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會財務工作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作為革命老區,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府——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有著光榮的歷史。興安盟工會現有干部職工20人,全盟工會基層組織有2811家,職工284008人,工會會員281144人。企業建會率85%以上,職工入會率95%以上。盟工會下轄6個旗縣市總工會,盟屬企事業48家,盟產業工會18家。興安盟工會財務部堅持以服務大局、服務職工、服務基層為宗旨,全面提升工會財務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積極推進地稅代收和財政劃撥,鞏固和完善工會經費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加強工會財務的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財務管理績效水平,加大對基層的支持力度,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加強分類指導,推進工會財務規范化建設,加強財務干部隊伍建設,提高財務干部綜合素質,為工會履行各項職責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工運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依法收繳、完善機制,工會經費收入穩定增長
興安盟工會財務部積極主動協調財政、稅務等部門,鞏固完善地稅代收、財政劃撥和收取建會籌備金等“一改三策”經費收繳機制,促進依法依規收繳工會經費,全盟各級工會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盟本級撥繳經費收入比去年大幅度增長。地稅代收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興安盟工會的正確領導下,盟工會財務部積極主動作為,加強與地稅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代收政策的宣傳,促進了代收工作的良性互動,把代收工作納入到稅收日常監管之中,依法代收,不斷擴大代收覆蓋面,定期召開協調會,研究解決代收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主動與稅務征管人員就有關代收條款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并加大宣傳地稅代收工會經費的法律依據,做到了“三個到位”,即堅持宣傳到位、工作到位、經費到位。特別是改變了非公有制企業對撥繳工會經費的認識。
在具體工作中,盟工會一是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通過辦稅服務廳,面對面對企業經辦人員講解輔導,宣傳繳納工會經費的重要性。二是摸清費源,稅務和工會兩家積極配合,定期碰頭,對征收中遇到的情況,共同研究制定相應的措施。三是將工會經費代收與稅收征管工作做到了“四同時”,即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考核。通過所得稅匯繳、日常檢查,確保工會經費及時征繳入庫。四是強化責任意識,把責任目標落實到人頭,充分調動稅收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按稅收管戶的情況,逐戶進行排查,責任人做到對自己責任區內的企業繳納經費情況一清二楚。五是規范了征繳期,嚴格實行按期申報繳納制度。六是規范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工作平臺,為保證工會經費征收信息傳遞快捷、暢通,充分發揮稅務部門內部網絡資源的優勢,建立了工會經費代收信息共享工作平臺,編制了《工會經費代收基本情況卡片》、《工會經費代收清冊》、《工會經費征收臺賬》,簡稱為“一卡一冊一賬”的管理方式。通過以上措施,推進全額代收各項工作的開展,完善了工會經費收繳與管理系統,提高了地稅代收經費管理信息化水平,形成了全額代收和國庫集中匯繳操作規程、管理辦法,確保了全額代收工作有序推進,全盟代收工會經費總額比上一年增加了近800萬元。
二、堅持收入與管理并重原則,加強財務管理
一是預算管理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各級工會認真執行全總新的《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和《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對工會經費實行全面預算管理,規范預決算的編報,嚴格按各項預算執行。強化預算約束,發揮預算的源頭作用,建立公開透明的工會預算制度,把工會經費的使用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加強預算編制的管理,將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相結合,細化預算項目和內容,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完整性。工會經費用于工會重點工作,用于服務職工、服務基層、服務工會工作大局上來,使工會經費使用上更加合理,做到嚴格按照《預算法》和《工會預算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根據本年度重點工作的安排,本著“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為出、收入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及時編制本級預算,并認真聽取同級經審會的審查意見,及時上報審批。盟工會認真按制度辦事,一切收支按預算的范圍和財務制度規定的原則執行,做到既控制好預算數,又符合實際工作需要。應收的工會經費按規定收足收齊,支出不超過預算數,按照上級批準的預算辦理經費收支業務,遇有不可預見情況能夠按程序申報追加預算,杜絕經費支出的隨意性。不斷改進預算管理工作,健全盟本級工會和旗縣市總工會預決算審批制度,切實承擔起監督職責,充分發揮監督作用。今年以來,盟工會對六個旗縣市工會開展了財務檢查和專項資金檢查,有效堵塞了財務管理的漏洞。
接受了盟財政局審計局開展八項規定貫徹落實的檢查,接受審計局“小金庫”專項檢查組的檢查,受到檢查組的好評。二是工會財務規范化建設大力推進。各級工會認真貫徹《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范》,這是我們今年財務檢查的重點,注重在機構建設、制度完善、會計核算、信息化建設和業務培訓等方面下功夫,夯實會計基礎工作,使財務工作向精細化管理邁進了一步。2014年底我們利用半個月的時間,對六個旗縣市工會2014的財務基礎規范化、工會經費的收支管理、專用資金的管理進行了檢查,此次深入旗縣市工會,進行實地現場指導工作,成效顯著。各旗縣市工會財務存在的問題不同,我們把會計憑證的管理,作為提高財務工作規范化水平的突破口,認真檢查每一筆業務的原始憑證,要求做到準確、完整、真實、合法,從原始憑證的粘貼和會計憑證的裝訂上要求,裝訂整齊、蓋章齊全,各旗縣市統一了裝訂標準,統一了記賬憑證,并且更換了顏色,與原始憑證有了區別,便于查賬。要求按著工會財務軟件統一格式,進行會計科目設置和打印記賬憑證,做到手續完備、分錄準確、蓋章齊全、管理規范。統一了會計憑證檔案的裝訂盒,定期整理、裝訂成冊、立卷、編制目錄等,確保了會計檔案的安全完整,嚴格執行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同時要求旗市總工會開展網銀業務,充分發揮了網上銀行的作用,減少了現金的流量,保障了資金的安全。三是嚴格工會財務工作歸口管理制度。能夠做到依法健全財務獨立管理體制,單獨建賬、獨立開設銀行賬戶,嚴格執行《工會財務工作歸口管理的規定》,一切收支都納入本單位的財務管理,不設小金庫,不搞賬外賬。對于專項資金,能夠做到專款專用,對于勞模資金和送溫暖資金,能夠做到合理安排,及時發放到位。在資金安排上首先確保工資的重點工作資金需要,確保工會經費的正常使用方向,不斷調整支出結構,嚴格控制行政費的開支,保證了工會正常活動的開展。四是加強工會資產管理,切實改變“重錢輕物”的思想觀念。每筆購置的固定資產,都能做到及時登記,做到卡片式管理,一物一卡,責任到人,防止工會資產流失,保證工會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三、加強財會人員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整體水平
盟工會財會人員積極學習新形勢下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新知識,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加快工會電算化和財務網絡化進程,充分利用現代化管理技術,推進工會財務管理的創新。興安盟工會的領導支持財務工作,保證財會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正確組織會計核算,健全財務監督機制,防止和杜絕了賬外設賬,并對本單位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財會人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經政策的規定,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盡心盡力地做好工會財務工作。興安盟工會財務部在工作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廉正意識和創新意識,特別是全面提高工會財務部門為職工群眾、基層工會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全面履行好工會財務部門的各項職能,圍繞興安盟工會全局工作和中心工作,發揮好物質保障作用。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