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邊緣性癥狀清單在大學生中的適用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邊緣性癥狀清單(BorderlineSymptomList,BSL)在大學生中的適用性。方法:共有1185名大學生完成了邊緣性癥狀清單(BSL)等心理量表。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BSL的7因子結構與數據的擬合程度,計算Cronbach’sα系數和條目間平均相關系數來考察BSL的信度,使用其它心理量表得分在BSL高低分組間的差異來考察BSL的聚合效度,以人格障礙診斷問卷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為效標考察BSL的效標效度。結果: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BSL的7因子結構擬合良好,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BSL總分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在0.69-0.97之間,條目間平均相關系數在0.30-0.43之間。各心理量表得分在BSL高低分組間存在顯著差異,表明BSL的聚合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而且效標效度良好。結論:BSL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標,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具有較好的適用性。
【關鍵詞】邊緣性癥狀清單;信效度;適用性;大學生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BPD患者表現出情緒失調、認知分離、行為失調和沖動、人際困擾等核心癥狀[1]。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邊緣性人格障礙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在0.7%-5.9%之間[2,3],在精神科門診病人中的比例為10%,在住院病人中的比例高達15%-25%[4]。邊緣性人格障礙癥狀影響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BPD患者在工作和社交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功能損害[5]。BPD常與其他精神障礙共病,且其邊緣性癥狀會增加患有情緒障礙(如重性抑郁癥、雙相障礙)個體的自殺風險[6],降低其他精神疾病的臨床療效。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癥狀的評估方面,有學者編制了系列評估工具來量化BPD患者的癥狀嚴重程度。其中,有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Ⅳ,DSM-Ⅳ)的診斷標準為基礎的結構式訪談用于評估BPD癥狀嚴重程度,如Zanarini編制的BPD評定量表(ZanariniRatingScalefo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嚴重指數(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SeverityIndex)[7,8]。但是在使用以上這些訪談形式的工具時,需要由經過專業訓練的訪談者對受試進行一對一的評估,無法團體施測,所以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因此,為了方便臨床操作,德國心理學家Bohus等人根據DSM-IV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編制了邊緣性癥狀清單(bor⁃derlinesymptomlist,BSL)[9]。該量表是第一個評估BPD癥狀嚴重程度的自評量表,共有95個條目,包含7個因子,分別為自我感知(self-perception),情緒調節(emotionregulation),自毀(self-destruction),心境惡劣(dysthymia),孤獨(loneliness),入侵(intru⁃sions)與敵意(hostility)[9,10]。先前在西方人群中的研究已經證實邊緣性癥狀清單(BSL)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能夠有效評估邊緣性人格障礙個體的癥狀嚴重程度,并可敏感地評估邊緣性人格障礙相關癥狀在治療前后的變化[10,11]。此外,有研究也發現BSL可以很好地區分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和其它類型的精神障礙患者[10-12]。鑒于BSL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而目前國內尚缺乏該量表中文版在中國人群中的信效度資料,所以本研究旨在考察BSL在我國人群中的適用性,以期為評估我國人群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癥狀的嚴重程度提供一個操作方便、可行可靠的測量工具。先前研究支持BPD患者存在情緒調節障礙[13,14],在處理負性生活事件時更傾向于采用消極的情緒調節策略[15],BPD患者有更強烈的負性情感體驗,表現出更高水平的抑郁、焦慮[4],有更沖動的行為模式[16],所以在本研究中,我們將比較BSL高分組與低分組在消極情緒調節方式、負性情緒水平、沖動水平上是否有顯著性差異,以進一步驗證其效度。此外,人格障礙診斷問卷(PersonalityDiagnosticQuestionnaire-4+,PDQ-4+)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在國內外被廣泛用于篩查邊緣性人格障礙,本研究擬將PDQ-4+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作為效標來考察BSL的效標效度。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在湖南和廣東的兩所高校中團體施測,共有1260名在校大學生參與本研究,收回有效問卷1185份,有效回收率94.05%。其中男生有461人(38.90%),女生有724人(61.10%),被試的年齡范圍在17-27歲之間(M=20.63,SD=1.47)。
