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發展的離岸服務外包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人才需求———產業發展耦合系統動力學模型說明
系統動力學(SystemDynamics)由麻省理工學院的J.W.Forrester教授創建于1956年,是一門分析研究信息反饋系統的學科,也是一門認識系統問題和解決系統問題交叉的綜合性的新學科,它強調系統、整體的觀點和聯系、發展、運動的觀點,借助計算機模擬可以用于定性與定量地研究系統問題,可用于分析研究社會、經濟、生態和生物等各類復雜大系統問題。從收集的文獻資料來看,應用系統動力學去分析解決產業發展問題的研究成果較豐富,如趙玉林和李文超(2009)運用系統動力學方法,構建4個子系統協同作用的主導性高技術產業成長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并以此揭示其發展動力機制。左小德等(2011)使用系統動力學方法,對東莞市產業中涉及的各個因素進行相關分析,為產業升級提供理論指導,尋找促進東莞市產業升級的關鍵因素。但現有的研究主要著重在對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及其動力機制進行分析,對于產業關鍵因素和產業發展耦合機制的研究還較少見。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構建系統動力學模型對離岸服務外包人才需求與產業發展的耦合發展進行深入分析。為了分析離岸服務外包的產業升級發展,將離岸服務外包劃分為低端業務類型和高端業務類型構成,相對應的是產業從業人員也由低端產業人員和高端產業人員構成,當然高端產業人員的生產效率高于低端人員的效率。產業人員總數的增加、人員生產效率提升以及產業升級可以實現離岸產值的增長。產業人員的增加主要依靠引入外部低端人員,每年都會有一定比率的產業人員流失和轉化,在這里假設產業人員增長率主要是由人力成本這個外生變量決定的。離岸服務外包產業每年也會有一定比率的轉化,由低端向高端轉化,高端向自主品牌轉化。根據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和人員需求的特點以及近幾年的發展趨勢,構建了圖2所示的離岸服務外包人才需求———產業發展耦合發展系統動力學模型,表1是模型主要變量列表。
2人才需求———產業發展耦合模型分析
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概況如表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到離岸產值初期(2008~2010)主要依靠人員的粗放型投入實現增長,在2010年后,離岸產值的增長才高于人員的增長速度,這說明2010年后的增長除人員增長因素外,人員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成為增長的驅動因素,可以預計的是這一因素在未來作用將越來越大。近幾年離岸產值和從業人員都是以高于30%的增長率發展,但是超高速度是基于較低的起點,可以預計的是離岸服務外包的發展將不可能在較長時期保持這一超高速增長態勢。2012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產值為336.4億美元,從業人員428.9萬人,根據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的實際情況,設定2012年低端產值為269.12億美元,高端產值為67.28億美元,低端產業人員總數為364.565萬人,高端產業人員總數為64.335萬人。同時設定人員生產效率提升比率(5%)、低端———高端人員轉化率(10%)以及自主品牌產業轉化率(5%)作為外生可控變量的情況下,模型仿真運行結果如表3、表4、圖3和圖4所示。從仿真結果來看,到2020年,產業人員將達到2400多萬人,而產值將超過2800億美元,到2025年,從業人員將達到近3600萬人,產值將達到近5000億美元,但是高端產業的發展增速高于低端產業的發展,其各年發展增長率如表4所示。從模型的初步仿真結果也能夠看到人員效率和產業轉型對產業增長的作用是越來越大,而人員數量規模的擴大對產業的發展作用在減小。
3敏感性分析
3.1人員效率提升人員效率提升將會降低單位產值人員需求量,提高產業總產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員的需求量,優化產業結構。設定人員效率提升為0%、5%、10%、15%和20%5種水平,也就是作為個體素質技能水平的提高帶來的個人生產效率的提高這5種水平。在選定人員效率提升水平下的模型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圖5人員效率提升敏感性分析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到人員效率的影響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在人員效率提高10%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在2020年40%的產值增幅,而在2025年可以達到57%的增幅。而在20%的人員效率提升情況下,可以實現在2020年100%的產值增幅,而在2025年可以達到158%的增幅。在這里就可以看到,人員效率的提升對產值增長率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從長期來看提升人員效率對產業的發展影響作用是遠大于人員規模的擴大的。
