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農村經濟發展困境及解決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農村經濟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前期農村勞動力達到頂點后也出現了下降的情況。最近幾年,一些城鄉企業經營不善,企業倒閉和裁員情況時有發生,這使得市場對于勞動力的需求量降低,農業勞動力回流數量有所上升。而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目前的耕地面積為18.5億畝左右。人均耕地僅有1.43畝,不到世界水平的40%。雖然近些年我國勞動力就業結構出現了轉折性的變化,但是我國勞動力基數巨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依然非常嚴峻,尤其是在近幾年來農業集非農業領域出現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化趨勢的大背景下使這一矛盾邊的更加突出。
1、農民收入偏低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的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們的收入也大為增加。但是相對于城市居民的收入,農民的收入還是相對的偏低。根據2011《農村經濟綠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斷擴大,目前達到3.23比1的比例。這個問題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從農村自身來說,農業勞動生產率較低、非農產業發展嚴重不足、農村剩余勞動力偏多農民素質較低、進城就業數量偏少等都是重要原因;從外部來看,農民負擔沉重和農村對城市貿易條件變差也是重要原因。農民收入在增加的同時,農業生產的成本也隨之增加,加之農產品銷售困難,使得農民的收入總體偏低,難以達到人們預期的要求。
2、農村生產性投資不足
農村生產性投資是否充足直接關系到農業經濟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很多地方受到投資資金限制、投資動力不足、投資環境差的困擾。大多數農民沒有生存及競爭的壓力,單獨的抗風險能力不高,造成農民缺乏通過投資來改善生活和生產條件的積極性。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交通條件、通訊條件、市場條件、新技術的獲得和掌握能力均較差,部分地方政府機構辦事效率低下,官僚主義、本位主義和腐敗現象嚴重,這都原本想在農村進行投資的投資者投資欲望大為降低。
3、科技進步難以滿足農業發展需求
現在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各行各業想要去的真正的成功,都需要科技的強有力的支撐。而現代農業想要取得成功,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但是我國目前的農業發展中,農業技術水平還是比較落后,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遠遠落后于農業科學的研究,許多農業科研成果并沒有及時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平均有6000項農業科技成果問世,但是真正應用到實際的卻還不到1/3;農業科技人員數量較少,組織機構健全程度不高;基層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環境較差、待遇不高,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及隊伍的穩定性。
4、文化素質偏低使農村經濟很難持續健康地發展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教育的投入,使得全國,包括農村的年輕一代都具備了較高的文化素質水平。這原本會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有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的情況。但是由于農村經濟效益相比于城市來說不高,大量農民從農村涌向城市,這其中的主力是年輕有一定文化素質的農民,這就使得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的大多數是老弱婦幼或者是在城市中缺乏競爭能力的人。
5、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不夠完善
一個完善的運行良好的市場體系可以使得經濟得到快速、穩定、持續的發展。但是在我國農村,現在的市場體制建設不到位,市場體制的完善程度難以令人滿意。很多農村地區甚至都沒有市場體制,更有甚至根本沒聽說過市場體制,這極大地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二、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不順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政府長期對農村經濟發展進行的不當干預;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滯后;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低。對于政府長期對農村經濟發展進行的不當干預方面,具體表現為在農業成本增長和農產品價格偏低時,沒有做出切實有效地干預措施。有的地方在指導農業發展時沒有經過仔細的市場調查研究,進行了不科學的干預;對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滯后方面來說,經濟體制跟不上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很多方面成為農業發展的障礙;對于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低來說,農村經濟沒有形成必要的市場,使得農村經濟產品缺乏競爭力。這些都使得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三、解決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建議和措施
1、抓各項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
從政策上給予農業生產優惠的政策是農業經濟順利發展的重要的保證。在具體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工作:(1)堅持落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貫徹落實好生豬、蠶桑、蔬菜、獼猴桃和花椒等產業的發展政策。(2)對于糧食生產給予高度重視,落實種糧直補等惠農措施,認真研究并全面推廣糧經套作,從而穩定糧食生產的目的。(3)在春耕農忙季節,加強小春的田間管理,掌握小春的生產情況,強化大春的備耕工作,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責任管理,加強農業技術推廣等服務工作。
2、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農民收入的高低是衡量農業經濟發展的最直觀的標尺。雖然現在農民收入與以往相比有所增長,但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收入差距依然在逐步的擴大。所以,如果想發展農村經濟,那么必須首先解決農民負擔沉重問題,開展具體工作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對農村稅費進行改革,從而實現農民負擔規范化,堅決杜絕不合理收費情況的發生;(2)加強反腐倡廉工作,對機構進行精簡,降低鄉村行政費用;(3)進行公正執法,尊重農民的人格尊嚴,使得農民充分得到行使民主權力的機會;(4)農產品貿易中的不合理政策進行有效地改善,提升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從而達到加快農村建設步伐的目的。
3、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市場國際化進程腳步很快,為了跟的上國際市場的腳步,并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作為我國經濟重要組成的農業經濟,需要依據比較優勢原則參與到國際分工中,在世界范圍內進行農業資源重組及優化配置。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對農村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主要包括: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農業生產結構、農村產業結構及農業區域結構。只有做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證農業經濟的發展。
4、建設并完善農村技術市場
目前,農村的技術市場不夠完善,這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比較薄弱的環節。為了改變現有農村技術市場不完善的現狀,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可與一些大中專院校建立聯合培養基地,并請一些知名專家來對農民進行定期指導培訓,同時以講座等方式提高業戶的技術水平,達到提高農村技術市場的科技含量的目的。四、結論農業經濟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現有工作中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并針對相關的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從而保證農村經濟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
作者:呂華單位:山東省龍口市諸由觀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