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節水工程在雜木灌區的推廣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高效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產出效益,改善了灌溉條件,緩解了水資源供需矛盾。在節水、節能、節地、省工、增產、增收方面均有明顯的效果,其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困難,結合實際經驗,淺談推廣和應用的問題。
關鍵詞:
高效節水;技術;推廣;應用
1灌區現狀
雜木灌區是石羊河流域山水灌區中唯一沒有水庫調節的自流灌區,灌區位于涼州區東部,距武威市約10km。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2°01′~102°59′,北緯37°22′~38°06′之間,總面積433.3km2,海拔在1850~1500m之間,灌區轄13個鄉鎮,5個國營農林場,灌區總人口19.524萬人,人均純收入2816元。
2農業生產狀況
雜木灌區是一個以生產糧食為主的農業區,主要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蔬菜等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農業、以葡萄、枸杞為主的特色林果業、以玉米和瓜菜為主的制種業、以加工型馬鈴薯和高原夏菜為主的高效經濟作物加快發展。
3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3.1緩解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生態環境雜木灌區是典型的干旱缺水區,水資源短缺與生態保護問題已受到高度重視。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資源綜合利用體系已顯得十分迫切。高效節水灌溉模式的推廣,將會改變原有的傳統的灌水方式,有效減少項目區農業灌溉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增強水資源保障供給能力。
3.2改變項目區種植作物類型,促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高效節水對改變項目區種植作物類型,促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十分必要。雜木灌區具有多項全國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優質蔬菜、瓜果生產正在向高檔、精細、無污染、反季節方向發展。高效節水將對農業生產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種植結構及傳統耕作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新技術、新品種得以全面推廣應用,將全面促進節水農業的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大大提高項目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3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分必要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是以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為核心,重點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優質農業、高效農業和生態農業,通過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資金投入,既為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必須條件,也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奠定了可靠基礎,提高了廣大群眾的節水意識、科技水平和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是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4高效節水技術方案的選擇
灌區現狀全部采用傳統灌溉模式,根據石羊河重點治理項目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試驗示范經驗,本著尊重現實、充分利用已有設施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群眾接受程度、經濟發展狀況和項目區自身條件等多種因素確定適宜的節水灌溉模式。地表水灌溉全部采用管灌工程,以管道代替明渠輸水灌溉,通過一定的壓力,將灌溉水從水源輸送到田間,由給水栓進入田間溝、畦進行灌溉。管道輸水具有節水、節能、省地、省工、增產等特點,并且輸水速度快、出口流量大、出水口所需壓力較低,管道不易發生堵塞。灌區南北自然落差1/60~1/120,具備自壓輸水能力,可滿足管灌工程自壓輸水條件。地下水灌溉全部采用大田滴灌,大田滴灌是以田間管網輸水,用滴灌帶或滴灌管將水直接灌至作物根部,是目前最省水的灌溉技術之一,適合于果樹、蔬菜、花卉、溫室大棚、制種玉米等經濟作物和水源短缺的地區灌溉。目前省內很多灌區都建立了滴灌系統,大部分取得了良好效果,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根據灌區當地氣候地理條件,滴灌工程適合于玉米及特色林果業的灌溉。
5高效節水技術在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需要項目區作物種植的統一,灌區人均耕地較少,難以實現區域化種植。2)耕地由農戶分散種植,因部分種植戶發展養殖業,耕地施加農家肥,致使各農戶耕地肥力不均衡,在灌溉過程中,需要增加的肥力不同,滴灌工程的運行,雖然能實現水肥一體化,可無法調節各地塊間的施肥標準。3)在管灌工程運行過程中,雖然減小了田間灌溉投勞,但部分灌溉系統為滿足壓力需求,引水口設置位置未在原控制支渠上,致使用水戶對輸水支渠、斗渠的管理增加了難度。4)地表水灌溉區域實施管灌工程,因年度項目面積的制約,未能按照原來渠系整體推進,致使灌溉制度無法按照高效節水項目的運行要求進行調整,致使工程運行中存在的困難較大。
6高效節水技術的應用
隨著不斷推進的項目建設以及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推廣方案:1)用水戶參與管理模式。由協會統一管理這種管理形式既能有效地提高灌區用水效率、縮短灌溉周期,又能降低灌溉成本費用,使設施有人維護,能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2)租賃或承包模式。由示范項目管理單位與租賃或承包戶簽訂承包(租賃)合同,以法定程序規定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按合同規定進行工程運行管理。3)灌溉服務公司模式。公司對節水灌溉工程進行統一管理和經營,按灌溉要求負責計劃配水及節水灌溉工程的運行和維護工作;在收費上,則兼顧各方利益,按灌溉成本核定收費標準,微利保本經營。這種管理形式既縮短了輪灌周期,降低了灌溉成本,也提高了抗旱效果,農民普遍認可。4)公司加農戶的管理模式。由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對節水灌溉工程示范區的土地以“反租倒包”形式進行統一經營、分戶管理。即通過與農戶簽訂經濟合同,獲得土地長期有償使用權,然后對土地進行集中開發、配套節水灌溉工程措施后,再以適當的價格將部分土地包給農戶,公司負責技術指導與產品銷售服務。這種管理模式實現土地合理流轉,灌溉工程統一管理,達到了企業和農民雙方受益的目的。
作者:徐國智 單位:涼州區雜木河水利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