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熱點事件的微博傳播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統計與管理雜志》2014年第八期
一、高校網絡輿情引導體制的缺陷分析
現在,許多高校仍沒有給予輿情引導工作以足夠的重視,甚至對網絡輿情的形成機制、內涵價值、傳播方式沒有深入的認識。因此,目前的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一)引導方法、觀念陳舊縱觀現今高校引導輿情的工作方法,很多還停留在傳統的說教和簡單的宣傳上,不僅耽誤了輿情控制的良好時機,而且已經不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最終只能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會產生負面的效果。在網絡環境下,以往傳統的輿情引導和控制手段已經不再適用,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急需探索新方法,接受新觀念。
(二)引導工作缺乏組織性、規范性由于對網絡輿情缺乏根本的認識,許多高校的輿情引導工作一直處于非常態化。有的高校的宣傳部門雖然具備此項職能,但卻沒有一只專門的隊伍來進行輿情引導工作。雖然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干部實際兼任此項職責,但由于高校網絡輿情的迅速形成并傳播的特性決定了必須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與規范的引導制度來進行輿情引導,否則一旦負面輿情傳播泛濫,將會產生不可控的影響,嚴重危害著校園的和諧穩定。
(三)預警機制不健全高校網絡輿情的形成和傳播速度快,具有突發性。有的高校只注重課堂教學而容易忽略對大學生思想動態的了解和引導,經常是在突發事件爆發后才去著手進行引導和控制工作,且缺乏完善的及制度化的處理機制。或者有的雖然有應急預案,但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突發事件來臨時,猶如一紙空談。當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高校的相關部門往往會措手不及,延誤最佳處理時機,從而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二、新形勢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體制探究
(一)建立完整的體制和隊伍,是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關鍵輿情的引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因此,必須建立網絡輿情的長效引導機制和專門的工作隊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建立網絡信息過濾機制,從源頭上減少不良信息的影響互聯網的誕生將人們帶入了信息時代,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世界。同時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為了色情、暴力和虛假信息傳播的途徑。因此,高校有必要強化對網絡資源的把關,引入專門的網絡技術人員,設置校園網絡防火墻,創建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防止不良信息進入大學生視野;同時,建立權威的校園網絡媒體,為師生建立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輿論平臺,掌握網絡輿情形成和傳播的主動權,從而從源頭上為大學生設置輿論的“保護層”。2、完善輿情引導隊伍建設,為正面網絡輿情的傳播“保駕護航”組建一支由宣傳工作人員、網絡管理人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生輔導員、學生干部等組成的多層次、全方位的輿情引導隊伍,依靠他們正確的思想、豐富的閱歷、可靠的技術以及對網絡的熟練使用,鼓勵主流輿論,扼制錯誤輿論,控制并引導輿情的形成過程和發展方向。3、建立權威信息機制所謂“流言止于智者”是說沒有根據的言論傳到聰明人那里就不會再繼續流傳了。由于網絡上各類信息的泛濫,人們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需要分辨信息的真偽,也在尋求著獲取全面而公開的信息獲取途徑。倘若信息不夠公開透明,往往不能被打中做信服。如果能夠建立權威的信息機制,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在第一時間權威信息、公布事實真相,就有利于把握輿情傳播動向,扼殺負面輿情形成的萌芽。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微博等形式,將師生所關注的事件的真相及時、快捷地,不僅有助于高校維穩工作的進行,也有利于高校工作更加公開化、透明化。
(二)建立并完善突發事件預警及善后體系,為高校維穩提供保障對于高校突發事件,應該有一套系統的體系,從預警到處理再到善后,要環環相扣,層層把關。首先制定詳細且符合學校實際的應急預案,把握危機處理的主動權。高校在制定好應急處理預案后,要確定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職責,定期進行預演與評估,及時接收師生反饋意見,不斷對方案進行改進,以便危機來臨時及時開展行之有效的工作。其次在危機事件平息后,要繼續加強對殘余負面輿情的監控,防止矛盾的轉化。還要及時對突發事件的形成與傳播原因進行調查,對處理方案進行評價與反思,為今后的維穩工作積累經驗。
(三)繼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輿情傳播主體的判斷力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促成校園網絡文化的形成,充分發揮校園網絡的積極引導作用,使網絡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介。其次,高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活動,寓教于樂。高校可以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網絡征文、文藝表演等,讓大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從被動受教育,變為主動宣傳好思想、好行為的傳播者、實施者。第三,要注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論素質和實踐素質,確保大學生能夠受到良好的思想引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單純通過理論說教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教育,要善于發揮網絡媒介的教育作用,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輿情氛圍。高校要定期對思想政治工作者進行培訓,通過分析一段時期內網絡輿情的形成與變化,制定遵從事態發展的措施,因勢利導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還要注重自身的學習與進步,要對大學生所關注的新事物、新問題有足夠的了解,并設身處地想大學生之所想,讓輿情引導工作目的性更強,效率更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思想活躍,且具有獨立性、差異性和可塑性,在當今各種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各類信息迅速傳播的環境中,極易受到沖擊。有些大學生由于對某些社會事件缺乏正確的判斷,很容易受到錯誤觀念的煽動,思想傾向誤入歧途。而且身處網絡時代,不良信息、虛假信息在論壇、貼吧、社交網站等各類平臺上的傳播猶如洪水猛獸,阻礙了大學生思想的成長進步。因此,在新形勢下建立并完善高校輿情,尤其是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和控制的長效機制是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將會對學生、高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長足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戴湲涵王啟翠李祥單位:鹽城師范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