1.2工具
1.2.1邊緣性癥狀清單(BorderlineSymptomList,BSL)該量表共有9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5點記分(1=沒有感受,2=有些感受,3=相當有感受,4=有很強感受,5=有非常強烈的感受),總分范圍在95-475之間,得分越高表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相關癥狀表現越嚴重。BSL包含7個因子,分別為自我感知(19個條目),例如“我把自己看成一個物體,而不是一個人”;情緒調節(13個條目),例如“我處于情緒混亂的狀態”;自毀(12個條目),例如“我渴望死亡”;心境惡劣(10個條目)“我很開心(反向計分)”;孤獨(12個條目),例如“我覺得我沒有被別人注意到”;入侵(11個條目),例如“我控制不了我的記憶力”;敵意(6個條目),例如“我不相信其他人”。其中有12個條目不屬于這7個因子,但仍加入總分的計算。已有研究顯示BSL德國版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系數(0.84)和間隔一周的重測信度(0.97),且聚合效度和結構效度良好[10]。BSL的中文版本保留了原來的95個條目,題目的翻譯和回譯由雙語臨床心理專家完成,并經過反復的修改和校正確保翻譯準確、語言符合中文表達習慣,預測試表明最終的BSL中文版不存在理解上的問題。
1.2.2認知情緒調節問卷(Cognitiveemotionalreg⁃ulationquestionnaire,CERQ)該問卷測量個體經歷負性生活事件后所采用的認知調節策略,包含36個題目采用Likert5點計分(1=從不,2=幾乎不,3=有時,4=幾乎總是,5=總是)。CERQ測量了9種不同的認知策略(自我責難、接受、沉思、積極重新關注、重新關注計劃、積極重新評價、理性分析、災難化、責難他人),其中,自我責難、沉思、災難化、責難他人這4個分量表測量了非適應性認知調節策略[17],本研究只采用非適應性認知調節策略分量表,其得分范圍在16-80之間。先前的研究表明CERQ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測量學特征[18]。
1.2.3流調中心抑郁量表(CenterforEpidemiolog⁃icStudiesDepression,CES-D)該量表用于測量一般人群最近一周的抑郁狀態。CES-D共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4點計分(1=沒有或幾乎沒有,2=稍有,3=常有,4=幾乎一直有),總分在20-80之間,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癥狀越明顯。已有研究表明中國版本的CES-D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9]。
1.2.4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STAI)STAI包含兩個分量表,其中一個測量狀態焦慮(STAI-S),另一個測量特質焦慮(STAI-T)。每個分量表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t4點計分(1=完全沒有,2=有些,3=中等程度,4=非常明顯)。每個分量表總分在20-80之間,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癥狀越明顯。STAI在中國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20]。
1.2.5Barratt沖動量表(Barratimpulsivenessscale,BIS-11)采用BIS-11測量個體行為的沖動性,BIS-11由30個條目組成,采用1-4級的評分方式(1=幾乎不,2=偶爾,3=經常,4=幾乎總是)。總分在30-120之間,得分越高,行為的沖動性水平越高。BIS-11在中國樣本中的心理測量學指標良好[21]。
1.2.6人格障礙診斷問卷(PersonalityDiagnosticQuestionnaire-4+,PDQ-4+)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由9個條目組成,采用0-1計分方式,總分在0-9之間,分數大于或等于5表示邊緣人格障礙陽性[22]。
1.3統計分析
運用SPSS17.0和Amos17.0軟件分析數據,缺失值采用列刪的方法處理。①采用極大似然法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以考察BSL的7因子結構在中國大學生樣本中是否擬合良好。由于BSL的因子個數和條目數量眾多,采用條目打包的方式可以簡化模型,減少需要估計的參數[23]。具體做法是把每個因子所包含的兩個或三個條目隨機組合,算出均值作為一個新的顯變量放到模型中,然后再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②計算BSL各分量表和總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以及條目間平均相關系數(MeanInter-itemCorrelations,MIC)來考察BSL的信度。③根據BSL總分,將得分最高的25%的個體歸為高分組,得分最低的25%歸為低分組,比較BSL高分組與低分組在CERQ非適應性策略分量表、CES-D、STAI、BIS上的得分差異,考察BSL的聚合效度。④PDQ-4+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已經被證實是評估BPD癥狀的有效工具[22],本研究根據PDQ-4+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的劃界分,將得分大于或等于5的個體歸為BPD篩查陽性組,小于5分的則歸為BPD篩查陰性組,比較兩組被試在BSL得分上的差異,以考察BSL的效標效度。
2結果
2.1驗證性因素分析
結果CFA的各項擬合指數的結果為:GFI=0.905,IFI=0.949,TLI=0.938,CFI=0.949,RMSEA=0.057(90%CI為0.055-0.060)。擬合指數GFI、IFI、TLI和CFI都大于0.900,誤差指數RMSEA小于0.080,各項指標均符合測量學標準,支持BSL中文版的7因子結構在大學生樣本中的良好擬合性。2.2信度指標BSL的Cronbach’α系數為0.97,條目間平均相關系數為0.31。各分量表的α系數在0.69-0.91之間,條目間平均相關系數在0.30-0.43之間。
