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學研合作創新科技翻譯人才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翻譯是我國科技信息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全球科技信息、知識及成果的重要途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通過科技翻譯這一媒介,用“他山之石”發展本國科技,把國外的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創造出大量的財富。科技信息和翻譯工作是科技創新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科技翻譯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及再創新水平,科技翻譯工作對于科技進步和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我省依靠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科技創新決定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成效,是建設中原經濟區的科學內涵、強大支撐和靈魂精髓所在。研究科技翻譯工作,提升科技翻譯工作水平,對于提高我省企業國際競爭力,對于建設中原經濟區、航空港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及河南振興,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意義重大。本文通過構建河南省科技翻譯產學研合作模式,通過高校與企業、研究機構等開展產學研活動,提升科技翻譯工作整體水平,培養適合企業和市場需求的應用型科技翻譯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求。
一、當前科技翻譯工作面臨的形勢、存在問題及對策
當前我國科技翻譯工作在規模、范圍、難度、復雜程度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科技翻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將面臨更為艱巨復雜的任務。首先,跨國公司常直接在我國設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其中的供應、生產、銷售等涉及眾多的當地公司,因此我國許多行業領域的公司都與跨國公司產生聯系。因此,科技翻譯的需求變得多樣化且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了。其次,隨著經濟技術實力不斷增強,我國將大規模輸出技術和資本,漢譯外的工作量將迅速增長且更易發生問題。因此,科技翻譯工作的專業難度增加。再次,大量的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分公司、子公司等,隨之必然帶來了西方價值觀。在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我國也受到西方價值觀的較大沖擊和影響,科技翻譯工作日益復雜化。經濟與科技的迅速發展催生了翻譯產業,隨之也出現了諸多問題:1)科技翻譯工作總體水平不高,高水準的專業科技翻譯人才匱乏,低劣的翻譯產品隨處可見;2)缺乏能夠勝任的師資,科技翻譯急需高素質專業化的翻譯教學隊伍;3)科技翻譯服務機構缺乏規范化管理,科技翻譯體系的結構布局遠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4)社會對于科技翻譯工作尤其是科技翻譯在技術引進中“一字千金”的價值和作用,缺乏全面的認識。很多人將其視為一種簡單技能,認為只要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就可以勝任。針對目前這種狀況,我們首先必須正確認識科技翻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提升科技翻譯人員的社會地位及建立科技翻譯人員的激勵機制;政府要重視對科技翻譯工作的管理與扶持,將科技翻譯歸入經濟范疇,加強科技翻譯組織機構建設;大力提高科技翻譯人員的業務水平,積極探索科技翻譯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途徑;建立科技翻譯學科體系,重視科技翻譯教學,加緊科技翻譯人才培養。
二、科技翻譯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框架
隨著我省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交流活動豐富多彩,而與地方經濟特色相匹配的、能夠勝任這種溝通任務的高素質、高水平的科技翻譯人才嚴重不足。培養合格的科技翻譯人才,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對應用型科技翻譯人才的需求,成為相關教育機構和用人單位的當務之急。將校企合作模式植入高校翻譯碩士專業研究生教育,建立產學研合作創新翻譯教學、構建應用型科技翻譯人才培養模式。高校翻譯教學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構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與以企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應用翻譯研究模式,在此基礎上實現科技翻譯產學研合作聯盟。在行業管理方面,本聯盟中的翻譯協會應發揮指導作用,為校企合作搭建橋梁,商討校企合作、翻譯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進行實習基地及兼職教師的資質認定等等,促進科技翻譯產學研合作進程。
1.校企合作教育模塊的應用。河南高校與省科技情報所、翻譯企業及大型企業的翻譯部門等合作,以本省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作為翻譯碩士(MTI)專業教育的方向,把培養掌握傳統優勢及特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如化工、有色、鋼鐵、紡織,以及電子、生物、節能環保、新材料及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專業技術的高級口筆譯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包括以下具體措施:1)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機構,初步擬定培養方案;2)充分利用校外優質資源,聘用特定專業領域的翻譯專家,建設“雙師型”導師隊伍;3)MTI中心分設校企合作管理小組,以保證特色專業課程的有效實施;4)遴選省內外知名翻譯企業和具有專業特色的企業作為實習基地,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會議翻譯實踐;5)MTI中心與翻譯企業共建網站及專業技術術語庫,實現資源共享;6)設立翻譯獎助金,資助翻譯人才順利完成學業,同時也擴大了企業知名度,提升了企業公關形象。
