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馬鈴薯病蟲害防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良種選擇;整地施肥;對馬鈴薯病蟲害防治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選種、切塊、消毒、沙床催芽、馬鈴薯以其營養價值高、耐貯藏而深受人們喜愛、馬鈴薯大壟密高產栽培技術,包括良種選擇、整地施肥、播種、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與貯藏等內容,以供馬鈴薯種植戶參考,等。具體材料詳見:
論文關鍵詞馬鈴薯;高產栽培;良種選擇;播種;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
論文摘要介紹了馬鈴薯大壟密高產栽培技術,包括良種選擇、整地施肥、播種、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與貯藏等內容,以供馬鈴薯種植戶參考。
馬鈴薯以其營養價值高、耐貯藏而深受人們喜愛。近幾年栽培面積不斷增加,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需采取先進合理的技術措施,現將其大壟密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良種選擇
選擇抗病、高產、早熟的脫毒種薯,如早大白、克新四號、東農303、魯引
一、尤金等。種薯產地一般在高海拔冷涼地帶。選擇適宜播期,早春馬鈴薯一般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在3月上旬播種,宜早不宜晚。
2整地施肥
選擇地勢平緩,中性或偏酸性砂壤土。聯合整地起130cm大壟,壟底全方位超深松,深翻20~25cm,最好施有機肥,一般施22.5~30.0t/hm2。根據地力和施肥種類適當補充化肥。馬鈴薯需氮、磷、鉀的比例為5∶2∶11;一般施磷酸二銨225~300kg/hm2,硫酸鉀或氯化鉀300~375kg/hm2,尿素75~150kg/hm2,以上肥料可全部作為基肥施用。施肥時將1/2肥料撒在地面,翻入土中;剩下的撒在壟溝中,用耥圈覆土,使種肥分離。在現蕾期除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0.3%~0.5%)外,一般不再追肥。
3播種
3.1選種
種薯購回后,立即分散貯藏。各農戶將種薯置于室內干燥、通風處均勻攤開。如果發現薯塊有部分腐爛,要把腐爛部分切除。
3.2切塊
催芽前進行切塊,在種植前10d進行。馬鈴薯的頂端芽眼首先發芽,并有抑制中、下部芽眼萌發的作用,如果頂端幼芽遭受損傷或被切除,則其他芽眼會迅速萌發。為了取得較多的種薯,就要對馬鈴薯進行切塊。①125g以上的大薯切法:從中部橫切下,頂端部分縱切為2~4塊,每個切塊具有1~2個芽眼,并且都連結有頂端部位。臍部切2~3塊。②100g左右切法:橫一刀、縱一刀,即分4塊。③50g左右小薯切法:縱一刀,分2塊。④50g以下小薯切法:在頂部切下0.6~0.8cm即可,不要完全切開。
3.3消毒
薯種切塊后用0.2%多菌靈或百菌清(50kg水加100g藥劑)藥液噴射消毒,噴濕即可。也可用草木灰涂切口。晾干后進行沙床催芽。
3.4沙床催芽
播種前要求進行催芽曬種處理。馬鈴薯在收獲后有50~60d的休眠期,凡未萌發的薯種都要進行催芽。在室內干燥、通風處進行催芽。用清潔干凈的河沙在通風陰涼處作催芽床,將切好的薯塊密集平鋪于地面,然后蓋上濕河沙3cm厚。在河沙上密集鋪放小塊莖,再在其上鋪蓋上河沙。如此1層小薯塊1層濕河沙(鋪放2~3層為宜),鋪好后用麻袋或禾稈圍蓋好。經6~8d后,當大部分薯塊萌發出芽(芽長出1粒花生仁大小)便可播種。注意催芽時,要經常檢查河沙濕潤度,太干要及時噴水,忌底部積水。論文關鍵詞馬鈴薯;高產栽培;良種選擇;播種;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