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的文化自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化自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兩者間的內在聯系表明,堅定本國文化自信,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核心作用。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敏感期、多元價值多元文化的沖突期,在此情形下,對本國文化的自信就變得格外重要。
一、堅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闡述
文化自信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提供十足的“底氣”。一種文化能得以形成,主要是這種文化被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共同接受。而一種文化想要得以延續,就要將這種文化內化為群體自身的屬性,即民族價值觀。這種自帶民族特性的民族價值觀一旦形成,這個群體的人們便會自覺地形成文化自信感、自豪感,便會自覺地產生遵循、堅守并發揚這種文化的精神動力。正是這種深深扎根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信,為民族、國家乃至個人提供了十足的“底氣”。文化自信是我國文化的“燈塔”。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提升、相互促進的同時,喪失文化自信的人很容易被西方文化所影響,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因此,黨和國家越發地重視文化的作用,黨的更是將文化自信提高到國家的戰略高度。堅定本國的文化自信,我們就有了十足的文化“底氣”,就能自覺地抵觸不良文化、腐敗文化的侵蝕。這樣,在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時,才能讓本國文化在繼承和發展的道路中真正做到“君子和而不同”。文化自信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在世界各大國綜合國力勢均力敵后,文化逐漸成為國際競爭中的新焦點。從國際發展的趨勢看,在新一輪的角逐中,誰能攀上文化的頂峰,誰就擁有了強大的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地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想繼續實現質的飛躍,文化自信很重要。從這一意義上來看,文化自信不僅關乎著我國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還關乎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化自信的內在聯系
但凡價值觀都來源于某種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沃土上獲得了生命。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長”必須建立在文化的沃土上。
(一)文化自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前者是后者的根源和基礎,后者是對前者的升華和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諸多概念表述并非憑空產生,它的活水源頭是生長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上的新時代的產物。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三個層面的表述都可以在傳統文化中追溯到其原型,價值觀中的各種要義都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相契合。例如,“民以殷盛,國以富強”中對國家富強的追求與探索;“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中對社會平等的向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個人濃厚的愛國情懷。革命時期形成的文化精神鍛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從國家層面來看,其生成過程就是黨領導人民群眾在革命實踐中為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國家而艱苦奮斗的歷史。從社會層面來看,革命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新社會。伴隨著革命的偉大勝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局面逐漸形成。從個人層面來看,革命時期我們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紅船精神、長征精神等,這些精神不斷地激勵著個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素質的提高提供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植根于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革命時期形成的文化,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指導,立足于本國的國情,不斷吸收各國優秀的文化,通過自身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善良、勤勞的中國人民在探索道路上所訴求的價值。因此,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也可以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生成史,就是整個國家上下齊聚一心、眾志成城的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拼搏奮斗史。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藍圖落地生成,社會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便是題中應有之義。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群眾對國家、社會和個人價值的訴求也不斷發生變化,要想在新時代確保了實踐方向的正確性,確保廣大人民群眾主流價值觀的正確性,就需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先進性不斷地“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具標識性的特征。盡管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但隱藏在最深處的且最能體現出文化獨特魅力的是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漫長的形成發展中,人們通過認識、了解、辨別事物,逐漸形成一套價值標準,這就是價值觀。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引領主流社會風氣的是核心價值觀。因此,核心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這一概念的闡述就在某種程度上為文化做了質的規定,一種文化是否是科學的、民主的、大眾的文化,是否有活力、渲染力、號召力,取決于其中的核心價值觀是否滿足人民群眾對主導價值的訴求,是否具有科學性、先進性,是否能正確地指導實踐。核心價值觀是世人借以辨是非的標準,是國家向心力的體現,是個人處世的準則。所以,文化自信的建立必須緊緊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核心。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堅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指導先進的、科學的指導思想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為堅持文化自信的實踐行動指明航向。從“形”“神”這對中國古代的哲學范疇來看,民族和國家是有“形”的存在,文化自信是民族和國家的精氣“神”。因此,文化自信作為“神”的存在對國家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否能夠實現真正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理論自信,取決于它是否有先進的、科學的思想作指導。理論自信為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定的理論基礎。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著文化自信1.充實文化的內容一種文化想要獲得自信,前提是它的內容要足夠豐富。在長期的艱苦奮斗中,產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化主義先進文化是最新的文明成果、是主流文化的代表,究其本質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滿足文化的多層次需求中華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體。然而,對于每一個民族而言,他們的文化都富有濃郁的本民族特色,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由此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各民族文化之間是整體與個體的關系。盡管兩者之間存在著差異,但兩者對價值的訴求、道德功能、教化作用等方面都殊途同歸。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對各民族優秀文化提煉的基礎上形成的,本身就具有多民族文化的特性。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通性”對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具有指導作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各民族各層次的文化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精神向導。這樣不僅有利于中華文化滿足多層次的需求,還有利于維持各民族和國家間的穩定和長治久安。3.引導文化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文化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能增加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文化,究其本質是價值觀,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新過程也就是文化創新的發展過程。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新過程,集中體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過程,就是求一個中華文化和各種價值觀念的“最大公約數”。這個“最大公約數”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發展的目標、社會的精神導向、人們的精神追求。它不僅能引領著社會的風尚,還能引導著個人形成正確的三觀。然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并非一勞永逸,還需要不斷地提煉、創新,其逐步完善的過程引導著文化創新。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拓寬文化自信的維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富強”是生產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的全面提升,也是實現文化自信的物質前提;“民主”在中國的語境下,就是全體人民當家作主,共同處理國家的事務;“文明”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和諧”是構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觀。自由,是人類的天性,也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解放的最高價值追求。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前者是后者實現的基礎,后者是前者最高的價值追求。正如前文所述,文化在價值領域內容上幾乎“空白”,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就拓寬了文化自信的價值之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拓寬了文化自信的制度之維。這個制度維度主要體現在“以德治國”的道德層面和“依法治國”的法制層面。從“以德治國”的道德層面來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的是對個人道德層面的要求。它強調個體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強調在每個“小我”的合力作用下國家“大我”的形成。從“依法治國”的法制層面來看,“法治”體現的是國家、社會、個人對“法”這一價值的追求以及對培養法治意識的重視。實踐證明,單純的“德治”和“法治”是難以落實的。需要社會普遍樹立起遵紀守法的道德意識為法治建設做支撐,法治體系的完善反之為道德做保障。正是“德治”和“法治”兩個制度的互補部分拓寬了文化自信的制度之維。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自信提供價值標準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等實力都處在世界的領跑地位。而近代中國飽受貧窮戰亂之苦,再加上對文化的“好”“壞”缺乏一個價值評判標準,很多人甚至不分辨別的對西方文化“照單全收”,這嚴重的影響了主流思想意識,極大地沖擊了我國的文化自信。我們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樹立起堅定的文化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三個價值理念的簡單拼湊,更不是單純的道德教化。它體現了國家、社會和個人全面發展的規律,還提供了一套價值標準。在吸收借鑒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如何保證不偏離、不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如何判斷一種文化是“精華”“糟粕”?就需要每個人都能以社會核心價值觀這一價值標準為準繩,借此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反省。
【參考文獻】
[1]戴木才,田海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2):36-39.
[2]李春山,何京澤.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3):43.
[3]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徐丹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