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新環境的農業科技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獻回顧與模型構建
在對科技園區的研究中,有學者從多角度出發分別對創新環境和創新績效做了研究,研究對象包括定義、意義、影響因素等,如劉雯雯等(2009)用結構方程模型研究了科技園管理創新、企業入園的戰略動機以及園內企業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問題;常玉等(2006)對科技園區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因素與績效的關系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杜海東(2012)構建了科技園區創新能力這一復雜動態系統,用動態系統模型工具分別對科技園區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給如何發展科技園區創新能力提供了思路。梳理創新環境與創新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發現有很多學者對創新環境與創新績效之間關系進行了研究,結論認為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但很少有關于科技園區創新環境與創新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尤其是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內容沒有涉及。因此本文的研究,尤其是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里具體哪種環境對創新績效有影響,這種影響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影響的程度多大等內容的研究對農業創新績效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本文聚焦于探究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和創新能力對于園區創新績效以及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對于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
已有的研究,無論是把區域環境看成創新基本要素的創新要素論,還是把區域環境看成影響創新投入產出效率因素的創新效率論,兩種理論都認可了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的重要性。從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角度來看,區域創新績效還受到區域創新能力的影響,而區域創新能力又受到區域創新環境的作用。因此從理論上可以認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的作用,同時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通過園區創新能力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間接的產生作用。創新環境是指為創新提供規則與機會的體制和結構因素,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不僅包括經濟要素,還包括各種非經濟因素。在《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中,區域創新環境是指技術創新環境與管理水平,包括基礎設施的完善、市場的大小、勞動者素質、為創新機構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以及本地區創業水平等因素。周景坤(2013)、張瑩(2009)在關于區域創新環境的研究中,也都引用了區域創新報告的指標;而張危寧等(2006)在研究中則把創新環境分成基礎設施環境、服務軟環境、政策支持環境和金融環境。綜合報告和其他學者的看法,本文把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分成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政策環境、技術環境和金融環境4個方面。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包括道路、通訊、信息以及物流等設施,它的完善有利于園區物質和知識的轉移傳遞,有利于吸引創新重要要素人才的加盟,有利于園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提高。假設H1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1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
農業科技園區屬于一個創新系統,在創新系統中,它的政策制度安排會影響創新效果,如好的園區科技政策能激勵和引導園區企業進行積極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假設H2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政策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2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政策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農業科技園區市場環境指的是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所面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市場競爭越激烈,園區企業創新動力可能越強,因此企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好有利于農產品推陳出新,也有利于企業創新。故農業科技園區市場環境好,則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越好。假設H3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市場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3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市場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農業科技園區金融環境指的是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工程中獲得資金及金融支持的難易程度,農業科技園區金融環境越好,對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提高越有幫助。假設H4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金融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4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金融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根據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創新能力可以被看作是創新系統在創新過程中中把創新組織擁有的資源如知識積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術、管理等)轉換成創新成果的能力。創新能力會影響創新績效。假設H5: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研究假設關系如圖1所示。
二、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潛在變量和觀察變量的確定根據對農業科技園區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創新理論的比較分析,以能夠反映各個潛在變量的可以量化指標構造相應顯變量。即以園區基礎設施的完善水平、園區信息寬帶網的建設水平、生產設備的先進水平構造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潛變量,以園區政策制度與園區發展現狀和目標的協調度、園區科技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激勵能力兩個指標反映農業科技園區政策環境,以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所面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反映農業科技園區的市場環境,以獲得技術創新基金和企業在進行技術開發時從銀行獲得貸款難易的情況反映金融環境,以園區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效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反映園區創新能力,以農業技術水平、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利數量、農業新品種指標和園區產值反映園區創新績效。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影響的結構方程模型的潛在變量共有6個,分別是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園區政策環境、園區市場環境、園區金融環境、要求創新能力和園區創新績效,由相應的觀察變量測量分別反映各潛變量,根據前文相關研究,本文設置見表1。