2.企業/市場發展研究模塊的應用。積極實施“立足地方發展需求,以教學孵化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學”的發展戰略[1]85,首先必須做實“研”,才能實現“學”和“產”的無縫對接。高校應當結合翻譯教學和實踐,與翻譯企業或研究機構開展應用翻譯研究,有助于推進翻譯學科建設、科研成果轉化等,不僅充實了翻譯教學理論,還可為翻譯產業發展和市場服務提供理論指導。可研究內容如下:1)就目前已開展的校企合作進行跟蹤研究,積極探討應用型翻譯教學模式的效果;2)開展翻譯教研項目合作研究,校企共同研究翻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提高翻譯企業和譯員的工作效率;3)圍繞我省翻譯企業管理、質量監控等開展研究,為增強翻譯企業競爭力及促進翻譯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三、科技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內容
在招生就業、教學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配置及實習基地等幾大方面,該模式都凸顯了緊貼河南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產學研密切合作的特色。
1.招生就業。MTI高校可以簽約為有關企業和單位“訂單式”培養翻譯人才,既為企業提供合格人才,又節省了崗前培訓的時間和成本,更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2.教學目標。校企合作教育培養科技翻譯人才模式的教學目標以《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所描述的培養目標為基礎,強調培養學生的興趣、技能、專業素養等素質,將培養翻譯技術專家作為培養目標;
3.課程設置。課程教學是MTI教育的重要環節。根據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邀請企業界精英和業界專家共同參與MTI課程設計,使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更具針對性,更適應市場需求,確保MTI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MTI教育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專業技術知識課程和職業素養教育等等。校企合作單位共擬可開設的MTI專業學位課程,主要有“技術寫作與翻譯”、“專業知識課”等。1)技術寫作與翻譯課程:技術寫作不僅要傳遞原文技術信息,還要在翻譯之后,根據受眾需求和文本用途加以修改。其主要內容包括:技術寫作概述、技術文本寫作與翻譯、文本編譯與處理。本課程采用專利技術文本、科技論文、工程技術文本等編寫翻譯案例教材。由合作單位向學生提供翻譯任務,其結果由教師和譯文用戶共同評價;2)專業知識課程:主要包括英漢語言文化比較、漢語閱讀等,也包括凸顯河南經濟發展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特定行業知識,還包括科技翻譯人才必須掌握的翻譯項目管理及職業倫理等內容。該課程為選修課,其授課形式將采取“教師課堂講授+專家專題講座”聯合模式,即將專業知識與翻譯知識相結合,這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又一特點。重視翻譯實踐,把學生帶入企業或工作現場體認具體事物。擬定翻譯實踐融入本省特色大中型企業,如河南煤化集團、安陽鋼鐵集團、河南大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南華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這些企業的翻譯部門也是很好的翻譯實習基地;
4.師資配置。翻譯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補充師資力量,使教學更貼近市場需求:在校內選拔專業課教師,把翻譯和專業技術知識相結合;與省內外院校合作并相互選擇專業課教師;聘用翻譯協會的學者、翻譯企業或機構等的高翻、高管及技術專家等社會各界翻譯專家為客座教師;企業利用自身資源與優勢,為高校教師進行培訓,促使教師掌握最新的翻譯技能及了解翻譯行業動態;
5.實習基地。實習基地為學校教學的延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習基地是企業與MTI高校之間合作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彌補高校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實現校企的無縫連接,有助于企業儲備翻譯人才,提升企業的知名度。開創產學研合作“雙贏”的科技翻譯實踐教學模式,高校通過與企業、研究機構等開展產學研活動,有利于整合校企優勢資源,強強聯合,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零距離接軌,促進校企的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高校通過校企合作可以獲得大量有益的教學資源、技術等,有利于促進教研工作,克服傳統翻譯教學與實踐脫節,實習與就業脫節等一系列問題,培養學生的崗位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軟實力”;并為企業儲備和提供豐富的人才資源,擴大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活力。同時,高校通過與企業或研究機構等開展應用翻譯研究,有助于推進翻譯學科建設、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不僅充實了翻譯教學理論,也為翻譯產業發展和市場服務提供了理論指導。產學研合作教育實踐模式是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發展需求的應用型科技翻譯人才的重要保證.
作者:汪凡凡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