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回歸分析下稅收與GDP的關系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稅收與國民生產總值是國民經濟的兩項重要衡量標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山東省的稅收和國民生產總值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對二者關系的研究越發重要。采用1998至2016年山東省國內生產總值,財政稅收收入等指標數據,通過相關性分析篩選合適指標,并基于逐步回歸方法對山東省稅收與gdp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GDP增長主要與營業稅相關,決定稅收總值增加主要由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加。
關鍵詞:山東省稅收;GDP;逐步回歸;政策制定
1引言
稅收是國家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方式與來源,是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國內生產總值(GDP)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情況,是根據市場價格計算一個地區所有常住人口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活動的結果。稅收與GDP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稅收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GDP狀況;另一方面,GDP是最大口徑的稅源,是稅收的基礎,二者協調發展。政府通過稅收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進而保持經濟平穩高速運轉。因此,研究稅收與GDP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前人對稅收和GDP的研究有很多。王婉陵等人使用計量經濟的方法分析了稅收和GDP的數據記錄,給出了我國稅收連年增長的合理解釋;甄明霞定性描述了上海市稅收與GDP比例偏高的原因,并分析了稅收對宏觀調控的意義;葉凱悅和其他研究者采用取對數回歸的方法分析稅收與GDP關系,給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結論。此外,呂明等人分析了稅收與經濟發展狀況的關系,提出了財政政策在稅收中的重要性。一方面,研究發現,山東省的稅收與多個因素有關,定性分析較多,定量較少。另一方面,隨著山東省的經濟不斷發展,先前的研究時間相對較早,并不完全符合山東省的經濟狀況;為此,本文選擇山東省1998至2016年的稅收和GDP數據,從相關產業以及不同的稅種等多角度進行系統分析研究。
2模型介紹
2.1相關性
相關性是描述多個變量間關系的一種,是各個相關因素的有機整合。本文中對多個隨機變量進行兩兩分析,進一步衡量這些變量的密切程度。研究中的變量包括山東省生產總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地方財政增值稅,地方財政營業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地方個人所得稅和財政稅收收入9個指標。相關系數是相關變量間的協方差與標準差相除來反映兩變量之間相關程度。具體相關系數的公式為:
2.2逐步回歸
逐步回歸的基本思想是:(1)在多個有關的變量中先選取影響最為顯著的變量通過方差,標準差,協方差,擬合優度等進行建立模型,模型的基本結構是Y=β0+β1X1+β2X2+...+βnXn,其中,X表示自變量,n表示個自變量的個數,β代表回歸系數,Y代表因變量。(2)將變量引入和剔除方程,每次自變量后都要進行F檢驗,挑選F最大值得方程。(3)對已經選入的自變量逐個進行t檢驗,當引入的自變量對于后面自變量的引入的影響變得不再顯著時,則將其刪除。使得方程不存在較大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3數據獲取
在中國國家統計局查找到山東省生產總值和財政稅收收入的相關指標,具體指標包括山東省生產總值(GDP),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財政營業稅,財政增值稅,地方企業所得稅,地方個人所得稅和財政稅收收入。選取1998至2016年上述指標的時間序列數據,結果如表1(單位:億元)所示。
4結果分析
4.1相關性
從圖1可以發現,所有山東省稅收和GDP的指標相關性比較高,相關性超過了0.88以上,存在共線性問題。三大產業之間,各個稅種之間相關性很高,基本達到1。因此,采用逐步回歸方法進一步尋找關系。
4.2對GDP的回歸
基于MATLAB具體分析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回歸。具體代碼為stepwise(X,Y,[1,2,3,4],0.05,0.05),其中X1是第一產業增加值,X2是第二產業增加值,X3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因變量為GDP(Y),得到的回歸方程為:Y=10.97X1+5469.27,調整后的R2為0.986,F值為1311.76,p值很小,擬合結果最好,營業稅作為最終變量被選入方程,從中可看出營業稅收對GDP影響較大。4.3對稅收回歸選取的自變量為第一產業增加值(X1),第二產業增加值(X2),第三產業增加值(X3),因變量為稅收總值(Y),同理為了避免變量間具有重復影響,選用逐步回歸進行分析。經過一次回歸,第二產業增加值與第三產業增加值顯著性水平較高,被選入方程,其中P=1.67,F=1326.58,調整后的R2為0.99,擬合程度很好。回歸方程具體為:Y=0.24X2+0.12X3-116.41。結果表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主要由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加。
5結論
根據以上研究可知,山東省稅收與營業稅,第二產業增加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相關性較大,營業稅與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也具有密切聯系,兩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針對山東省現狀,為了增加稅收,以及激發山東省經濟潛力,向有關部門提出以下意見:第一,進行稅制改革。稅收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對促進資源配置,保障經濟平穩運行,保障山東省財政收入平穩穩定增長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營業稅與GDP基本保持同步增長,雖其比例表現出階段性變化,但均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下一步應進行地方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的調整,相關部門應進行實際調查與深入研究,依法制定相關稅收政策,促進稅收負擔科學合理的分配,透明政府稅收支出程序,逐步樹立政府權威。第二,政府部門應加強人們依法納稅意識,促進人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使人民意識到依法納稅的重要性,增強人們權利義務觀念與主人翁意識,避免偷稅欠稅抗稅以及騙稅等行為。第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應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對相關領域和薄弱環節進行轉變發展方式與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的調整,以加快山東省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自主創新發展,推動工業產品的深加工與精加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更應重視“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促進互利共贏,利用“一帶一路”、亞投行等世紀新機遇,將山東省經濟發展推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王婉陵.我國稅收與GDP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技信息,2011,(5):395-396.
[2]甄明霞.上海稅收與GDP的比例關系研究[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3,4(1):29-31.
[3]葉凱悅,王映鈺.山西省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財經界,2016,(27).
[4]呂明.黑龍江省稅收與GDP的關系研究[J].北方經貿,2018,(5).
[5]林天水,馬永梅.基于逐步回歸的安徽省稅收與GDP的增長關系[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4):91-96.
[6]孫建麗.我國稅收收入與GDP關系的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2):67-68.
作者:崔騰飛 單位:山東省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