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人生態環境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生態環境教育的提出
面對自然環境的惡化和生態平衡的破壞,借助教育的手段使人們形成環境保護意識,獲得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技能,顯得尤為重要。環境教育的提出始于1972年召開的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該會議提出利用跨學科的方式,在各級正規和非正規教育中、在校內和校外教育中進行環境教育。之后,環境教育開始被各國政府所重視。聯合國在《21世紀議程》中明確提出:“從小學學齡到成人都要接受環境和發展的教育。”我國的環境教育起步比較晚,國民的環保意識還比較低。目前,我國的環境教育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全社會公眾的環境教育,二是面向大、中、小學校的環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系統的環境教育是現階段我國環境教育的重點。如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規定,“在小學的《自然》和中學的《地理》等課程中納入資源、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內容;在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發展與環境》課程,設立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研究生專業,如環境學等,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于從初等到高等的整個教育過程中。”生態環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們正確認識環境和環境問題,樹立良好的環境覺悟,養成文明的環境行為習慣,從而投身于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行列。開展生態環境教育不僅是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成人教育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
環境問題的嚴重,對于實施環境教育,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也更為緊迫。在1972年斯德哥爾摩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中提出,環境教育主要是針對公眾,針對每一個公民。這把環境教育提到了全民教育的層面,是人人都參與的。在1977年第比利環境教育大會中提到:應該通過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途徑向所有年齡層次的人士提供環境教育。在1992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中提到:“教育,包括正規教育、公共意識和培訓,應當是使人類和社會發揮出最大潛力的過程。教育對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處理環境和相關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由此可見,環境教育是個系統工程,不僅包括兒童、少年,還包括了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成人群體。環境教育是全民教育,環境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沒有全民的參與,環境問題難以解決。我們的社會是以成人為主導的社會,因此,成人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主力軍,成人教育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成人教育提高了社會人口的環境素質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教育在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教育的分支──成人教育則是環境保護中的先鋒。Close(1977)指出成人基本教育目標:“……助長人們與自然及文化環境之間密切關系,培育改善環境,尊敬及保護自然生態”。他給成人教育提出了這一要求,促使成人教育以環境的保護為自己的目標。成人生態環境教育不僅可以彌補既往教育過程中環境教育的缺失,對不懂環境知識和環境保護的人進行補償教育,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公眾對自身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狀況的意識,包括環境知識、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參與和行動的教育和培養,從而形成關于環境和環境問題的系統知識。成人教育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在生態平衡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是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成人教育的對象包含了年滿18周歲的所有成人,而成人又是社會的主體。成人都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與社會的聯系密切,直接從事著生產實踐和管理活動,是環境保護和環境破壞的實施者。在以成人為主導的社會中,成人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將會影響整個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高低,成人愛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的模范行為,也會激勵和帶領社會各個領域各個年齡層次的人自覺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列。環境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一種能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的各種變化做出反應的教育;環境教育也是一種全民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終身性、全民性的教育思想也正是現代成人教育的發展趨勢。
2.成人教育培養了專門的環境保護人才
環境的污染治理和保護資源的有效利用都需要一批專門的環境保護人才,需要環境專家為環境保護提供理論依據、出謀劃策。而目前,我國環保隊伍的總體水平和數量還不能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家和地方環保系統內的近7萬名干部中,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51.5%,中專占11.7%,其他占36.6%,而環保專業畢業的不超過5%,許多同志畢業后,從未參加過業務培訓,知識老化需更新。這給成人教育帶來了市場,成人教育通過開設與環境工程相關的專業培養高學歷的環境保護專門人才,通過非學歷的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提升環境保護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生態環保繼續教育基地實施生態環保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成人教育還通過一些專業培訓為社會提供了一大批環保素養高的師資隊伍。