2.3BSL總分與各因子及因子間的相關
BSL總分與各分量表的相關系數在0.46-0.93之間(P<0.01)。BSL各分量表的兩兩相關中,除了心境惡劣與其他分量表的相關系數較低(0.21-0.43),其他因子的兩兩相關系數均大于0.70(0.71-0.88)。
2.4BSL高低分組
在各心理量表得分上的比較所有被試在BSL上的得分在98-383之間,平均分為160.92±42.79。根據BSL總分將得分最高的25%的個體歸為高分組(n=296),得分最低的25%的個體歸為低分組(n=296),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低分組在各心理量表得分上的差異,結果顯示BSL高分組在CERQ非適應性策略分量表、CES-D、STAI和BIS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BSL低分組,且差異均很大(Cohen’sd值在1.22-2.61之間)。
2.5BPD篩查陽性組與陰性組之間BSL得分比較
以人格障礙診斷問卷(PDQ-4+)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的界值為標準,把被試劃分為BPD篩查陽性組和篩查陰性組,經列刪處理缺失值后,BPD篩查陽性組有136名被試,陰性組有969名被試。從篩查陰性組隨機抽取136名被試作為樣本,與篩查陽性組進行比較,以考察兩組被試在BSL得分上的差異。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表明,兩組被試在BSL各分量表得分和總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P<0.01,Co⁃hen’sd在1.61-2.33之間)。
3討論
本研究采用BSL的7因子結構建立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擬合指數GFI、IFI、TLI、CFI和RMSEA等各項指標均滿足統計學要求,提示7因子模型與數據擬合良好,支持BSL在中國大學生樣本中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BSL全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97,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在0.69-0.91之間。此結果與先前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在Bohus的研究中,BSL總量表的α值為0.97,各分量表α值在0.80-0.94之間[10]。總的來說,BSL較高的Cronbach’α系數支持了其良好的內部一致性。BSL各分量表的條目間相關系數在0.30-0.43之間,根據Briggs和Cheek的觀點[24],條目間相關系數的范圍在0.20-0.50之間是合理的。因此,Cronbach’α系數和條目間相關系數兩個指標一致地表明BSL具有良好的信度。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顯示,BSL高分組和低分組之間在CES-D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且差異效應值很大(Cohen’sd值為2.61),進一步表明了邊緣性癥狀與抑郁之間的密切關系。這與先前的研究結果相一致,Bohus等人[10]也發現貝克抑郁量表得分與BSL得分之間存在高相關。另外,先前的研究支持BPD和抑郁之間的高共病[25,26],本研究結果進一步提示邊緣性人格障礙癥狀嚴重程度高的個體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抑郁情緒。BSL高分組和低分組在STAI得分上也存在顯著性差異,提示邊緣癥狀較嚴重的個體會表現出更高水平的焦慮癥狀。前人的研究也發現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STAI得分與BSL得分有較高的相關[10]。總而言之,本研究結果與先前研究結果共同支持BPD患者比一般人群表現出更高水平的抑郁和焦慮情緒[27]。
沖動是BPD患者的典型特征之一[28],主要表現為沖動行為,如沖動消費、不安全性行為、魯莽駕駛、暴飲暴食等[1]。本研究結果顯示BSL高分組和低分組在BIS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支持了BPD個體的高沖動性。有學者認為,BPD患者的沖動行為是緩解心理負面影響、處理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29],患者通過消費、暴飲暴食等沖動行為獲得快感來緩解心理負性情緒,但實際上,這些沖動行為卻是調節負面情緒的一種消極方式。本研究發現BSL高分組和低分組在認知情緒調節問卷的非適應性調節策略分量表得分上存在顯著差異,提示BPD患者傾向于使用消極的情緒調節策略,例如自責、冗思、災難化和責備他人。負性情緒調節策略(包括沖動行為),雖然可以暫時緩解負性事件帶來的煩惱,但從長遠來看并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久而久之反而會加重BPD患者的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在本研究中,根據人格障礙診斷問卷(PDQ-4+)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的分數把被試劃分為篩查陽性組和篩查陰性組,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表明,兩組被試在BSL各分量表得分和總分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且差異很大(Cohen’sd值在1.61-2.33之間),提示BSL所測的BPD癥狀和PDQ-4+邊緣性人格障礙分量表所測量到的BPD特質密切相關,這進一步支持了BSL具有良好的效標效度。
作者:楊會會1;張卜文2;雷小霞1;凌宇3;劉倩2;彭婉蓉1;鐘明天2;蟻金瑤1 單位:1.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醫學心理中心,2.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理應用研究中心,3.湖南農業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