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機制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人們提供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個人層面的行為準則,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指南。本文對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常態化機制若干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對此進行宏觀整體和系統全面的立體把握,并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的具體深入的研究,以期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常態化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價值表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引領和精神支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育人的全過程,幫助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關系到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健康成長。特別是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考察時明確強調,“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抓好高校師生價值觀教育養成的任務十分艱巨而緊迫,必須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長效機制,這對于扎實細致地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工作長效化常態化,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常態化機制若干理論問題研究
1.1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常態化概念及其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明確提出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不同層面規范了我們國家、社會和公民的核心價值追求。這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任務,也是對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核心陣地,充分體現著高等教育的價值與功能。在當前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核的和諧文化中,高校承擔著培育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使命,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實踐中做出表率,著力于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義、爭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1.2建設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常態化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意識形態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陣地意識明顯提升,廣大師生牢記立德樹人崇高使命,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生力軍。因此,扎實推進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工作長效化常態化科學化,要將其列為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來研究,并上升到全面推進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高度來看待。
1.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與常態化辨證統一關系。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積極上進的價值觀念的形成需要長期有效的培育才能達成。高校有文化育人的先天優勢,在高校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高校教師可通過教育途徑傳授知識、傳播文化、傳承優良傳統,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和要求,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內容和內涵轉化為自身的修養和素質,同時建立完善的長期有效的傳播機制,形成常態化的思路,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培育工作取得實效性進展和明顯成效。
2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分析與現實境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高地,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職責,擔負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界在探究基本含義、歸納本質特征、定位功能作用、分析認同現狀、應對現實問題、論證培育踐行等方面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基本共識和重要進展。歸納其研究特征,主要是:
2.1在研究內容上,應然研究與實然研究并舉,以應然研究為主。
如林尚立(2007)、韓振峰(2007)、戴木才(2011)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及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龔群(2012)、虞崇勝(2013)、劉書林(2014)等對“三個倡導”的層次屬性及其之間關系進行了研究;李德順(2007)、吳潛濤(2015)、韓震(2016)、李中元(2013)等對24字核心價值觀的內在理由和形成根據進行了研究;沈壯海(2015)、周文彰(2014)、韓震(2012)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路徑進行了研究。以上學者在理論層面的多維闡釋和實踐層面的探討,深化了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認識和理解,也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
2.2在研究視閾上,立足中國特色,涵蓋古今中西思想資源。
如袁銀傳(2014)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當代西方核心價值觀形成的經濟基礎、基本內涵、外在表現、社會功能、歷史作用、培育路徑進行了比較分析;張驥(2015)對前蘇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歷史過程、基本路徑、社會效果進行了歷史分析;葉小文(2013)提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化解市場經濟道德悖論;高地(2011)對中國共產黨建設核心價值觀的經驗和規律進行了總結研究等。這些研究成果,為全面客觀分析和正確評價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重要的思想資源。
2.3在研究范式上,以學理闡析為主,也有部分實證研究。
代表性的社會調查有:李建華(2010)對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及地區的民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進行實證調查分析;宣兆凱(2015)等通過與2005、2007年兩次社會價值觀的大型調查結果比較,推斷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變化規律與發展趨勢;龔群(2003)通過調查社會大眾的政治價值觀、宗教觀、友誼觀、愛情觀、家庭觀、品德觀等,歸納總結當代中國社會大眾的社會價值觀總體情況以及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況。但囿于調查本身的復雜性、繁瑣性等因素,這樣的實證研究成果相對較少,針對我國社會結構變化現代用階層分析法研究核心價值觀的成果更少。
2.4在存在問題上,積極面對,正確教育和引導。
其一,有些高校由于辦學特色和就業形勢等原因,辦學目標偏重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會出現只注重專業課和實踐教學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沒有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其二,當前大多數學生都能認識到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但是在如今科技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多種價值觀念充斥著物欲橫流的社會,部分學生會受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不能自覺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自己行為的規范,在踐行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可能會出現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等不良風氣在高校的蔓延,出現享樂主義、形式主義、攀比等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
3積極構建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化常態化機制的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文化教育的靈魂,立德樹人必須首先解決好靈魂問題。要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刻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努力加強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工作長效化常態化科學化機制的建設工作。
3.1構建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
構建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首先要有推動制度正常運行的“動力源”,即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構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就是要建立一套穩定、健全、科學的制度體系,并保證制度長期正常運行,發揮其預期功效,各個部分之間能進一步優化和整合,在實施過程中能夠行之有效,持之以恒,從制度層面保證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長期化。構建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一方面要整合高校各方面的力量,保證各部門能在統一目標的要求下共同協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另一方面,通過機制的構建,能夠找到各部門各項工作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從而避免各部門及師生員工出現思想懈怠、職能分界不清、執行沒有力度等問題,也能有效避免理論和實踐、制度和執行出現“兩張皮”的現象。除此之外,還要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涵,要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筑以及其它形式社會意識形態之間的多元互動關系,全面分析決定、制約和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因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價值共識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指導。
3.2推進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常態化。
在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科學、高效地整體統籌,而不是一般的簡單整合,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長期有效的開展,形成常態。一是努力形成一套適合高校環境與特點的健全有效的制度體系,從制度層面保證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工作的長期性和常態化。二是常態化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國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的整體規劃,高校就應將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互為補充,互相支撐,并落實到實施層面,包括教育教學層面、科研層面及管理服務層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一日之功,需從小事抓起,從育人抓起,在具體工作中,要堅持科學性和常態化的原則,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教育實踐活動也要多樣化,用大學師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體會、感悟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中華傳統文化綻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參考文獻
[1]郭建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釋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
[2]袁銀傳.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3]貴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論叢書•發展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4]林尚立.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觀[J].理論參考,2007(3):35~36.
[5]韓振峰.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J].思想教育研究,2007(6):3~5.
[6]戴木才.中國特色核心價值觀的傳統、現實與前景[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閆曉玲 單位: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