3.成人教育培養了具有環境素質的政府
1987年莫斯科國際環境教育和培訓會議明確指出:“環境教育應擴大到更高層次的決策者中去”。中共在“三大對策”中也提倡:“各級黨校和干校也要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各級干部對環境和發展關系問題的綜合決策能力”。作為成人決策者的環境思想和意識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環境建設,因為他們制訂了國家環境保護的政策、法律,并能集中治理大型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工業生產及日常消費的決策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環境保護的開展情況,取決于當地領導的環保意識的強弱,當決策層具有了對環境重視的意識,才會制訂出關于環境的保護措施,呼吁全社會來共同保護生態環境。政府人員作為環境教育的優先對象,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和態度,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融合到他們的政策和活動中,是改善自然及生活環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如創立于1981年的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是國家環保局管理干部培訓基地,培訓全國各地環保局長5000多名,培訓兩萬余名各類環境管理人員,大力提高了政府人員的環境意識,培養了具有環境素質的政府。
三、成人環境教育的對策
1.樹立成人教育的環保意識
在莫斯科國際環境教育和培訓中指出:“保護環境就意味著合理開發,這個思想應作為環境教育和培訓的前提”。生態平衡的破壞不僅在于生產方面的,也有認識的原因。認識產生行動,有了正確的環境意識,才會產生愛護環境的行為。環境意識是人們對環境與發展的認識水平和產生相應行為的自覺程度,即在環境和發展關系問題上,人們的觀念、態度、責任感、行為自覺性等,促使這種認識水平和自覺程度形成的教育活動就是環境與發展意識教育。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而許多人忽視了大自然與人類和諧的辨證的關系,成人教育應幫助每一個成人形成對待整個環境及其相關問題的意識和敏感,幫助他們獲得有關環境的一系列觀念和情感,并形成積極參與環境的改善和保護的動機。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機關、媒體、學校、單位、社區等各級組織的作用,深入開展群眾性的環境教育活動;大眾媒體負有宣傳環境保護的使命;社會各種成人教育培訓機構也成了宣傳環保的載體;還可通過電視、電影、講座等向成人進行宣傳教育;開展一些具體的關于“保護環境”的文藝活動來宣傳教育;幫助成人自覺樹立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意識,了解人與自然互相制約的辨證關系。
2.加強成人生態環境教育的領導和組織機構建設
環境問題具有全球性、廣泛性,環境保護是全人類的事業,需要全民的協作配合和幾代人的持續努力。因此,要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聯動的機制。組建成人生態環境教育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成人生態環境教育工作的規劃和組織,指導群眾性環保活動的開展,制定完善的成人生態環境教育的方案和相關的環保行為法律規章制度等,依法加強和普及環境教育,并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成人環境教育的開展。要加強環保、教育、司法、工商、人社等部門的密切合作,充分發展和利用環保協會和工會等協會、學校及校外教育機構、科技場館和公共圖書館等科普機構、干培中心及生態環保繼續教育基地等政府培訓機構來全方位的開展成人生態環境教育。
3.成人教育課程內容滲透生態環保
生態環境教育要立足本土,著眼于社會。在成人教育的專業課程中滲透生態保護的思想,一方面應當在學科專業課中滲透生態環保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開設關于環境工程的專業課,并把這一課程作為成人教育中的基礎課進行教學。如,自然辯證法、人口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等課程。環境教育內容的設計要針對不同的行業和職業特點,把崗位和污染的實際、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環境管理相聯系,同時結合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當地環境的現狀選擇有地方特色的實用性的環境知識。課程的內容應包括對生態環境污染的認識、生態環境的形勢、環境保護的知識、環境污染事故的防控技術、環境保護法律責任和義務等。重點要介紹關于環境保護的知識,使生產活動直接實踐者的成人懂得如何來進行環境保護,怎樣才能保持生態的平衡。
4.創新成人生態環境教育的途徑
積極引導成人參加環保活動,倡導環保行為,在環境中學習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教育成人從身邊細小的事做起,不因事小而不為,要積少成多,環境保護本來就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為成人多途徑、多形式的提供生態環境方面的知識和參與環境保護實踐的機會。開展社會生態環境教育活動、環境知識講座和環保讀書活動;創建一些關于環境保護的主題活動如綠色家園,綠色地球;參加一些植樹活動,義務勞動,衛生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如何保護環境。總之,加強成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接觸,把認識付諸于實踐,在具體的實踐中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掌握環境保護的知識,從而在活動中反省自己,監督他人,共同維護環境,促使人類與生態環境這對社會的基本關系和諧發展。
5.組建專業的成人生態環境教育師資隊伍
普及成人生態環境教育,必須要有一支既熱心于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又具備全面的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的師資隊伍。而目前,公眾的環保意識差,大都沒有接受過相應的生態環境知識的教育,這和我們缺少專業的環保教師隊伍有關。應組建一支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并通過舉辦專門的成人環境教育師資培訓班,以在職、脫產、觀摩交流、教學研討等方式,提高成人環境教育師資的生態環境科學知識水平,加強教師可持續發展觀、以及教師環保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遠程網絡教育等手段,不斷增強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環境意識和環境教育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成人生態環境教育。
作者:龐利單位: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