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廣大基層工會主動適應工會財務改革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工會會計核算,加強工會經費規范管理,在保障工會經費高效使用和資產運營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基層工會財務管理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共性或個性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工會組織的健康發展。本文結合基層工會財務工作實際,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人崗配備不相適。目前基層工會財務人員多以會員兼職為主,財務專業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是專業出身,有的是“半路出家”,有的連最基本的資金平衡、借貸關系都不能理解,更別說看懂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指標,提出決策建議。有的單位財務人員變動頻繁,變動時沒有按照《會計法》中有關會計人員調動或者離職的規定辦理交接手續,只是把銀行存款余額、總賬、明細賬簡單交接一下就了事,沒有完全將往來款項、經費預算、財務決算、未決事項等資料詳細移交,導致新接手財務人員在填報財務報表、賬目處理中措手不及和東拼西湊、翻來覆去查找資料。有的財務人員對工會財務資產一體化管理系統一知半解,在學習過程中不上心、不走心,沒有腳踏實地做系統研究,總是依賴其他單位和工會管理部門先做“試驗”,自己再走“捷徑”,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另外,基層工會大部分財務人員都是兼職人員,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抽空處理工會賬務,時間和精力有限,存在降低工作標準、得過且過的情況。會計核算不規范。一是賬簿設立和登記不規范。有的基層工會沒有按照《工會會計制度》的規定,科學設置會計科目和登記會計賬簿,未完全建立庫存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明細賬、固定資產管理等賬簿;有的出納人員未按照工會財務資產一體化管理系統出納模塊建賬記賬,存在用銀行轉賬流水代替銀行存款日記賬的登記記賬問題;有的會計人員沒有依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及時進行會計處理,未能做到真實、完整、準確反映工會經費收支情況和財務整體現狀。二是科目使用和記賬不正確。現實中,有的基層工會將上級工會返撥的工會經費收入計入“上級補助收入”,將上級工會撥付以獎代補的財務規范化建設考核獎計入“其他收入”,將“節假日慰問費”列入“維權支出”等科目;還有的年末未能按時對收入和支出進行結轉,不同會計科目中核算同一經濟業務事項,記賬金額與發票金額不一致,付款方發票名稱與實際支付款項單位不相符,虛擬支出虛列負債等,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三是未獨立核算和超范圍開支。有的基層工會沒有單獨開設銀行賬戶,工會經費支出仍與行政賬戶合并核算;有的雖然單獨開設了賬戶實行經費獨立核算,但經費仍由單位行政領導簽字審批;有的把按規定應上繳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非稅收入和上級單位的補助款存入工會賬戶管理使用;有的基層工會未依照規定向工會會員收取會費,或收取的會費未及時存入銀行賬戶,存在“坐支”現象;有的基層工會賬戶成了單位行政不合理開支的避風港,比如,在節假日慰問中用現金支付慰問金,擅自擴大經費開支范圍用于繳納職工醫療互助金、慰問掛鉤特困戶等,會計審核、監督的把關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資產管理有漏洞。一是資產管理不規范。有的基層工會在資產的購置、驗收、登記、領用、處置等環節存在不規范的問題,只知道買,不知道管,資產領用后,不追蹤去向,人員調離后,沒有辦理移交手續。二是內控制度不健全。存在家底不清,賬物不實等情況,未按時盤點,該報廢的未履行報廢手續,“呆賬”“壞賬”未及時清理,長期掛賬。三是監管責任未落實。有的基層工會沒有專職資產管理人員,資產管理處于“真空”狀態,導致資產管理“缺位”,存在資產流失的風險,未做到監管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和動態化管理。四是執行財經紀律不嚴肅。有的工會資產在取得時未按照實際成本計量,未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存在隨意變更使用年限和折舊方法問題。
二、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的對策
加強專業財務人員配備和業務知識學習。隨著新《工會會計制度》的實施,建設一支政治素養高、專業能力強、懂財務會管理的基層工會財務干部隊伍,對做好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一是加強財務專業人員的配備。基層工會應根據自身實際科學設置會計崗位,合理配備會計人員,在人員配備上要把那些有一定財會專業知識、實際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的人員充實到財務崗位上來。二是移交資料要清單化明細化重點化。工會財務人員調動或離職時,應在工會主席和經費審查委員會的監督下,將其負責的財務工作以書面形式與接替人辦清交接手續,并對未了事項加以說明,做到移交資料有清單、有明細、有重點,實現財務工作有序銜接,提高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規范化水平。三是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基層工會財務人員要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工會會計制度》《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不斷增強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做自覺踐行法律法規的合格財務工作者。四是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上級工會要加強對基層工會財務人員的培養,通過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和業務交流、實踐鍛煉等活動,鼓勵基層工會財務人員通過自學和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他人學,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專業技能和熟練掌握以及用好用足相關政策的能力,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疑難雜癥”都能精準“對癥下藥”及時解決,提高財務工作質效。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工會經費使用要堅持量入為出、厲行節約的原則,把有限的工會經費主要用在維權服務和開展職工文體活動上。一要嚴格經費支出管理。基層工會要嚴格按照新《工會會計制度》《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嚴格經費支出標準,嚴控經費支出范圍,嚴加經費收支管控,充分釋放經費使用效益。二要實行獨立核算。基層工會要根據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設立工會經費賬戶,實行工會經費獨立核算,在工會經費使用上,嚴格落實工會主席“一支筆”簽字審批制度,管好用好工會經費。三要強化預算執行。基層工會要根據國家和全國總工會的有關政策規定以及上級工會的要求,科學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依法、真實、完整、合理地編制工會經費年度收支預算。在經費收繳方面,做到應收盡收,不得減免、不收或少收;在經費支出方面,按照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要求,做到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開支。四要堅持過緊日子思想。基層工會要優化經費支出結構,把過緊日子要求貫穿經費管理使用全過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將更多的工會經費用于為職工服務和開展職工活動上,切實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服務職工的效能,提高工會經費使用效益。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基層工會對固定資產要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崗位負責、發揮效能”的原則實施嚴格管理。一是健全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壓實管理責任,做到入賬有驗收,領用有登記,離職有移交。二是規范日常管理。建立資產總賬、明細賬、卡片賬在內的各種賬簿臺賬,實現工會資產的精準、動態管理,徹底消除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狀況。三是定期盤點清查。基層工會每年至少要對本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盤點清查,發現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寫出書面報告,按規定上報相關部門批準后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并將有關情況在會計報表中重點說明,嚴防工會資產的流失、損失和浪費。隨著新《工會會計制度》的實施,對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基層工會要加強領導,匯聚優勢資源,強化財務規范監管,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實現經費管理的信息化、精細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為職工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作者:王世剛 單位:云南省昭通市政法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