作者:張鑫單位: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