3.2產業轉化率(人員轉化率)產業轉化率在這里主要是由產業外部力量推動的產業升級轉化,由低端離岸產業向高端產業轉化的比率。產業的升級轉化會對產業人員產生影響,產業人員將通過知識更新、人員更新等手段實現人員效率提升以適應產業升級轉化,因此產業升級轉化會帶來人員的升級轉化。在這里由產業轉型引致的人員轉化率設定為5種水平:0%、5%、10%、15%和20%5種水平,在選定人員轉化率情況下的模型仿真運行結果如圖6所示。圖6產業轉化率(人員轉化率)敏感性分析從分析結果來看,在缺乏對產業轉型的推動(人員轉化率為0的情況下),低端產業得到極大的發展,但高端產業極度萎縮,這是因為離岸服務外包的國際分工格局造成發展路徑的鎖定,必須依靠積極的措施(包括產業政策、產業扶持等措施)來推動產業轉型實現發展。同時,人員轉化率對產業產值的總體影響并不顯著,但對高端產業的產值、人員數量和低端產業的產值、人員數量之間的比例影響顯著。
4耦合模型分析的啟示
通過耦合模型的分析,對于我國離岸服務外包人員需求和產業發展的動力演化以及二者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有了直觀的認識,結合當前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從業人員和產業發展的現狀,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的人才需求和產業耦合發展主要應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4.1我國離岸服務外包需要實行積極的發展策略以實現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在模型中,缺乏效率提升和對產業轉型推動的情況下,離岸產業的發展速度大大低于人員效率提升和推動產業轉型下的情況。但是人員效率提升和推動產業轉型并不是僅僅依靠產業或者企業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首先是推動產業轉型并不是產業(或企業)自身就能夠解決的問題,正如模型中反映出來的當缺乏外部的推動產業轉型的力量時,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將陷入發展路徑的鎖定,產業發展得不到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而這正是國際競爭者希望看到的,因此必須依靠產業外部力量,依靠政府主管部門以及行業組織部門從產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來推動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另外在模型中人員效率提升主要與人員技能素質的提升相關,而人員技能素質的提升除了產業(或企業)自身需要建立強大的人員素質提升(培訓)體系外,還需要建立諸如面向產業需求的高校教育體系和多元化社會培訓體系等措施,而這是產業(或企業)自身不能解決的,需要政府和行業組織機構實行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這樣才能滿足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優化升級高速發展需要的人才素質結構。
4.2離岸服務外包的結構優化和高速發展需要人員素質技能結構的改善提高人員技能素質結構的提高包含兩重含義:(1)人員技能素質的整體提升,實現產業整體生產效率的提升;(2)從事高端離岸產業人員數量比例的提升,以支撐高端產業的高速發展。人員技能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是離岸產業立足于國際市場的基礎,只有不斷提升人員技能素質水平,才能贏得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高端離岸產業人員數量,特別是高級項目經理人員的缺失一直是我國離岸產業發展優化升級的短板所在,我國必需強化在高端離岸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因此離岸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即需要面的強化,也需要突出重點,也就是突出離岸精英人才的培養。
4.3要避免產業陷入低端發展路徑鎖定,就必須盡力提高人員素質,積極推動產業的發展轉型離岸服務外包是國際分工格局的結果,從發達國家來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是附加值低,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產業,因此離岸產業的發展很容易陷入低端發展路徑鎖定。做為離岸服務外包的后發國家,我國大力發展離岸服務外包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需要避免產業低端路徑鎖定。從模型仿真結果來看,避免低端路徑鎖定需要極力提高產業人員素質,推動產業的發展轉型,并積極推動有實力的企業實現自主品牌經營,實現全產業鏈上的超越。
4.4人員技能素質提升可以消除人力成本比較優勢逐漸消失的影響我國能夠很快加入國際服務外包產業鏈,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人力資源規模和巨大的人力成本優勢,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前幾年薪酬水平的高速上漲,人力成本優勢正在逐漸消失,而這一問題也出現在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對于離岸服務外包產業人員技能素質的提升可以彌補人力成本上升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模型中可以看到,人員素質提升帶來的產值增長幅度高于人力成本的增長幅度,因此人員素質提升可以消除人力成本比較優勢逐漸消失的影響,這主要是因為離岸服務外包產業不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還是知識密集型產業,人員素質對生產效率具有顯著的影響。
作者:王昌林單位:重慶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