(二)數據來源根據上述影響因素的類型,實際變量用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以及相關統計年鑒的數據來表示,定性數據則用等級標準來表示。本文實證研究時所使用的樣本來自江蘇省的南京、蘇州和淮安等8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其中主要一部分來自對這幾個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活動較為活躍的企業調查;二是來自這幾個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的管理人員的調查;三是來自高校及研究院所農業經濟研究專家教授的調查。為了確保問卷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于企業的調研,重點放在創新的各種類型農業科技企業;對于高校的調研,選取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和揚州大學4所與農業科技園區聯系較緊密的大學作為調查對象,其中調查人員重點放在多次參與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教授以及從事技術創新方面研究的教師上。在相關農業科技園區的部分負責人的幫助下,項目組于2014年3月對孵化企業發放了180份問卷,對高校及研究院所發放40份,對各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放10份,總共發放230份問卷。共收回了187份問卷,回收率為81.3%,其中7份問卷由于所提供信息不全而屬于無效問卷被排除,180份有效問卷。對于定性數據,調查問卷采用比較通行的李克特7點式量表。每個題項后有從“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種對該題項的重要程度,分別用數字1~7表示。1表示“非常不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6表示“重要”。數字越大,重要程度越高。
(三)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為了保障結構方程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先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1.問卷的信度。運用SPSS軟件,采用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alpha)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如果a系數大于0.7,則信度是接受的,檢驗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各變量的a系數都大于0.7,總體為0.798,說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2.問卷的效度.運用AMOS軟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的極大似然法檢驗,效度越高則真實度越高,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問卷的效度符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
(四)農業科技園區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假設的檢驗根據表2和表3可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可以對作用關系假設進行檢驗。1.農業科技園區環境對創新績效的影響關系作用模型的估計和評價。運用AMOS軟件估計農業科技園區環境對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關系模型的估計,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得出,估計結果較好,可以接受此模型假設。2.農業科技園區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模型的結果解釋。本文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結果分析,見表5和圖2。表5說明農業科技園區對農業創新績效的作用在結構方程模型中的路徑系數的實際P值都小于本文設定的顯著性水平標準0.05,故本文的9個假設都是成立。路徑系數分析(見圖2)顯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中的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顯著,路徑系數分別為0.741和0.661,假設H1a和假設H1b成立。這說明農業科技園的基礎設施環境(如基礎設施的完善水平、園區信息寬帶網的建設水平、生產設備的先進水平等)對園區的創新能力如園區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效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等,以及園區的創新績效如農業技術水平、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利數量、農業新品種指標和農業科技園區產值產生積極的正向影響。同樣可以看到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也較顯著,路徑系數是0.625,假設H5成立,說明農業園區創新能力同時又是園區創新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影響的中介變量。農業基礎設施環境即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影響,又通過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間接影響。同樣,園區政策環境、園區市場環境和園區金融環境也是一樣直接地或通過園區創新能力間接地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影響。
三、結論與建議
農業科技園區是我國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部分,其發展可以為改變農業產業低端化、促進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增加收入提供重要支撐。根據理論假設和實際調研的數據,本文建立結構方程模型,運用AMOS軟件對模型進行了檢驗,通過實證結果得出如下結論和建議。1.農業發展面臨著土地、資源和能源等環境約束,要進一步發展必須重視農業創新,而農業科技園區可以在農業創新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2.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金融環境對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都有顯著的直接影響,且能通過創新能力對創新績效有間接影響。3.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環境的建設,重視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加強信息寬帶網的建設,農業生產設備水平要根據實際情況提高相應配置水平;園區政策制度的建立不能脫離園區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要注意利用良好的園區科技政策來激勵企業創新的積極性;要根據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來進行創新;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要為園區企業獲得技術創新基金和貸款的支持提供幫助,為園區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環境。
作者:鄭寶華王志華劉曉秋單位:江蘇理工學院商學院