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元化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當前,我省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傳統產業面臨巨大轉型壓力,中小企業生存艱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十分突出。如何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盤活我省金融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已成為我們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在對我省多元化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差距進行簡要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鼓勵我省多元化融資的措施建議,以推動我省多元化融資加快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關鍵詞:
多元化融資;民間融資;創新金融發展
當前,我省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傳統產業面臨巨大轉型壓力,中小企業生存艱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十分突出。如何有效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盤活我省金融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已成為我們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鼓勵多元化融資意義重大
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中所占的比重已越來越低。最近央行的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及結構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以銀行貸款形式融資的比重已下降到51%,社會多元化融資占比達到49%。由此可以看出,多元化融資已占到半壁江山,成為社會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多元化融資對保持我省經濟平穩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在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會涌現出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單一的融資渠道無法滿足需要,這就必然要求我們積極推進多元化融資,在轉型升級新領域占得先機。二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低成本的融資支持。解決企業尤其是中小、小微企業融資難、成本高問題,就必須堅持多元化融資,充分發揮金融支撐作用。
二、我省多元化融資存在的問題與差距
近年來,我省多元化融資發展較為迅速,但由于觀念落后、主動發展意識不強等原因,多數融資工具起步較晚,與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明顯,還存在著政策不到位、人才短缺、征信系統缺失等問題。
1.我省多元化融資規模偏小,有些融資工具剛剛起步、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至今還是空白。河北證監局官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河北轄區共有境內上市公司52家、中小板公司10家、創業板公司9家,“新三板”公司47家,與發達省份相比有很大差距;我省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有不足50家,與江蘇的220家、浙江的236家、廣東的175家相比差距明顯。
2.中央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金融創新舉措,但我省沒有充分落實,政策紅利沒有充分享受。從我省政策環境來看,部分金融工具行業發展還存在政策空白;有些扶持鼓勵政策沒有出臺配套政策,導致政策無法落實;各地對政策掌握的口徑不一,影響了金融業務的辦理及落地;有些政策已滯后、過時,給金融產品創新增加了阻力。
3.人才嚴重匱乏,難以滿足發展需要。一些金融工具行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專業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參差不齊,業內有經驗的專業管理人才奇缺。同時,行業培訓市場也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且培訓水平良莠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行業高速發展。
4.征信系統缺失,成為制約創新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征信系統的缺失直接導致融資機構難以對借款人的資產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準確判斷,成為制約創新金融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此外,征信系統的封閉,也不利于征信系統自身的完善與發展。
三、鼓勵我省多元化融資的措施建議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多元化融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推進金融改革的歷史機遇,大力鼓勵多元化融資,使之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借鑒先進省份經驗,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建議:
1.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一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創業板、新三板掛牌上市,設立掛牌補助專項資金,對擬掛牌企業實施融資傾斜支持,開辟擬掛牌企業服務綠色通道,簡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做大做強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完善股權交易所的監管模式和制度建設,提高股權交易所的知名度和社會認可度,積極培育掛牌主體,活躍股權交易。二是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加強激勵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我省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支持力度;深化合作機制,為金融機構拓展業務、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營造良好環境;培育市場主體,鼓勵企業運用債務融資工具融資,推動金融機構不斷提升承銷業務水平。三是支持股權基金、創業基金、天使基金、并購基金發展,強化政策扶持,設立政府引導基金,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各類投資基金。
2.規范發展民間融資。一是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典當業健康發展。拓寬融資渠道,允許小額貸款公司之間、典當行之間進行資金調劑拆借,并允許從信托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投資基金等渠道進行融資。破解政策障礙,盡快解決典當行土地、房地產抵押登記難的問題。二是健全融資性信用擔保機制。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融資性信用擔保機制,規范融資性擔保公司市場行為。擴大企業有效擔保物范圍,創新貸款抵質押方式,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深入推進再擔保體系建設,增強各級再擔保公司資本實力,擴大再擔保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擔保覆蓋面。三是規范民間借貸行為。對從事民間借貸行為的主體單位、民間借貸行為、借款合同、借貸雙方主體實行登記備案制度,并定期公示。支持相關行業協會作為自律組織,全省民間借貸行業自律公約,加強行業自律。四是促進農村金融健康發展,規范合作社信用合作行為,對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服務。
3.積極支持創新金融發展。一是大力發展融資租賃。明確將融資租賃企業定性為金融機構,嚴格監管,有效防范風險。明確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設備、土地等財產可以進行“他項權”登記,有效保障融資租賃企業合法權益。二是鼓勵發展保理融資。出臺稅收優惠、管理辦法等激勵政策,支持保理企業進駐我省。鼓勵中小微企業了解保理業務,積極盤活企業流動資金。三是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設立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相關云平臺、網絡設施等基礎配套建設。探索建立互聯網金融機構政府專項服務通道,依托專業研究機構,對互聯網金融企業資質以及相關人才進行認定和評級。加強監管,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模式,實行產品預登記制度。四是鼓勵發展民間征信。支持實力較強、規模較大的征信機構做大做強,培育成為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征信龍頭企業。對符合條件的征信服務機構,按有關規定享受國家和我省關于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
4.完善政策扶持。用足、用活、用好中央已出臺的各類金融工具支持政策,并在我省《關于加快金融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導下,借鑒外省經驗,盡快研究完善或出臺各類金融工具的專項扶持政策,明確各類金融工具的具體內涵、主管部門、行業管理規范,以及在財稅、人才、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推動相關行業發展。同時建立政策跟蹤反饋機制,確保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5.加快全省征信系統建設。成立區域征信聯盟性質、自律性質的協會或地域性的征信中心,將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企業、P2P和眾籌類企業等金融機構接入征信系統,同時允許各類金融機構通過系統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這樣既實現了征信共享,便于金融機構控制授信風險,又完善了全省征信系統,利于政府加強監管,規范借貸行為,防控風險。
6.引進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建立引進復合型金融人才長效機制,綜合運用政府組團招聘、網絡招聘、市場招聘、定向獵取等方法招攬人才,構建多形式、常態化的人才引進機制,并在待遇、居住、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提供支持,吸引優秀的復合型金融人才來我省工作。積極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鼓勵我省高校金融相關專業,創新復合型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批量培養復合型、應用型金融人才,增加人才儲備。
7.創新配套服務理念。牢固樹立積極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的服務理念,加大對金融工具、金融知識的宣傳力度,借助各類媒體、平臺,開展金融工具、金融知識進企業、校園、機關、社區活動,推動金融工具、金融知識的推廣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產業資源、資本、人才、信息等資源深度融合,提供相互融合、相互協作、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的全方位金融服務,滿足全省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安琪.對民間融資風險問題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
[2]王東升.金融業發展與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J].浙江金融,2008(10).
[3]李丹丹.管理條例即將出臺征信業步入有法可依軌道[N].上海證券報,2012-12-29:003.
[4]姜欣欣.理性認識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發展的影響與挑戰[N].金融時報,2013-12-23:011.
作者:李珊珊 單位:河北省經濟信息中心宏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