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教育與經濟發展內涵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經濟建設為目的。它的有效發展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區域發展中與經濟的關系最密切,在與企業互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伙伴。
教育與經濟的關系已經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教育起源于生產勞動,又必須服務于生產勞動,不同歷史時期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的方式、表現、特征是不同的。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要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要與區域良性互動,必須產生新的教育與經濟關系和互動模式,它們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相互驅動、共同發展的,它們的互動模式是產學結合、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的模式,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人才培養、提高能力的場所,更為重要的是與經濟之間存在著互動的需求,高等職業教育具有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和服務社會、企業等多種功能,存在著這種教育與經濟內在互動關系,必然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又好又快高質量的有效發展,特別是在與區域經濟發展中更加緊密結合與互動。
研究表明:區域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有很大的相關性,高等教育通過培養高素質人才,發展科學技術,創造優良的文化環境,影響區域經濟進行的再生性要素、牽動性要素和制動性要素等,直接對區域經濟的運行產生影響,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職業教育,在促進區域經濟中發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對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次產業革命就給人類歷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工業生產發展速度很快,社會財富不斷增加,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是要求擴大受教育對象的范圍,要求普及初級義務教育,使每個社會成員都有受教育的機會,都有受教育的義務和權利,這是由機器工業大生產所決定的必然趨勢,加快了整體教育的發展水平。20世紀初期到中期,以電氣化為代表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對勞動者的腦力勞動的要求大大提高,中等職業教育開始興起,普通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把生產力的水平推向了更新的高度,現代教育的經濟價值越來越顯著,人們思維逐步定位于科教是發展未來經濟的關鍵,科學技術與教育成為經濟競爭的核心問題。然而,在工業經濟時代,教育作為經濟不可缺少的生產力因素,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力量,但由于這種力量的潛在性、附著性、能動性等特征,影響了人們的認識視野,在較長時期內,人們只把教育看成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工業經濟的成熟并逐步向知識經濟時代過渡,知識經濟到來,知識的價值作用顯示出來,教育以經濟因素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教育在經濟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與經濟互動過程中更為密切,更為廣泛。三次科技革命都極大地推進了生產力發展的步伐,促進了教育的大發展。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與教育的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改變了人們已經把教育看成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外在因素,重要的是教育與經濟之間存在著內在互動需求,雙驅、相吸關系更加密切,經濟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在經濟發展全球化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勞動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企業需要大批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加強與區域經濟的互動,加強學校與企業的互動,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構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人才培養模式,為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互動注入新的內涵。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面臨著世界制造業轉移、工業化轉型、城鎮化進程加快的嚴峻挑戰,不能滿足世界制造業轉移帶來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不能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需求,無法滿足對勞動者素質的技能要求和城鎮化帶來對新市民職業的要求等。這些問題的存在是機遇也是挑戰,重要的是經濟的發展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的智力支持,離不開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進一步證明了現代經濟發展對教育的依賴關系,它們相互間的互動更加頻繁。高等職業教育要發揮職業教育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師資、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優勢,在辦學的教學、實踐等各個方面實現與區域經濟互動、對接,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要對接,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要對接,實現學校辦學效益與企業效益互動雙贏,教學模式與企業管理互動。一是高職院校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明確辦學定位和特色,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和面向企業需求,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和高等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根據行業、企業崗位對人才規格、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以市場需求設專業,以企業需要定課程,為社會、企業、家庭提供優質的教育、培訓、服務等,最大程度地滿足于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二是高職院校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學校辦學的核心競爭力,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構建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實踐實訓基地為核心,建立起學校與企業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更好為社會、企業培養一線生產、服務、管理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真正意義上的互動與發展。三是高職院校必須改變現行的辦學模式,注重教育公益性的同時,強化服務意識,走集約化辦學之路,不斷調整和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社會、企業資源,進行規模化、集團化、集成化辦學。四是高職院校要加大對外開放辦學力度,樹立國際意識,充分利用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為我所用。通過開放辦學盡快學習先進的質量標準、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運營機制,把學校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探索出借鑒、創新、共贏的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之路,更好、更快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